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浮雲

兒時的夏日,我躺在草垛上仰暮天上的白雲-- 多好哇,隨心飄馭. 沒想到日後我的人生竟象浮雲般飄流,不知下一站,沒根...
個人資料
正文

再見歐洲 - 文化 (5)

(2007-04-28 13:17:38) 下一個
文化
出門和在家一樣,我們這一家三口情趣老是不統一.安是舊地重遊,有勁兒的就是去吃當地名飯,而我有興趣的是到處看看.安都看過了,就不新奇了,帶我們看也是"膚皮潦草"或用他的話說是"經典".而兒子就是想找他的書店,可憐的是沒有多少決策權,大好時光都“浪費”在和我們一起訪古跡,觀名勝和看風情了.隻有吃好餐館他們倆苟同.好在安有幾天要辦事,我和兒子才得空自由大逛了.
我看到好的東西就不想走,(小資情調出來了):塞納河的美,蒙瑪山的流浪畫家,香榭裏大道的資意,盧浮宮的豐富多彩,意大利大教堂的雕塑和油畫,時尚商家的氣質都令我流連忘返.而安就敗性的催著走。



歐洲處處給你一種曆史的感觸,法國讓你老是要感歎曆史的優美和深雋,所有的建築和藝術與現代的處在一起毫不遜色,相得益彰.我小時老是讀到有人形容巴黎象個多情的少女,可我體會更多的是它的絢麗和雍容華貴;領略了它的名勝古跡藝術和市景,你會覺得曆史在這裏怎麽會那末完美! 而意大利在風格上更渾厚,有力度,王者之風. 置身在羅馬你簡直就感覺在中世紀,生活在曆史,一切都保留原貌,坐在用大石頭砌成的拱行屋頂的上千年房子餐館裏吃飯,我看著這一塊塊石頭,雕刻,好象看到了當年的奴隸背來石頭,貴族王公就坐在這裏吃烤羊,喝美酒...你可以看見他們的飯桌,床,石椅,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在意大利什麽都是藝術品,連古羅馬時期的鐵炮上都刻上精美的雕塑.

意外的收獲是當我們漫步在這全由一,兩千年的大石頭建造的古城,等待著八點半才開門的晚餐時(安從不惜花時間去挖掘和等待一頓有當地特色的餐),我意外的看到一家很典雅的小瓷器店,走進一看,那些東西精美高貴,絕對的歐洲古典風格,而且,還在打折!我細細挑了起來,這些瓷器 - 碟,碗,杯,盒兒,或是印畫著文藝複興時期的名畫,或是造型優美,精雕細刻,可擺可用,個個叫我愛不釋手,拿的起放不下.店家一樣樣拿給我看,我一聲聲驚呼它們的絕美,若不是攜帶不便,我恨不得全買下帶回分享給親友.當我最後選定了幾樣體積小巧的請安過目.他翻過來一看,嗬!這幾樣不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法國LIMOGES公司,就是產於意大利王牌CAPODIMONTE。兩家特別是Limoges,在歐洲是曆史悠久如雷灌耳.我樂得趕緊買下.出的門來還沾沾自喜這東西的可愛,價錢...安對我說:“看你剛才樣子高興的像個小女孩兒.這也是我喜歡你的原因之一:熱情,童心不失,在乎自己的真感覺;更難得的是,你不知而選中的東西,恰恰是最高雅的品牌,證明了你的天然品位...”哈!這評價我真愛聽,簡直是給了我三重的喜悅! 這一得意,拉著他折回小店又挑了幾樣.

安懂歐洲曆史,和他同遊會知道很多典故.隨見隨講,信手拈來,增趣不少.  
參觀巴黎拿破侖的紀念堂時,他知道拿破侖的真名波拿巴是和他哥哥互換的(這之中的故事因政治因素鮮少寫進史書),他看不清靈柩上原寫其真名之處現為何物,就接二連三的不短問各個館所的看門人求證.我們跟著他筋疲力盡的轉了半天,也不見他要證實的東西.我說你不要想說服全館的工作人員都承認躺在這個棺才裏舉世聞名的人不叫這個名字。他說,也是,我知道就行了,不一定要他們都知道.  
有趣的是參觀盧浮宮,安可以不看署名就叫出許多畫家,雕塑家的名字和作品,並告訴我他們的見長.聽說看盧浮宮最重要的就是看三個大件--"維娜斯女神像","勝利自由女神像"及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三大館內處處有標幟指路.安自然是不以為然,而我則自然是不免俗的,進館就直奔這三大名作而去.在通往最深處"蒙娜麗莎"的長廊裏,安指著一幅油畫說,"這也是"裏奧納多"的作品".我湊近一看:"沒錯,但他是何許人也?"安驚異,"你不是很有興趣的要看他的畫嗎?""他都畫了什麽了?""蒙娜麗莎是你的口口聲聲要看的?""那是達.芬奇的!""達.芬奇就是他,他的名字叫裏奧納多,因為出生於叫個芬奇的地方."達"在法語是來自的意思.人們叫他"來自芬奇的裏奧納多"."哇,原來如此!用法語語序,裏奧納多在前,達.在中,芬奇在後,我們就把達.芬奇當成他的名字了."好糗!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