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甚麼是中國的宗教?當然是道、佛,此屬常識。但學術上深究起來,還有儒之教,合共儒釋道三教。不過由宗教的觀點看中國民間,極少很具體的集團性儒教存在,而且正信的佛教與道教,許多也僅繫於個別大德或道真之身。活躍於百姓日常生活裡的,實際隻是一類簡化自三教的混融信仰,概為準宗教。這「準宗教」是甚麼?那我們該由其載體,即通書、善書、鄉約三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網友道,我們都給祖宗忽悠了兩三千年!這類像給祖宗騙倒的感嘆,由網文,由交談,經常碰見,並不陌生.一個傳統文化敬祖的民族,今日反過來變得動輒鄙夷祖先,確是很奇怪的,但又非完全是不可理解的.因為我們的現代化,基本採取的是一種破舊立新的方式,此與日本韓國印度泰國等亞洲國家很不相同.他們接受新的,基本並不排除舊的,能茹古含今,社會轉型,才比較容易順利過渡,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傳統士農工商四民,皆稱石民,猶國柱石。然立國之本,最賴農業,故四者中唯有農才屬常業,視為根本之業。農業生活,又概分漁、樵、耕、讀四事,打魚、砍柴、耕耘,這些謀生存必需之餘,特別還加上讀書。書雖不是人人都說有條件讀的,然漁樵耕讀並舉,畢竟代表田園生活方式的基本理想。耕、讀相伴,有道晴耕雨讀,並喜勉勵子弟「耕讀傳家」,進而更盼「詩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對印度知識分子的稱道,從不同途徑,已多次讀過說他們當中有些人如何工餘作義工,以專業回饋社會,甚至上山下鄉,不辭勞苦.以前這些文字出自洋人,但回看西方的印度知識分子群體,大多數不咋地,隻見殊例一二,以為讚譽或屬洋人的一種異國風情偏好.現今中印交往頻繁,國人到印度工作及居留的多了,觀察漸漸深入,也開始親身發覺到他們讀書人中的特殊素質.前天走廊便貼了一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網上沒多久便會有翻孔夫子殺少正卯的舊賬,以之為孔丘聖名下一個洗不清的大汙點。關於孔子殺少正卯的事,最早確是見載荀子《宥坐篇》。不過《荀子》一書,不都荀子本人原著,當中雜有禮記、韓詩外傳等文字,可知其東併西湊的成份很多,如要把書當歷史文獻使用,應該非常小心。
荀子歿後,門人非隻一次纂集有關的散篇,內容不斷增減。荀子三百年以後的西漢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近日一再揭發山西的黑磚窯以及黑煤窯,奴工非人生活,慘不忍睹.網上群情洶湧,因為觸動了人性,引發一眾尚見天良者的共鳴.
網友作獅子吼,直斥這是新國恥!何以國恥?是因人心無恥.何以人心無恥?是因很長久一段時間,國人隻知物性,貶抑人性,許多人漸漸埋沒人性,丟了良心!
把人當物看,人的作用,結果隻剩該做工具了.人不再是人,昨日曾是螺絲釘,今日便是人肉機器,哪管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朋友說:“愛恨主覌因素不該放入評價,而評價該看標準.”這基本是對的,但實行時,我們在態度上,還需不斷自覺反省,常自問標準是否隻單單唯一?還是存在多元標準?而諸多標準又是否等值?有無先後與緩急?這樣才容易澈底走出主觀愛恨的幹擾.
舉一個評價爭論最火的例子,評價毛澤東--這隻為檢討我們一般評價的方法,非想以一千幾百字作任何評價,故毛本人的問題,不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傳統文人,以誌於學讀聖賢書始,但很快經由科舉收編進入建製,變成國家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唐太宗見書生伏案應考,笑謂天下英雄盡入吾殼中,如用現代漢語再說一遍,就叫你們都上了我的賊船。讀書之人,無論是在朝做官,或在野為紳,自覺乃至不自覺,心甘情願地同做禮法、皇權的代言人。明清科考熱潮升溫,與之同時並進的現象,乃流行世俗化的民間宗教。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網上真是甚麼高論都有.見一文今不如昔?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度,意思居然是想講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度!
虧人有那麼大本事,挖出許多理由,為說句嘩眾驚人的結論.凡事都可兩麵看.像希特勒,以情人論,他比很多小男人專一,又比很多大男人有情.由這方麵發揮出去,是不是可以說希魔不是魔,是愛心的榜樣?
所以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度,這話要看怎麼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舉時代,文人參與扶箕乩仙,蔚然成風。扶乩實不過是卜術的一種,而卜術又是各類方術之一類。方術本屬傳自遠古的諸方秘術,各師各法。編造博雜的成套法術,有專精的技巧,便成方技,上古王官中由方士掌管,故曾為「帝王之學」。漢代其學晻昧,輾轉民間。能取得有關技術知識為業的術士,代人安頓未來,趨吉避凶,其類概有五,即:山、醫、命、相、卜,各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