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5-11-07 09:25:20)

一個人生哲學的故事來源:您最好的朋友!於05-07-2014:53:20給你一個故事,希望你能喜歡並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後麵的幾天他學會了控製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5 09:51:03)
By老兵[老兵評史]一。三皇五帝
中國曆史上曾經存在著所謂三皇五帝,這些聽著煊赫,實際上他們是否真的存在,都是哪幾位,以及相互間的關係都存在很多說法。三皇的一個說法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另外一個說法是指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前麵那個比較流行。這裏麵這幾位的功勞如下:燧人氏發明了取火方法,從此人類可以取暖和吃熟的食物了,這點的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5 09:13:04)
《史記》人物--誰與爭鋒話韓信(1)
ByBater題外的話:寫韓信,難!難就難在大家對他實在是太熟悉了。既然是熟悉了,那就免不了都已經對他有了自己的見解,於是未必有興趣看小子我在這兒的瞎扯。所以究竟要不要出這個係列,小子我委實猶豫了不短的時間,也和幾位同仁稍有交流,得到的當然是鼓勵。昨天讀到一個白話的《韓信》係列,不禁失笑,作者力圖要把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5 08:38:12)
《史記》人物--遊戲風塵話陳平(1)
ByBater題外的話:前日為船兄所惑,調侃了廉頗廉大將軍。我注意到看那帖子的人並不多,似乎並無多少人愛看《史記》題材。然畢竟是得了安靜,不問有言,富貴哥,船兄,還有一個不知名的仁兄的評述。真知灼見,在此一並謝過。尤為是安靜的評述堪稱為那帖子點睛,再次謝過。得了大家對我這個後來者的捧場,如今膽氣也壯了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5 08:14:53)
《史記》人物--育木而棲話蕭何
ByBater(1)
前言:‘良禽擇木而棲’,本是衛靈公的大將軍文子暗示孔子的弟子子貢的話,這兒“良禽”指的是鳳凰,“木”指的是“梧桐”。此話本身並沒多大意義,有意義的是跟在後麵的“賢臣相主而事”。漢高祖劉邦當然是棵梧桐樹,擇此木而棲的鳳凰概有張良、韓信、陳平等等。那蕭何算不算鳳凰呢?說起蕭何,最膾炙人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4 23:11:48)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幹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有人的地方,就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機會教育】大衛的故事
‘OhmyGod!It'stoomuch!’
坐在格子間另一端的大衛,一聲驚歎把我從一堆生硬無味的技術詞匯中拽出來。以為係統又DOWN了呢,卻原來他在處理個人財務。跟我說他欠的貸款太多了,手略鬆一鬆都不行。
大衛是韓國人,大學畢業後就進了這家大公司做consultant,已經四年了,大學的貸款還沒有還清。我有些詫異:‘這可不太象我印象中的東方家庭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5-11-04 11:12:36)

寧靜難得(zt)(圖)來源:jgmm於05-11-0311:08:39[檔案][博客][舊帖][轉至博客][給我悄悄話]
為了逃避生活的喧囂,擺脫人生的煩惱,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尋求寧靜。有人遠離城市和人群,跑到荒山野林或孤島上去;有的深居簡出,躲進小家成一統,不管別人門前雪;也有的人到宗教境界中去尋心靈的寧靜。
寧靜是對人生的一種開悟,其美妙絕倫不僅在於外在生活的平靜,而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5-11-01 16:16:38)

兩種堅強(轉)來源:長發小妹於05-10-3104:40:51陳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葉》裏寫到一位富家小姐———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真正的金枝玉葉,從小錦衣玉食,奴仆成群。解放後,她還在國內,在經年不息的革命裏,淪落到下鄉挖魚塘清糞桶。多年過去,物是人非,什麽都改變了,包括她雙手的形狀。但是,她竟然還要喝下午茶,家裏被一次次革命掃蕩,一貧如洗,烘焙蛋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10-29 07:25:53)


文章來源:jgmm於2005-10-29(zt)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字極深象征性意義,自“茶”字普遍使用後,古念文人對茶字有不少趣解。  ①“茶”字來龍去脈:古時代稱“茶”為“荼”,何時少了一筆的呢?那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編了一部《開元文字音義》由唐玄宗作序,書中改“荼”為“茶”。皇帝代序的書誰還敢不遵照執行?經過一段混用時期,“茶”便完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21]
[222]
[223]
[224]
[2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