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6-19 18:55:03)
13-8=5
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太多,有些事情純屬偶然,
一旦被旁觀者或“事後諸葛亮”一忽悠,就會
顯得玄乎其神,仿佛一切都是天定,天機不可
泄漏,事情過後才恍然大悟。
據說當年抗日戰爭時期前往陪都重慶的
蔣介石在峨眉山找到一個很靈驗的老者
算命。老者告訴他:“勝不離川,敗不離灣”。
當時沒有領會其含意。等到抗日戰爭勝
離後,為了重新統一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19 00:10:50)
數字的功效
套用四川古人的“數字詩”為“最牛的地震詩”!
最近看到一首關於地震的詩,被譽為“四川地震之最牛詩句”。
本人認為是無聊之極而模仿前人杜撰的作品。
“麻辣燙"一下外行人而已。
這裏的詩是模仿所謂的卓文君數字詩。
在曆史上卓文君根本沒有也不可能些那樣的“數字詩”,
那是後來元明的詞人強加給卓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日不同習慣的細微區別
趨吉避邪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喜歡到手自己所欲,
為欲望驅使又不惜曆經風險得到最大的滿足,
取得最大的功效,這又是人類天性的另一麵。
在金錢欲望驅使下的中國人今天為了趨吉避邪總
喜歡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使用一個帶有“發財”
意味的“八”字的符號。
“八”在中國南方尤其是香港人作為吉祥數字,有的
人的郵件信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17 23:28:24)
5·12前兩天在成都的親身經曆
這是親身的經曆的瑣事,曾在事後告訴成都的朋友,
他們都聳聳肩淡淡地付諸嫣然一笑而已,沒有更多
地放在心上。因當時他們無非都覺得好玩兒地聽
我談談見聞而已。而事過情遷,當天回想起來卻有
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
事情是這樣的:
那是距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兩天的事情。
因公出差完畢後我需要在成都逗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自然界“地震”到精神界“地震”
來自沒有精神準備、沒有預先警覺的大自然災害,
往往比任何預知的災害其強度更大,其危害範圍
更廣,受災的程度更深,大地所留下的“爪痕”也愈
加明顯。
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在精神上受到的衝擊,往往
來自於他人出其不意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人們覺得
這些話總是回味無窮,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10 02:46:44)
神秘的數字72
世界上地震“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日本的經驗告訴世人:
地震發生後救災的生命線時間就是在72小時內,能救出更多
受傷人員是最關鍵的“黃金時間”。
超過72小時,被壓在坍塌的建築屋下麵的人生還機會驟然下降。
為什麽以72小時為標準來衡量?
為什麽72這個數字這麽神秘呢?
72是不是和人類社會有一種解脫不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東京中文辦報者的“扒苦力”=Pakuri
“POCARI”是日本人常喝的一種甜酸飲料:“Pocarisweet”的商品名。
(這是題外話)
這裏發音相似的有一種人東西是日本人深惡痛絕的“PAKURI”,
翻譯成漢語恰好有“扒苦力”的意思。
“扒苦力”從字麵講就是榨取他人的成果,從“苦力”身上
“扒一層皮”的意思。
“Pakur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01 23:49:01)
“每個人的母親都是大家的母親,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孩子。”
釋迦牟尼說:“天下人皆佛之子”
不要表麵裝強,不要自我忍耐,無需顧忌他人怎麽看如何想,
哭吧,想哭就放聲大哭一場!
  You don’thavetopretendtobestrong,
  You don’thavetopretendthateverything’sOkey.
  Don’tworryothersmightthinkit’sgoodto
  Cryuntilyourvoicegivesou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活雷鋒”和“範跑跑”總是並存的。 汶川地震留給人們許多的反思和啟迪。
人類社會應該是像大自然那樣,豐富多彩,形形色色才能有
生存的希望。人類社會如果都是一個樣子,一個模子鑄出來
的話大限來臨將被一網打盡!在中國50~60年代中國在
貧窮的年代裏,人們在“雷鋒精神”的鼓舞下,爭做好人好事,
那是一個單調的年代。如果都學雷鋒了,中國的生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日表達的習慣不一樣。
日本人說災區災民如“阿鼻叫喚”……。
首先從對災區人和災情的語言表達看中日在語言情調細微區別。人類除了戰爭的毀滅性打擊以外,遭遇自然災害的打擊是毀滅的重要原因。天災人禍是人類社會的“天敵”。其中天災又是各種各樣。如∶震災,火災,水災,淹溺,風災,風水災,冷凍災,幹旱,病蟲災害,煙災,鹽災,公害......等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271]
[272]
[273]
[274]
[27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