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4)
新春聯:“蘇才、楊科;司史、袁冤”
兒時在老家,每逢春節,我喜歡看人家的春聯。農村小集鎮也有二三裏長,我總要看好幾遍。八個字的對聯有不少,因為簡單、書寫省力。比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等等,這些我不喜歡,陳詞濫調,沒有實則內容。但有一付春聯引起我的興趣,也是八個字:“蘇才、郭福;姬子、彭年”。將意思寫明白了,就是:蘇東坡的才氣;郭子儀的福氣;周文王姬昌有一百個兒子;彭祖八百歲的高壽。姬子彭年,屬於神話傳說,不足道也。至於郭子儀的兒子女婿都做了大官,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曆朝曆代如此,於今尤烈,禍國殃民,萬人唾罵。
這付對聯的亮點,唯有“蘇才”二字。蘇東坡是天才,不但詩詞超一流,書法也是位列頂峰。雖然評論家們多推崇他是大才子,但這些都屬於個別人的觀點。現在人們將其寫到春聯上廣為張貼,不是官方組織,純屬民間自發行為。此種現象,等同於全民公投,選出了蘇東坡為第一才子。
我想模仿此春聯形式,改為:“蘇才、楊科;司史、袁冤”。
司馬遷作史記,其史學與文學價值,無與倫比,至今影響著中國的文化發展。袁崇煥是明末守衛山海關的主帥,戰功卓著,卻被昏君崇禎下令淩遲處死,實在比竇娥還要冤千倍萬倍。
中華文化,上下綿延五千年,世界上獨一無二,然而在科學貢獻上,卻微乎其微。任何華夏兒女在科學上做出重大成就,都是中華民族的光榮,無關乎其國籍、居住地和政治身份。對楊振寧而言,同樣是這樣。
我盼望的一天,在人民幣改版時,能將這四個人的頭像印在上麵。
(老朽劉振墉瞎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