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烙印是站在十億印度人的肩膀上的。老鍾可不是,有十億中國人想整死你呢。不信,就等著看白紙運動的下場。不要以為習是孤家寡人。支持他的中國人最多。 從讀書打工人角度,泛華裔人口占世界的15%左右。大藤級名校的泛華裔約7%。但是僅就老鍾而言,或者讀書精英華裔而言,僅占美國人口的0.5%。卻占大藤級學生的5%。也就是我哪怕是小鍾這麽精英努力,能進大藤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年工作兩千小時,就努力兩千小時,行不行?顯然不行。往往要四千小時,甚至加上從幼兒園就開始的每年四五千小時的努力,才有那麽一點可能。還得入對行,取對公司,做對項目,跟對領導,而且限定在有限的幾個城市。 那麽一年工作兩千小時,就掙二十萬。行不行,反正也夠花了。概率上稍微大一些,但是也還是不容易。至於說一年工作一千小時,就掙十萬。基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02 06:17:27)
本質上家務還得有人做。隻不過是勞動交換。一方麵是專業化提高總體生產率。一方麵是一次分配有嚴重的落差。而家務的瑣碎繁雜,以及個性私密,很難工業化。所以多數社會性替代是成本落差。換句話說就是貧富不均嚴重。 以老鍾以及老鍾的同學,小劉的父母來比較。明顯後者可以獲得的人工服務要好得多。而前者在美國家務外包的主要承接者不是非法移民就是命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1-30 05:48:38)
做飯的需求頻率要高得多。如果再加上采買的話,平均每天四五個小時。如果用這個時間去工作的話,四十萬級別就不好說了,十萬級別還是很可能的。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個當老師的工作時間。一千五百小時。 而各種維護工作就比較雜,項目很多。但是每一項別說每天遇到了,可能幾個月幾年才遇到一次。各種項目合計起來,每周兩三次總是有的。學習,采購零件工具,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顧疫情,美國也不是一開始就走對了路的,也不是沒想走清零方向的。 20年3月到8月是最初的慌亂期,上下左右都不明所以。絕大多數人那會是支持封鎖的。而且爆發也的確是有封鎖不利的歐洲方向,自紐約傳入美國的。但是封鎖歐洲,或者州際封鎖都在美國實現不了,因為反對的人太多。尤其是藍色都市人,全球化利益牽扯多。而反過來說,戴口罩居家這種小封鎖在紅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就是全球化自己挖的坑。貪圖中國奴隸的利潤,就合當年貪圖非洲奴隸的利潤一樣,後賬無窮。 中國未來無非是這幾種可能,沒有一種是好下場。 大多數人包括民主黨全球資本深層政府最希望的是恢複改革開放。然而那隻是美好的舊時光。不僅一去不複返,而且今天的種種矛盾其實都是來自於改革開放種下的禍根。或者更具體的是六四種下的禍根。所以江湖一點也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寄希望於未來。 現代技術條件下,饑寒交迫已經不大可能。美國中產往上就更是世界的上層。財政差距的意義已經非常有限。對生理性需求早就超額完成。多出來的其實和打遊戲的裝備籌碼一樣,數著爽而已。 另一方麵全球化的階層固化和巨大貧富差距,又使得真正翻身難上加難。大部分打工做題家都卡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 吊詭之處在於,為什麽不“消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目前女馬工的數量不足男馬工的一半。其中很多還迅速轉向項目管理之類的非一線馬工。而電腦興起的這幾十年,也是女權巔峰的幾十年。招生早就一比一了。所以這個結果裏麵的性別歧視成分,如果不是根本沒有,就是可以忽略不計。本質上還是男女本身對不同工作的喜好和擅長的自然選擇。 過去說女生不適宜不應該幹工程,所以所有女生都不行的思維當然是性別歧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般大家關注的排名和攀爬的大學,都是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是由若幹專向型學院組成的。這些學院的獨立性也是不禁相同的。獨立性很強的,甚至就真正獨立出去了。或者說從來就沒有被兼並過。其中最常見的有兩種獨立類型,一種是通識文學院,一種是藝術學院。 一般對於老鍾而言,這兩種學院都不大在雷達範圍內。因為都不大是為打工人的學院。老鍾追捧醫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但是顯然花街矽穀寧可瘡爛下去,也不樂意吃眼前虧。 民主黨全球化的白左理想是把普世價值的紅旗插遍世界,解放世界上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們,實現共產主義。 問題在於,就算把習幹反了,中國就能一夜之間發展成美國嗎?完全不可能。美國二十年都改造不了阿富汗,更別提龐大的中國了。下場隻能是大號南非。隻可能均貧,不可能均富。 所以民主黨全球化資本深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