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19-06-08 08:07:43)
永留心中的太湖美劉振墉五五年夏秋間,我在太湖邊上的軍營裏住了有半年,這期間是我最空閑的時候,也是我最勤奮學習的時候。營區的前麵是無錫通向宜興的公路,往來的汽車很少。這段路沿著湖邊,湖邊沿是蘆葦,再下去就是浩浩蕩蕩的太湖了。營區往東一公裏許是梅園,當時是全開放的荒蕪了的園林,沒有圍牆或欄柵,任人進出。再往東一公裏許是榮巷,榮毅仁家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3-15 16:37:07)
尋找臭蟲的狗劉振墉 狗的嗅覺特別靈敏,於是人們發揮其特長,也就有了追蹤壞分子的警犬,查緝毒品和爆炸品的安保犬,發現生命跡象的救災犬,現在我才知道,還有專司尋覓臭蟲的覓蟲犬。 我現在住的美國公寓,是一座十幾層的大樓,住有近兩百戶人家,有公用的洗衣房、活動室、圖書室,以及看電視、打乒乓、開Party的場所。人多而雜,難免有人帶進了臭蟲。 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3-03 01:27:42)
感謝觀浪編輯劉振墉觀浪是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編輯,近十幾年裏,編發了我的文稿有四十多篇,我深為感激。觀浪二字看來是筆名,又從未見過麵,猜不出是先生還是女士,我隻好以先生稱呼之。我退休後,到美國去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住了一年多。閑極無聊,又在女兒的鼓勵下,試著給美國的中文刊物投稿,居然被采用,從而增加了信心。回國後給新民晚報投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將毛主席像坐在屁股下劉振墉(感謝係列之)那是文革最狂熱的時候,在標語和口號的海洋中,最為突出的一條是:“紅色恐怖萬歲”!讓人聽了心中不寒而栗。那天記不得是什麽事,全校師生集中整隊開到了市區,在市中心的一條大馬路上,大熱天的,整整齊齊的坐在地上等待通知。坐著坐著,感到後麵有人搗我的背脊,回頭一看,是賈福川老師。他指指我的屁股,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01-31 01:05:51)
“傳家寶”帶到了美國劉振墉在我女兒的書櫥裏,放著三件不起眼的舊物:戥子、算盤和銅墨盒。它們顯得灰暗、滄桑,與周圍的環境氣氛很不協調,但卻是我們大老劉家的“傳家寶”。戥(děng)子也是就是小的杆秤,專用於稱量貴重物品或藥品。這把戥子的秤杆是牛骨做的;黃銅的秤盤和秤砣;有三個秤紐,所以在上麵、內外側有三排秤星。做工不是很精細,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1-17 20:23:46)
馬英九這個人我敬重他馬英九這個人我敬重他。大家都知道,他沒有外國護照和綠卡;他沒有外國銀行帳戶;他沒有在外國買房產;他的太太不參與政治、不做生意;他的兩個女兒在境外做上班族,不是董事長、總經理;他有多少財富大家一清二楚;他的父母親都有強烈的愛國心;他年輕時是保釣積極分子;他的所有言論、行動,都能經受曆史的考驗。這種人,我敬重。但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1-04 08:05:07)
民族的恥辱劉振墉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她們也是慰安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54fc70100lwmy.html)。記錄日寇侵略時期,維持會從城裏雇傭妓女,送到日軍據點裏,以提供性服務。深以為是民族的恥辱。無獨有偶。今天看到一本台灣雜誌《傳記文學》,在一篇標題為<來去台灣一百五十年的美軍》文章中,寫到美軍在台灣的一些事,摘錄如後:水兵一靠港整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23 10:52:58)
司馬南——一條好漢劉振墉 氣功和特異功能好像是雙胞胎,潮漲潮落幾乎是同步。在高潮時,上街就能看到不少海報,這兒在做帶功演講,那兒是特異功能表演,公園角落裏一群群人在練功。我還得知,南京幾萬人的五台山體育場館也被用來做氣功表演了。每場活動,都散發許多宣傳品,現場也有不少照片。其中大部分內容,是介紹他們的活動得到什麽大人物的支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18 03:40:04)
比喻與隱語劉振墉兒時在鄉下,記得老輩們交流時,常愛用隱語或比喻,顯得幽默、詼諧、風趣,心照不宣,有時也帶有一些神秘感,頗覺有趣。略舉幾例: 甲問乙:“剛才那個大嗓門的人姓什麽?”乙回答:“他呀!九二碼子”。這樣甲就知道了那人姓劉。劉字的簡體是左文右刀,俗稱文刀劉,這種寫法已經沿用上千年,早已深入民間。阿拉伯數字在中國尚未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17 03:55:41)
兩岸協議台商得利劉振墉 「資本主義,一走就靈」,在大陸,溫州人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從七年代起,在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溫州人的行蹤,修鞋、穿棕棚、修鐘錶、劃玻璃、換糧票,隻要能賺錢的行業,就能看到溫州人。在八年代初,這些做小買賣的溫州人全穿上了皮鞋、西裝,卻都又髒又皺,有誰能想到,從這些寒酸甚至猥瑣的溫州人裡,成長出這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