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看了莊冬寫的“再偉大也不過是一本小說”,真是哭笑不得。原以為敢來文化走廊寫文章的人,一定是有一些文化素養的,不承想-------
用莊冬的話說,他沒讀完,所以我不和他談,免得有欺負人之嫌。他因為他那句“如果硬要扯的對中國文明或中華民族的偉大的社會、曆史和文化意義,它也比不了的一跟汗毛。”足以讓天下有識之人笑掉大牙了。還是講些他在行的,愛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文談到,1973年,已故紅學家吳恩裕先生發現了可能是曹雪芹佚著的《廢藝齋集稿》。因為所發現文獻本身的漏洞,以及無其它旁證可證《廢藝齋集稿》存在的真實性,紅學界爭論了一段時間後,盡管無定論說《廢藝齋集稿》是偽作,但主流的傾向,象對其它有關曹雪芹的文物,如書箱、硯石,舊屋等一樣,是持否定態度的。
今年春天,一個新聞,震動了沉寂很久的紅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除了以外,曹雪芹是不是還有其它作品遺留人世,這是紅學家們關心了上百年的話題。他們辛辛苦苦地搜尋,到目前為止,發現過兩首據說是曹雪芹寫的詩;但幾經考證,又都給以否定。每首詩後麵又都帶出了很有趣的故事,講出來和大家分享。
(1)
曹雪芹的好友敦誠,寫過一個劇本,以白居易的“琵琶行”為題。曹雪芹為他寫過一首詩,可他隻記下了其中的兩句:“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幾個月前,在匆匆結束我的“車軲轆話”時,我曾說我還有幾篇沒寫完,其中一篇的題目就是“程甲本”,隻是當時沒有時間,放棄不寫了。現在有了空閑,我想,還是應該把原計劃的“程甲本”寫出來,以就教網友們。
“程甲本”,是第一個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的簡稱。曹雪芹去世以後,<<石頭記>>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全書也隻有八十回。乾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文我們論證了作為早期版本存在的真實性。下麵,我們
再來討論當融入時,是怎樣影響到秦可卿的存在的。
先來看第十回對可卿病的描寫(可能有點枯燥,但我必須引文)。張太醫為可卿把脈
後,說“如今既是把病耽誤到這地步,也是應有此災。......病倒尚有三分治得。”
賈蓉問病與性命有妨無妨,張太醫如是說:“大爺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這個地位,
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本文所要開展的對秦可卿死期的探討,是想探討為什麽曹雪芹在書剛開始不久,就急於結束秦可卿,從而牽扯到秦可卿的死亡方式,無論她是病故或懸梁自盡。秦可卿是紅樓中的重要人物,她兼有黛玉寶釵之美嫣,又獨具熙鳳之才幹。她是十二釵之一,是重孫輩的第一人,又是寧國府的內當家。盡管她出現不到十回,卻給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想象,如果她能和其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昨天,船兄寫了一篇文章,講他為什麽不評秦可卿之死,我回了貼。之後,我們又互通了QQH,確信沒有誤會發生。下麵,我想再細致一點談談我對紅學研究的看法。也算是回謝船兄的誠意。
紅學研究,給我的印象是分為兩個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的係統。一方麵是以考證為主的,包括從書一問世(甚至還沒有問世)就開始的,對書中故事的淵源、作者與書的關係以及作者自己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三國時,在魏國集聚著許多當時有名的文人,這些人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也有些人,對當時的政治和戰爭並不熱衷,尤其是對逐步將曹魏政權取而代之的司馬氏集團,多采取不合作態度。他們大都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他們整日集於山陽(河南修武)的竹林之下,醉酒操琴、吟詩頌賦,博有狂士賢達之名。他們是嵇康、阮籍、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在前文中提到,納蘭容若讀了顧貞觀的後,讚道,“河梁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為三”。這“河梁生別之詩”講的就是蘇武和李陵的故事。在中國,蘇武應該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以他父親的地位,他得到了漢武帝侍郎的官,官雖不大,卻是皇帝的親隨。匈奴與漢和好後,漢武帝命他為特使,持節送匈奴使臣回國。在匈奴時,他的副手瞞著他,參與了推翻匈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顧貞觀(1637-1714),生於明末。字華峰,號梁汾。清康熙年間舉人。工詩文,擅填詞,著有,。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發生了震驚全國的科場舞弊案。顧貞觀的朋友,名震江南的神童才子-----吳兆騫,(字漢槎,又號季子),被深深地卷了進去。最後全家充軍,發配到黑龍江寧古塔。
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吳漢槎參加了順治十四年的江南鄉試。以他的才華,很容易地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46]
[47]
[48]
[49]
[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