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是誰?
昨日收到一封很有趣的郵件。寫信者 Betty Marking 是白人女性,也是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的一貫支持者。信中列舉的種種事例,如果從正麵理解,是對當今“奧巴馬亢奮”的善意提醒;如果所列的蛛絲馬跡背後並無真正的陰謀,奧巴馬當選也許有助於今後美國同“敵對勢力”的對話?
天知道。
2008 年中國大事不斷,一波接一波。但無論多大的事,傳到美國很快就降了溫。美國人關注的問題中,今年的總統大選一直居首。人們很現實:與自己生活戚戚相關的,不是國際上的事。
該信全文如下: (翻譯:一片碧綠)
當下的選舉令我十分不安,太多的事情需要思考。如果在一年多前,我肯定是投奧巴馬的票了。可是在這一年裏,我的態度已經變了三次。
我沒有放過各大電視台的每一個新聞節目,從一個台跳到另一個台,這幾乎把我丈夫都搞瘋掉了。但是我覺得,如果你觀看 NBC , CNN , FOX NEWS 這些台,大概結果是找到一個中間平衡點。大約六個月前,我開始想一個問題:“奧巴馬這麽多錢是從哪兒來的?”
我的經濟狀況屬於中產階級,有四個上過大學的女兒。我們(包括我的女兒們)都拚命努力工作,卻常常感到手頭緊張,因為有許多上大學的學生貸款要還。這使我不由得對照奧巴馬的生活。
大約在 1979 年,奧巴馬開始了在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西登 Occidental 二年的大學生活。對於這兩年,奧巴馬十分坦誠:他嚐試 過各種麻醉藥,浪費光陰,盡管才氣過人,但精力並未用在學習上。巴瑞 Barry 是他一直用的名字。那時他有兩個室友:默罕默德 . 哈桑 . 禪多 Muhammad Hasan Chandoo ,瓦伊德 . 哈米德 Wahid Hamid ,他們都來自巴基斯坦。
1981 年夏,即大學第二年之後,奧巴馬開始了“環球旅行”:在印尼停留看望了他的母親,然後去了印度 Hyderabad ,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停留三周,住在他室友的家裏,然後又去非洲看望了他父親的家族。我的問題是:他哪兒來的錢去做環球旅行?無論是我,還是我的任何一個孩子,在上大學期間都不可能有這麽多錢用於這種規模的旅行。
旅行回來後,他上了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從那時起改名為奧巴馬,不再用“巴瑞”。可你知道哥大的學費是多少嗎?至少,它是很不低的。他從哪兒弄到的這筆學費?學生貸款?也許吧。哥大畢業後,他去了芝加哥,找到一份年薪 1 萬 2 千美元的社區組織者的工作。他為什麽去芝加哥而不是呆在紐約,他本來是生活在紐約的呀。
他在芝加哥“偶然地”結識了地產商、敘利亞人“托尼” Antoin Rezko 即萊斯克。今年,萊斯克被舉證犯有欺詐和行賄罪。萊斯克曾經被阿拉伯裔商會授予“十年以來著名企業家”稱號。
兩年後,奧巴馬進入了哈佛法學院。你知道哈佛法學院的學費是多少嗎?他從哪兒來的這筆錢,又是學生貸款嗎?法學院畢業後,他回到了芝加哥。
在芝加哥,萊斯克給他提供了一份工作,但他沒有接受,而是去了一個律師事務所 Davis, Miner, Barnhill & Galland. 可你猜怎麽回事,這個事務所實際代表萊斯克屬下的萊紮 Rezar 公司。當奧巴馬自己在芝加哥開業時,萊斯克是他主要的資助人之一。
2003 年,萊斯克為奧巴馬籌得的早期款項,被芝加哥論壇報的 David Mendelland 稱為奧巴馬競選美國參議員的“啟動金”。
2005 年,奧巴馬以 165 萬美元(低於要價)在芝加哥 Kenwood 區購買了一棟房子做為新家。如果負著累累學生貸款待還,他如何會有錢購買這等規模的房產 ?而且在同一天,萊斯克的太太 Rita 用全價買下了和他相連的一處地產。據倫敦時報報道,出生於伊拉克的億萬富豪奧奇 Nadhmi Auchi 在奧巴馬購買新房的前三周,曾以貸款方式匯給萊斯克 350 萬美元。奧巴馬曾和萊斯克一起,多次和奧奇會過麵。
現在,奧巴馬開始競選美國總統了。
奧巴馬夫人米歇爾 . 奧巴馬的老板維勒瑞 Valerie Jarrett 擔當了奧巴馬的首席顧問,凡屬重要問題,奧巴馬都會首先聽取她的意見,再做決定。可維勒瑞是哪兒的人,你想聽嗎?她是伊朗人。
是否我們應當從這些關係中看出點什麽苗頭了,還是我有神經病?
2008 年 5 月 10 日,時代周刊揭露奧巴馬的顧問羅伯特 . 莫裏 Robert Malley 與哈瑪斯 Hamas (該組織控製加沙地帶並與伊朗有關)有經常接觸後,莫裏被解雇了。
在過去的一周,淹沒在諸多新聞裏有一條伊拉克報紙上的消息,是奧巴馬訪問伊朗時的講話,他要求伊朗領袖們在他當選前“對戰爭按兵不動”,他當選後“自會關照這些事情。”
噢,對了,還記得奧巴馬的兩個巴基斯坦室友吧?他們是奧巴馬競選中網絡募捐的負責人。他們募集款項來源如何?是美國的窮人和中產階級嗎,還是有可能來自中東?(不管怎麽說,奧巴馬得到的競選捐款數額大大超過了他所有的競爭對手,包括同是民主黨的喜萊利 ——碧綠注)。
最後一點, 2008 年 9 月 7 日華盛頓時報登出喬治 George Stephanapoulos 在“本周”節目中采訪奧巴馬,在談及信仰問題時奧巴馬脫口說出“我的穆斯林信仰”,引起質疑。隨後這被解釋成“失言”,這樣的失言!
所有這些我都是通過網絡查到的,如果有人想核對的話,請參照以下線索和字匯: -Wikipedia, encyclopedia, Barack Obama; Tony Rezko; Valerie Jarrett; Daily Times – Obama visited Pakistan in 1981; The Washington Times – September 7, 2008; The Times May 10, 2008
最大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個人能查到所有這些信息,那些資深且智慧的媒體人員都幹嘛去了?
有句話不斷地在我耳邊響著:“警惕來自內部的敵人。”
翻譯手記
像我這樣在中國出生、長大的人,一般的思維習慣是要有“敵情觀念”“警惕敵對勢力打入我們內部”“鬥爭複雜,你死我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待總統大選這樣的大事,更是“寧可錯貶一千,也不可錯選一個” ……
可美國人好像不這麽想問題。他們相信“無罪設定”,你說奧巴馬有問題,拿出證據來!而上麵列舉的種種蛛絲馬跡,都是不能做為證據的。選民們為何不向中國人學習學習,展開“人肉搜索”,搞個水落石出,難道個人隱私比總統權力還重要?
其實也並非沒人議論過奧巴馬的朋友圈子問題,甚至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都公開提過。比如,他的精神導師賴特牧師稱 911 事件是“天遣美國”,人們諒解了此事,把他和奧巴馬切割了。民調顯示,有大約 60 %的美國人對關心奧巴馬的個人經曆大於關心當前經濟問題,表示不滿。
美國人是怎麽啦?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