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浮雲

兒時的夏日,我躺在草垛上仰暮天上的白雲-- 多好哇,隨心飄馭. 沒想到日後我的人生竟象浮雲般飄流,不知下一站,沒根...
個人資料
博文


數年前的歲末年初,我們舉家東遷的時候想穿插美國大陸,租了個van從西部南下然後北上來到這新英格蘭定腳。一周的時間每日要化七八個小時在無盡頭的高速公路上,於是一路上安邊開車邊開講,讓我們可以都醒著。那些故事都是他的親身經曆,後來又數次提到過證明其可信性。我時不時的會想起來覺挺有意思,把它們寫下來給大家解解悶兒。時間地點不想叫真兒,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07-06-29 07:27:37)

這兩天讀了丫丫妹妹的文章,感動的一塌糊塗。丫丫用筆極為巧俏,我卻分明感受到這一對愛人之間互為對方著想,奉獻的那種深沉。愛他/她就想和他/她生個孩子,多麽淺顯又永恒的道理,由此鉤起了我自己的一段有關孩子的故事。
還得先來點背景介紹,先說那年我和前夫簽定勞燕分飛的協議之後(因孩子的歸屬達不成共識不能辦離婚),我堅守在北美,他回國發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爸爸離開我們整十年了。今天我謹把此文獻給我不久前乘鶴西去的媽媽,請她見到父親時呈上我的緬懷和問候。媽媽在世的日子裏,曾多次和我們談起父親這一生,可那時沒有細細的和媽媽談,聽媽媽講。。。現在我不斷的懷念,思考,爸爸,我該如何描述您?
爸爸是湖南山區的一個富裕家庭中的獨子,小時念的是私塾,四歲即能背唐宋詩詞並解之,被稱為一鄉的神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兒子其實是沒什麽語言天才的,小學作文兒(在國內)沒過人之處,來美後改學鳥語也著實費勁。但我常常回想起兒子某些妙言妙語的,自己就會象傻子似的笑出聲兒來。今天挑點兒出來讓大夥品評是我這當媽媽的犯傻還是真有的可笑?
先說遺傳,我和他親爹都不是能說會道,基因沒占什麽便宜。可這兒子從會說話後兩歲左右我就發現他特愛用些抽象的詞兒,象“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7-05-21 13:55:14)

猜想姐妹們也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老外說“我愛你”比咱老中說的要容易;說“我也是”比說“我愛你!”又要容易上口的多。
和安的一見沒有鍾情的感覺,相吸是始於電話“煲粥”的(不在一個州)。先是要了解些美國讀學位的情況開始,接著天南地北人生物性的就開聊了。我這人一向容易被能山侃海吹的人吸引,美曰崇尚“知識淵博”,說俗了也就是喜愛那一刻忘我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07-05-06 08:00:54)

今年的母親節是我有生以來以來第一個和母親不在同一個世上的母親節。我在心中千萬遍的呼喚母親,卻沒辦法完整連續的寫下我對母親的懷念.那是一道還在流血,不能觸動的心痛…但我從沒象今年這樣強烈的感懷母親節,所以想把我經曆的另一個有關母親的感動和我的親友分享。
說的是老安(不好意思,因為隻能寫我所知道的,聽膩了自己換個名兒吧),他的媽媽出身於意大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07-04-28 13:22:05)

比較
回來的一路上,我慢慢的理出自己的感覺:歐洲是個很適合居住的地方,特別是對循規蹈矩,熱愛和享受生活的人.可是有悠久曆史,就有文化,但也有傳統,有束縛.在歐洲多呆呆,細品品,就會覺出這種束縛的不自在--等級,禮節,講究,規矩,質量,傳統,地域文化...有時簡直就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比如語言,原來我以為會英語就走遍世界不怕了.是的,在歐洲旅遊和交流沒問題,但禮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4-28 13:19:28)

德國
說到歐洲,我覺的比起法國,意大利,德國從人文精神上,我寧可把他撥到另類.我們來去乘的是德國漢莎飛機,又在法蘭克福停了一天.對德國的經驗,不能用舒服,愉快這樣的評語.習慣了美國的自由和善待,受寵於安這種事事特殊化,靈活隨意,德國人的嚴肅死板,不通融,不妥協真讓我時有如刺在哏的感覺.老是回想起中國文革後期的國情.
首先在飛往歐洲的飛機上,我就絕無僅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04-28 13:18:34)

公關
和安旅行另一大好處是不浪費時間找地兒,排隊.一般遊客花時間處,他會省很多.我們去吃巴黎有名的申申為此餐在飛機上空腹幾近休克的以烹調豬耳,豬腳,蝸牛為長的餐館.那裏吃客爆滿,我們還沒有定位,安也不知何時認識的餐館老板死去的爹,三兩下就得坐入席.
在法國巴黎我們登上了埃菲爾鐵塔頂層。那裏遊客如流,登塔排大長隊買票.他照例直徑走到前麵,不出三分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4-28 13:17:38)

文化
出門和在家一樣,我們這一家三口情趣老是不統一.安是舊地重遊,有勁兒的就是去吃當地名飯,而我有興趣的是到處看看.安都看過了,就不新奇了,帶我們看也是"膚皮潦草"或用他的話說是"經典".而兒子就是想找他的書店,可憐的是沒有多少決策權,大好時光都“浪費”在和我們一起訪古跡,觀名勝和看風情了.隻有吃好餐館他們倆苟同.好在安有幾天要辦事,我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