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傳家寶”帶到了美國

(2019-01-31 01:05:51) 下一個

        “傳家寶”帶到了美國    劉振墉

       在我女兒的書櫥裏,放著三件不起眼的舊物:戥子、算盤和銅墨盒。它們顯得灰暗、滄桑,與周圍的環境氣氛很不協調,但卻是我們大老劉家的“傳家寶”。

      戥(děng) 子也是就是小的杆秤,專用於稱量貴重物品或藥品。這把戥子的秤杆是牛骨做的;黃銅的秤盤和秤砣;有三個秤紐,所以在上麵、內外側有三排秤星。做工不是很精細,計量精度不高,最小刻度是零點二錢也就是兩分,相當於 0.74克。有專用秤盒,是在木板上根據戥子的三大部件形狀大小雕刻出凹陷,收藏時隻要各就各位就行了。

       這把戥子用的是老秤十六兩製。市秤的一斤等於老秤的十三兩六錢。由於民國初期將度量衡改行市製,可知這把戥子在使用時,還是處在滿清皇帝治下。

      算盤的材料是海梅、紅木還是棗木?我分不清楚,但知材質沉重,色澤灰暗。許多年前,我從鄉下老屋的雜物堆裏揀出來時,它已經接近散架,底板也開裂了,我送到算盤廠修理好的。

      算盤可以看做是中國的文化符號。在計算器普及前,算盤是極重要的計算工具,小學裏珠算是必修課,商店學徒更視作最重要的職業技能。用算盤做加減運算有其優越性,記得我在學生年代,有兩次做實驗報告時,有很多數據要相加,盡管有對數表、計算尺和手搖計算機可用,我還是借來算盤。電子計算器剛引進國內時,有財會人士不服氣,組織珠算高手與計算器比賽,曾幾何時,算盤還是退出了曆史舞台。

       我的銅墨盒是袖珍型,大小和形狀都像雞蛋,造型流暢、雅致。盒身為白銅,底板卻是用紫銅板焊接,不知這樣做有什麽道理。盒蓋上刻有一個古裝幼兒,男童的頭發在頭頂上紮了個糾,顯得活潑天真。盒底上有個樾字,或許是製作者留下的名字。

       據文字記載,我的高祖,也就是祖父的祖父,兩百年前就在這個鄉村小鎮上經營著一家南貨店,直到上世紀初祖父去世,曆經三代人經營百年的老鋪子才關門歇業。祖父去世後,不肖子孫們謀生乏術,衣食維艱,沒有能力再添購雜物了,所以這三件舊物,隻能是先人們經商時使用的。它們雖然不是值錢的寶貝,確是一、二百年前的舊物。自從空關多年、東倒西歪的祖屋被我賣掉後,這三件破舊就成了僅存的記憶。

      我的女兒雖然最終選擇了醫生這個行當,但她從小就對文史有興趣,看了不少“閑書”,也喜歡參觀博物館,逛古玩品市場,所以才將這三件物品帶到美國。她生了三個小孩,已經在讀高中和大學。雖然從小就教他們說中國話,上中文學校,可是進入中學後,中文水平一天比一天差,至今幾句中國話說得結結巴巴,西瓜大的漢字不知道還能認識幾籮筐!寄希望於他們傳承中華文化,難矣哉!

       這三件傳家寶的未來命運如何?我無法預測。不過,我已經走近人生旅途的終點站,任何對於未來的掛念和憂慮,都屬於自尋煩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