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波希米亞是歐洲古老的地名,它聯係著從14世紀到18世紀近400年的宗教,地域,種族和政治的殘酷鬥爭,和長時間的戰爭。在神聖羅馬帝國強盛時期,居住在這個地區的日耳曼人,成立了隸屬於帝國、卻又獨立的王國,叫波希米亞。把帝國首都遷到布拉格的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和他的兒子、神聖羅馬帝國的候選君主瓦茨拉夫,都擁有波希米亞的王冠。後因波希米亞王國改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介紹老城景點以前,先講昨天賣的關子,或許對將要去捷克旅遊的朋友有所幫助。
每次出門旅遊前,我們都會換好所到國家的外幣,如歐元,港幣。英鎊等。一是為了好的匯率,在家等美元加元好起來的機會多,總比在所到機場的匯率好;二是有當地的錢心中踏實,不用在機場急著換錢,或買東西、坐出租發愁沒錢。這次一樣,早就做了準備,先換歐元,再換捷克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次去歐洲,最想看的就是布拉格。
很難用簡單的文字來概括布拉格。從地理位置上講,她地處歐洲大陸的心髒,與曆史上的幾個帝國的首都,如柏林、維也納非常接近,占先了地利;從曆史講,她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充滿著故事性和傳奇性的城市之一;從從文化層麵講,她兼有著文學,音樂,宗教,政治中心特色,本身曾經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從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每年四月下旬,是我家外出旅遊的季節。今年的計劃,很早就定下來了:飛到德國的法蘭克福,從那租車,去紐倫堡,布拉格,布達佩斯,柏林,最後再回到法蘭克福。驅車3千公裏,在歐洲腹地轉一個大圈。所去的城市,除法蘭克福外,都是以前沒去過的。對以前曾經去過的城市,如奧地利的維也納,盡管近在咫尺,因為時間限製,這次不再去。法蘭克福另當別論,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1-04-17 14:11:40)
看胖兄寫他家的尊老爺子,一時心血來潮,也想寫個自己家的老老爺子。等寫下了第一節和讀了大家的回帖,才意識到我的錯誤。怎麽說呢?簡單地講,就是我根本就不該寫他,因為我並不了解他。我從來沒和他生活在一起,確切地說,我甚至根本就沒見過他。從我生下來,到離開他所在的城市去父親工作的城市生活長大,我和他在同一個城市裏,最多有半年的時光。而這半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讀了胖兄寫的他家老老爺子,也寫寫我的老老爺子,給常青添樂。在國內的時候,添任何一張履曆表,都少不了“籍貫”這一項。“籍貫”,說白了了,就是老家,老祖宗生活戰鬥過的地方。對大多數人,籍貫離自己現實的生活相去不遠;對從農村出來的幹部,工人,教師,學生,籍貫很可能就是自己曾經生活過的故土。可對另外一些家庭,由於幾代人為生活奔波,遠離故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4-12 12:30:45)
上個周末,用了全天的時間,瘸著一條腿,上了一門課,考下一個證書。什麽課,什麽證書?完全無關生計,無關前途。屬於發燒友的遊戲:槍支安全和使用的課程,可持槍的證書。加拿大和美國政府不同,對槍械管理嚴格得多,而且是在聯邦政府層麵上的管理。在美國,居民可在任何一個體育或槍支店買下非管製類槍支(如獵槍,步槍,手槍等),隻要買槍者持有合法身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昨晚看了一個電影,《ImmortalBeloved》,講大音樂家貝多芬生平的故事。
電影以貝多芬死後,在清理他生前手稿時,發現了他藏於書桌夾板中的情書為開頭。這封情書的標題就是“ImmortalBeloved”,表達貝多芬對收信人的真情實愛。可奇怪的是這封信上沒有收信人的名字,隻有幾個簡單的大寫字母,可能是收信人名字的縮寫,也可能不是。貝多芬生前的助手、死後遺囑的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3-22 15:10:39)
五七姐和龍哥辭職了。看了他們的信後,心裏很不平靜。
他們為常青做過的貢獻,大家都看到了,都提到了。我不再多嘴。
隻想說說,他們為什麽要走呢?他們寫了三條,前兩條,龍哥要出差,五七當了四年斑竹。說是理由,也是;但這明顯不是真正的理由。第三條,我引全話:“近來總有一些馬甲來壇中搗亂,擾亂了這裏平靜和諧的氣氛。作為有責任維持秩序的版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周末花絮】為了讓你們放心,我們這也能防汙染
周末,約了太座弟弟一家來我家小住,和老泰山老嶽母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昨早上起床,太座用新買的咖啡壺,烹製從星巴克買來的高檔咖啡原料。這個咖啡壺,與傳統的咖啡爐不同,不是將熱水流在咖啡上,再經過濾器流到玻璃容器中。而是直接將咖啡放在玻璃壺裏,用滾水澆入。然後,用金屬密網,將大顆粒壓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