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部落

歡迎大家來真誠交流
博文
作者:關啟文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係
本文原刊於:關啟文,〈公共空間中的宗教:自由主義對基督宗教的挑戰〉,載羅秉祥、江丕盛主編,《基督宗教思想與21世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頁293-330。
摘要:
宗教在自由和多元化的社會中應擔任什麽角色呢?這是一個富爭議性的政治課題。在西方,主流的政治哲學可說是自由主義了,它傾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20 07:04:03)
http://www.iscid.org/polanyi.php[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2-25 04:16:04)
當今生命科學急速發展,特別是如1975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得主DavidBaltimore所言:「近代生物學乃是一門信息的科學。」從1953年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到今日胚幹細胞的研究,不約而同指出:若能領悟生物信息的奧秘,就等同於找到了進入生命科學殿堂的聖杯。然而主流派的科學陣營,深受進化論影響,一直宣稱生物信息可以自行進化,新達爾文主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Self-OrganizationandIrreduciblyComplexSystems:
AReplytoShanksandJoplin By:MichaelJ.Behe PhilosophyofScience67(March2000),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August31,2000
Copyright2000bythePhilosophyofScienceAssociation.Allrightsreserved.SendrequestsforreprintstoMichaelJ.Behe,DepartmentofBiologicalSciences,LehighUniversity,111ResearchDrive,Bethlehem,PA18015USA. Abstract Somebiochemicalsy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賀誌勇
自威廉佩利複興“古典設計論”成為“經典設計論”以來,就有學者批評設計論不夠科學。二十世紀智慧設計運動複興之後,比希以及德布斯基等學者對經典設計論繼續改進與發展。詹腓力、比希以及德布斯基等學者的目的,就是讓設計論重新變成一種“科學”理論,讓科學共同體可以接受,但這一努力又遭到了一些學者的否定——他們依舊認為智慧設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智能設計論(IntelligentDesign)中一個有名的命題是——“如果一個係統具有不可化約的複雜性,那麽它的形成過程一定有設計因素的參與”,在提及這個理論所招來的種種攻擊之前,先說一下它是怎麽回事。常識(不是真理)告訴人們,一個複雜的機器不太可能是在沒有智力或計劃指導的情況下自發生成的——但是達爾文認為不完全是這樣,至少生物的複雜器官完全可能是通過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09 02:18:43)
和平主義者的不和平
陳民彬
20世紀初一個美國名氣不大的戰略家荷馬裏(HomerLea,1876~1912)在其著作《撒克遜的時代》(TheDayofSaxon)曾經說過一句話:“和平與戰爭是一個相對的名詞,用來描述人類鬥爭的兩個階段,其間並無明顯分界之存在。國家象個人一樣,是經常在鬥爭狀態之中。當鬥爭程度降低轉為積極時即為和平,反之當程度升高轉為積極時即為戰爭。”這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0-03 07:00:59)
曹長青
奧巴馬當選了美國總統,不僅創造了黑人入主白宮的曆史記錄,也創造了美國的另一項記錄∶美國建國232年來,在44個總統中,奧巴馬成為“最昂貴”的總統,他在選舉中花了最龐大的金錢。據已公布的數字,奧巴馬這次大選經費高達八億二千七百萬美元;他獲得的選票是六千三百七十萬張,等於平均每張選票花了13美元。而他的對手、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的競選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03 01:19:02)
1
00:00:18,458-->00:00:22,458
中文字幕:北風wenyunchao@twitter修訂:dilety2
00:00:35,458-->00:00:44,458
用Gmail發郵件至
mytwitterclient@gmail.com
即有自動回郵告知翻牆方法3
00:00:50,458-->00:00:53,582
爸爸,講個故事給我聽吧4
00:00:53,750-->00:00:57,040
這個故事,是關於緬甸的5
00:00:57,208-->00:01:00,915
那個時候她被稱為“黃金之國”6
00:01:01,08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朝聖者的客旅——奧古斯丁的政教觀   作者:劉同蘇  總24奧古斯丁雖然並未專門闡述信仰與政治的關係,但他關於上帝之城與屬地之城的學説,卻勾畫出基督徒理解政教關係的基本框架。奧古斯丁把基督徒定位為“朝聖者(pilgrim)”,這個定位成為理解其政教關係學説的樞紐。1朝聖者的定位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中,朝聖者的意義是不言自明的。朝聖者是尚未住進聖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