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氏教育在美國吟寒北美女人大本營>>>
第一次聽朋友提起蒙氏教育是幾年前,女兒剛出生不久。當時孩子還小,離入幼兒園還早,可我卻從此將蒙台梭利這個名字記在心裏。這些年我一直沒有放棄對蒙氏教育理念的追蹤,渴望對此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今年10月,我借著搬入鳳凰城的機會如願以償地將已經四歲的女兒送進了附近最好的一家蒙氏幼兒園。從此,蒙氏[
閱讀全文]

惟奮鬥才有歡樂江建文北美女人大本營>>>
《她在海那邊》是一本中國留美知識女性在彼岸他鄉的生存實錄。
這些女性大多出生在文革期間或文革結束後的20世紀60、70年代。她們也許缺少了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童年,但當她們步入青春年華的時候,祖國也正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因此她們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尤其是升入大學以後,與大部分被拒之於大學門外[
閱讀全文]

愛的兩難境界:從悲難愛情到情感自覺
——讀《女人三十不愁嫁》
仔羌北美女人大本營>>>
在當今人們的價值觀日漸錯亂的社會裏,女性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人格獨立,首先必須具備兩個方麵的條件:一是經濟上的獨立,二是自我的覺醒。
而大多數的白領女性,一般都是在先取得經濟上的獨立之後,才開始回過頭來重新反思自己的人格方位的。《女人三十不[
閱讀全文]

人到中年的美麗八月北美女人大本營>>>
想起美麗的話題,是在和女友的一次閑聊以後。她其實比我還小兩歲,剛生了一個孩子,不知是什麽觸動了她的心事,那天她突然感慨自己青春不在,魅力盡失。我對她有這樣的說法很不以為然,但一時間也不知從哪裏駁起,就簡單地回了一句:我覺得有了孩子剛步入中年門檻的女子是最美麗的。
後來回過頭仔細想想自己隨[
閱讀全文]

我在日本小學任職的經曆
心怡北美女人大本營>>>
12月的一天,市役所(即市政府)教育課的職員給我來了電話,問我能否有時間給一位從中國國內來日本,叫雲的6歲小男孩做日語翻譯,具體事項要去市役所商談,正好我有空,就輕鬆地答應下來。
第二天去市役所教育課和課長一談,我才知道了來龍去脈:原來一位四年前嫁給日本[
閱讀全文]
“外遇”這個詞,如今真是時髦。那天好好地在“玉蝶軒”吃飯,一幫人聊著聊著竟然會扯出這個詞來,還要問我:“如果你老公有了外遇,你怎麽辦?”
我一愣,差點被嘴裏鮮美的龍蝦肉噎著,一時答不上來。我目光短淺,缺乏未雨綢繆的智慧,對於這種假設疑問句沒有現成的答案。問話的人窮追不舍:“我們是在說‘如果’嘛,如果真的發生了呢?”
確實,如今世[
閱讀全文]

看得見風景的窗戶
俞蓓芳 北美女人大本營>>>
我在一個地方工作了將近20年,近些年講人才流動,講跳槽,我的經曆在許多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你在一個地方工作20年?
前幾年,和廠長同一輛車,他問我,俞蓓芳,你多大了?我道[
閱讀全文]

雪夜
秦無衣北美女人大本營>>>
1974年,我父親因為在幫派爭鬥中處於下風,閑居在家.一個大男人無所事事,是件很痛苦的事.我父親好象一下子老了很多.
那時,經常有一些江湖上的朋友出入我家,或品茶弈棋,或較量些拳棒,但他們似乎在一起喝酒閑聊的時間更多.這些客人一來,我父親馬上就笑逐顏開,臉上烏雲一掃而光.這時我就得拎著一個[
閱讀全文]
[教育隨想]從“最佳笑容獎”說起樂樂從暑期鋼琴學校回來,講了許多開心的事給媽媽聽,包括最後一天開晚會發獎的事。樂樂說她得了個“最佳笑容獎”,因為她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媽媽感到很新鮮,問還有些什麽獎。樂樂說,有的得了“最幽默個性獎”,有的得了“最有人緣獎”,有的得了“打扮最搶眼獎”,有的得了“服裝最奇特獎”,有的得了“最會搞怪獎”,甚至還[
閱讀全文]

小說趣味漫談
秦無衣
北美女人大本營>>>
1小說的故事
英語中“小說”(FICTION)一詞的原意,是虛構的意思。我以為,這裏“虛構”的內涵,應該是作者的自由聯想之意,它實際上是作家的藝術想象力在創作中的自由延伸。
而小說中的“故事”(STORY),則是一篇小說的筋脈所在。正像英國現在傑出的作家愛•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說麵麵觀》中指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