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澳華文化交流的獨行俠
-享有盛譽的“文化大使”薑文教授
劉海納提起薑孝慈這個名字,布裏斯本華人社區或許並無多少人知曉,但是薑文老師的大名,在當地華人社區,卻是耳熟能詳。尤其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凡在格理菲思大學亞洲與國際研究學院就讀過的澳洲和其它地方來的學生,都難以忘懷她那清脆悅耳、抑揚頓挫的北京話以及生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書寫心中的宇宙
──畫家周綠雲女士
孟剛宇宙和生命,曆來是藝術創造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而畫家的那隻顫動的手,橫跨著渺渺千年,茫茫空間,述說著自我心中廣柔的宇宙和自然的活力,叩動著古往今來無數人的心弦。正如餘秋雨所言,“一個偉大的現代藝術家,是多部藝術史的沉澱,是人類求美曆程的層累。因此,他的手的每一個顫動,確都牽動著人類的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謙謙君子周新民先生
胡美儀早在十年前,筆者便認識了周新民先生。初次見麵是我代表“4EB民族廣播電台”訪問和介紹“國泰會”。周先生是當年國泰會的會長。他溫文敦厚、謙遜慈祥的態度,留給我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周先生是一位彬彬有禮的長者,在許多場合都是笑微微地跟人打招呼。在朋友中更是眾口皆碑。每當聽到人們提及周新民這個名字,總是冠以“好好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昆士蘭華人社區著名社會活動家周智證傳略
弘力周智證(SamChow)先生是昆士蘭華人社區中知名的社會活動家。他的人生經曆坎坷,移居澳洲近三十年,然熱愛祖國之心不變,且積極投身於當地華人社區及主流社區的社會活動,以促進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與各族裔間的和諧相處為己任,雖多遇阻撓,迭遭挫折,但不改初衷,誠難能可貴也。出身名門望族青年坎坷多難周智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素描鬱風
周善定著名畫家鬱風擅長素描,久享盛譽。初到布裏斯本,她時常外出寫生,凡奇花異草,珍禽寵物,街頭景觀,民居建築,野外風光,均栩栩如生地載入她的速寫本。對於人物素描,更有獨到之處。當年在一代中國畫大師齊白石家作客,老人揮毫書畫,鬱風觀之有感,悄然捉筆寫生。大師見了她為他所畫的那幅肖像,雖不動聲色,卻也首肯,在上麵題寫兩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林顯彪先生小傳
王逸華在布裏斯本中國城,隻要提到林顯彪先生,可謂無人不知曉,他是昆士蘭華人宗親協會的元老,大家都尊稱他為林伯。林伯五官生得十分大器,中等健壯的身材,紅光滿麵,腰板挺直,聲若洪鍾,笑口常開,加上得體的穿著,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很多,一點也看不出他已年近八十歲了。從1984年起,林伯一連做了十多屆昆士蘭華人宗親協會副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傑出的華人建築科學家林標培
洪丕柱有教授職稱的人在某些國家可能多如牛毛,但在澳大利亞的大學中卻罕似鳳毛,往往一個係科、一個學院才一兩名。而華人學者,不要說是教授,能當上副教授就很不容易了。但林標培(BillLim)就是澳洲名牌大學中為數極少的華人教授中的一位。他不但是昆士蘭理工大學教授,而且當過該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現在仍擔任著建築學院的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典範長存
──林四郎先生生平點滴
王逸華現在提筆寫敬愛的林四郎先生時,他的容貌、神情曆曆重現眼前,如此逼真清晰,恍如昨日我們依然還在親切地交談,如此溫馨怡然,我不敢也不願相信,轉眼之間,他已離開人間四年了。林先生是1995年7月19日犯突發性腦溢血病去逝的,享年62歲。林先生生前是台灣的僑務委員,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因此,告別儀式以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治學嚴謹桃李滿園的吳緝華教授
呂武吉吳緝華(Chi-huaWu)教授,一九二七年十月十八日出生於中國山東省煙台市,是一位卓越的曆史學家及誨人不倦的導師。早在一九七四年,吳緝華教授便應澳洲國立大學太平洋研究院遠東曆史係的聘請,以高級研究員身份來到澳洲,在該係從事中國曆史的研究和教學,成就非凡;並指導博士研究生進行中國問題及曆史方麵的研究,桃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吳精祥中醫師
盧院芬1930年,吳精祥出生於新加坡。家裏除父母之外,尚有一妹。其祖上早在十九世紀便由中國福建省移居新加坡,至吳精祥這一輩時,已曆數代。1949年,吳精祥考獲英國殖民政府的劍橋離校文憑,三年之後,得以奔赴澳洲墨爾本繼續深造,攻讀會計係。畢業之後,曾在多個商業及政府機關的會計部門工作,獲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會計領域裏工作了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6]
[167]
[168]
[169]
[1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