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8-06-21 08:35:45)
山東作協副主席王兆山的詞《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附在本篇最後),引起全國一片嘩然,也激發了網上的強烈批評。在此保存奇文,也收藏一些有代表性的回應。其中民眾所表現的大愛、人性與才情,當令南餘北王們汗顏了。《江城子.致王兆山作家》-網友“老孫”奇詩拜讀恨難書,語同諛,媚如狐。昧盡良知,是否懼天誅?做鬼如言享幸福,憑爾去,莫踟躕。哀雲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10 17:19:19)
暴怒、暴力和言論自由-由奧巴馬被提名而想到的近日,奧巴馬在民主黨競選中勝出,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候選人。在競選過程中,他遭遇的一個重要危機是賴特的驚人言論被曝光。賴特是二十年前引導奧巴馬進入基督領域的啟蒙精神導師。他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布道時,發表了許多具有強烈爭議性的言論,包括;美國和以色列都是恐怖主義;“9-11”恐怖攻擊是上帝在譴責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04 18:35:37)
轉載自《野山的呼喚》博客
當奧運火炬的傳遞活動轉到中國國內時,中國接連下了幾步可喜的好棋,使奧運氣氛開始向好的方麵轉化:一是胡錦濤(4月18日)先派出特使見法國總統薩科齊,進行外交斡旋和溝通,促使法國接連派出多名特使前往中國,緩和了中法兩國在奧運火炬傳遞之後日漸緊張的關係;二是中國中國政府的代表和達賴的代表舉行了會談,雖然分歧依舊,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汶川大地震無一時一刻不牽連著所有中國人的心。
  但是,就在這種揪心的痛的背後,還有一種更讓人憤怒乃至絕望的情緒在醞釀。因為我看到了這樣一組組的照片。

  有一張是一個青年被埋在瓦礫之下,整個畫麵僅僅暴露了這個青年的頭顱,已經骨折鼻骨、緊閉的雙眼和幹裂的嘴唇,顯然這是一個才剛剛開始綻放的生命。整個畫麵沒有任何救援動作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22 18:11:01)
看著一條消息,暗自發笑。這消息說,5.12四川大地震之初,中宣部一如過往對待重大突發事故一樣,馬上下達指令約束各地媒體,不得擅自采訪報道,隻能用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的稿。可是,很快便發現禁令不奏效了,內地各省市媒體的記者傾巢而出,星夜趕赴災區前線,有的報社一下子去了近50人。大家都說國難當前,不管那麽多了,發不了稿便當誌願者也好。到了震中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初期報導,至少有9所學校倒塌,死亡無數師生,但還沒聽到有哪個地區或縣政府的辦公樓把領導們砸在下麵。都江堰市向峨鄉中學一棟主教學樓發生垮塌,截至目前,420多名學生中僅有不到100名獲救。聚源中學發生教學樓垮塌,學校共有師生1800人左右,震垮的這座教學樓有初二、初三兩個年級18個班,目前傷亡人數不詳。......
電視上我們看到溫家寶總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5-04 06:50:37)
CNN新聞評論員卡弗蒂(JackCafferty)的言論,現在被認為是辱罵“中國人民”,因此激發了許多中國人的憤怒,並由此引發了海外的抗議熱潮。我們且來看看卡弗蒂的原文,看他是否指的是中國人民。文中的關鍵字以順序號標出,罵的是誰,就靠這些字來判斷。
原文:Idon'tknowifChinaisanydifferent,butour(1)relationshipwithChinaiscertainlydifferent。We(2)areinhocktotheChinese(3)uptooureyeballsbecauseofthewarinI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4-23 11:22:08)
愛國最近圍繞著“西藏事件”“奧運聖火傳遞”鬧得沸沸騰騰,海外留學生和華人的“愛國”成為一大風景,反CNN網站,征集簽名,要求道歉,激烈的評論,亢奮的情緒……一位普通的中國教師,在網絡上留下自己對此“愛國現象”的感言,不久就被刪去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宣泄“愛國”情緒不難,搞清什麽叫真正的愛國卻不那麽容易;奧運是世界體育的盛會,它追求超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14 10:08:05)
我的主要日誌和文章在MSN下列網址,歡迎訪問。
http://flowerofhappiness.spaces.live.co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9-30 10:06:01)
領養周末去了NSALA*。路程不太遠,從新澤西往東,過了哈德遜河,順著長島高速路開車大約一個小時。下了高速路穿過幾個環境優美的小鎮,就到了。沒料到,資格審查(即一個人是否具備領養一隻貓或一隻狗的資格),遠比我想象的要嚴肅,感覺上像是要領養一個小孩。NSALA大廳裏貼的,網站上強調的,就是這句話:“你和你的新伴侶,從這天起兩個生命將永遠改變。”人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