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胖兄,寫家世,寫老老爺子

(2011-04-14 12:08:57) 下一個

 讀了胖兄寫的他家老老爺子,也寫寫我的老老爺子,給常青添樂。

在國內的時候,添任何一張履曆表,都少不了“籍貫”這一項。“籍貫”,說白了了,就是老家,老祖宗生活戰鬥過的地方。對大多數人,籍貫離自己現實的生活相去不遠;對從農村出來的幹部,工人,教師,學生,籍貫很可能就是自己曾經生活過的故土。可對另外一些家庭,由於幾代人為生活奔波,遠離故土,籍貫和現實生活早無牽連。我家就屬於後一種情形。別說我沒回過老家,我父親也沒見過他老家是什麽樣子。更有甚者,我的老老爺子,就是我爺爺啦,既沒有生在老家,也從未回過他父親、他祖父稱之為“老家”的故鄉。

我的籍貫老家是河北獻縣,地處河北南部的大平原上。一說大平原,人們多會想到千裏良田,地土肥沃。可在我老家,情況有些不同。那個地方土地並不肥沃,多是鹽堿地;加上幹旱少雨,農作物產量很低,是個很貧窮的地域。很長時間裏,河北一帶大城市裏,如天津,保定,石家莊等,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要飯的都是獻縣來的,您就知道我老家是什麽樣的 reputation 了。還據說,我們獻縣人很聰明:新糧食收成了,往家裏一屯,就集體出門要飯了。好處一是到處剛收成,到哪都好要到;二是反正糧食不夠吃,先吃別人的;半年後,再回家吃自己的,一來糧食夠吃了,二來也正好趕上新的農忙,有飯吃就有力氣。您說,我的鄉親有多聰明,我的“聰明”,多少是來自家鄉的遺傳吧?

書歸正傳。我的老老爺子(爺爺)的爸爸,不甘心在貧窮的土地上生活一輩子,和他的老爺子吵過一架後,憤然離家出走。那一年,他不滿 16 歲。這一走,就使我們這一支,徹底地離開了獻縣的家族。

16 歲的祖爺爺,流浪到京津地區後,被鄉親介紹,給當時滿清新軍(袁世凱的軍隊)的一個當官的姨太,做馬弁勤務兵,其實就是掃地倒尿盆打雜的。大概手腳勤快,有點小聰明(不小心,又被我遺傳了),很受主人太太的賞識;沒幾年,主人太太就把自己的丫鬟,許給他為妻(有點紅樓夢的情節哈,要不我怎麽喜歡看紅樓呢,從這來的)。幹了幾年,攢了點錢,加上夫人當丫鬟時的體己,日子過的還算湊合,至少從農民轉成城裏人,完成了我們這一支劃時代的轉變。要是按過去寫家譜的習慣,把他推為我們這支的太祖,該是當之無愧的。據說,這也是聽我父親講的,他這時在唐山買了一點房產;靠收租,和利用在主人家知道的社會關係當掮客當倒爺,成了他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

和我的祖奶奶結婚後,生了兩女一男,男的就是我的老老爺子(爺爺)。他把大姑奶奶嫁給了唐山一個有錢、有大量房地產的廣東人做填房,婚姻並不幸福。小姑奶奶隻比我父親大十歲,和我父親情同姐弟,和後來的我們一家保持了幾十年的親情。前年在高壽 95 歲時,仙逝西安。沒聽說他有二房,小三什麽的,和祖奶奶生活在一起了一輩子。從這點上,他是個正派的人。

先開這麽一個頭,以後就講我爺爺的故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