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真誠的友誼 感人的詩篇 (三) 山陽殘笛不忍聞

(2005-06-03 21:17:42) 下一個

三國時,在魏國集聚著許多當時有名的文人,這些人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也有些人,對當時的政治和戰爭並不熱衷,尤其是對逐步將曹魏政權取而代之的司馬氏集團,多采取不合作態度。 他們大都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他們整日集於山陽 (河南修武)的竹林之下,醉酒操琴、吟詩頌賦,博有狂士賢達之名。他們是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等七人,被稱為竹林七賢。

司馬昭控製了曹魏政權後,對反對他的文人和官員采取了非常殘酷的鎮壓措施,監禁和殺戮了許多人,其中就包括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嵇康,字叔夜。盡管少時喪父,家境貧寒,但仍勵誌勤學,精於文章、玄學,善長音樂。一般認為他和阮籍是七人中的皎皎者。他憎惡趨炎附勢,當他的朋友、七賢之一的山濤作了司馬氏的高官後,他憤然與之割席絕交,寫下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膾炙人口一時。嵇康娶曹操曾孫女為妻,曾任曹魏政權的中散大夫。司馬昭想拉攏他,但他卻站在魏元帝曹奐一邊,聲言“非湯武而薄周禮”,拒絕和司馬昭合作,因此招到忌恨。在嵇康的友人呂安被誣不孝,嵇康出麵為呂安辯護時,司馬昭借機殺了嵇康和呂安。當時太學生三千人聯名請求赦免嵇康,怨聲載道,但司馬昭就是不準。臨刑時,他神色自若,撫琴一曲<<廣陵散>>,視死如歸。

向秀,字子期,竹林七賢中另一位精玄學,文學的大師,對<<莊子>>有很深的研究,與嵇康有著深厚的友情。他雖然沒有和司馬氏集團直接對抗,卻以隱居不出仕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傾向。嵇康被害後,擔心自己也會遭到迫害,不得已到洛陽做官,後任散騎侍郎。向秀一直敬佩嵇康的傲骨,對嵇康的被害,有著刻骨銘心的傷痛。一次,在路過嵇康的山陽故居時,忽聽緲緲的笛聲,從不遠處飄來;由此思念逝去摯友的音容,有感而發,遂寫下了這篇情思深沉的<<思舊賦>>。又因此賦是聞笛聲而作,人們更愛叫做<<聞笛賦>>。

“餘與嵇康、呂安居至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誌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於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餘逝將西邁,經其舊廬。於時日薄虞淵,寒冰淒然。鄰人有吹笛者,發音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雲。

將命適於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濟黃河以泛舟兮,經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予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跡兮,曆窮巷之空廬。歎黍離之湣周兮,悲麥秀於殷墟。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歎黃犬而長吟。悼嵇生之永辭兮,寄餘命於寸陰。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複尋。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

我很喜歡他對嵇康臨刑前的描寫:“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簡單的十一個字,把嵇康的高傲、儒雅、執著和無懼刻畫得淋瀝盡致。而對朋友的深情懷念,“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悼嵇生之永辭兮,寄餘命於寸陰”,也使我多年心有戚戚。更使我感到遺憾的是,這首賦隻是開了個頭,就沒下文了。是向秀懼怕寫多了招致殺身之禍,還是傷痛的感情使他無法繼續,就不得而知了。其實,無論是長是短,是完是缺,隻要人們能讀到嵇康的傲骨,向秀的深情,這篇賦也就永在心間了。

晉朝以後,文人們多次將<<聞笛賦>>,做為典故,寫入自己的作品中,以表達對朋友的懷念。最著名的要算是劉禹錫的“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了,使這個典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故事。曹雪芹的好友敦誠,在雪芹的悼亡詩中有“山陽殘笛不忍聞”一句,(我用作這篇短文的題目),更給人以淒慘,傷懷的感受。而納蘭容若將它與蘇武李陵的離別詩相提並論,稱為“河梁生別之詩”和“山陽死友之傳”,確實是很有見地的。

古人重友情,朋友間相互稱頌的詩詞,多如汗牛充棟;其中真正上乘者,為數也不算少;而稱得上精品的,確實是鳳毛麟角。在我眼中,顧貞觀的<<金縷曲>>就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隻因為喜愛,想分享於新認識的朋友,遂寫了第一篇<<顧貞觀和他的<金縷曲> >>;又因納蘭容若的一句話,不得已寫了第二篇和這篇。再想到像嵇康這樣被殺害的誌士,若沒有朋友為他撰文悼念,確實讓人感到有愧於逝者。十六年前的那場風波中,犧牲了許多年輕的生命;雖然沒有我的任何朋友,想起來也深感痛惜。魯迅說,“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寫這篇短文的目的,,也是為了祭奠那些年輕的人們。

2005 年 6 月 2 日寫於加拿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娓娓 回複 悄悄話 真是含而不露,又無損於對那血雨腥風的哀悼。用典及今。謝謝你的良心文章。
dongfangshaoer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對那段曆史不熟悉;現在知道一點兒了;多謝介紹。文字精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