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總之--

我欣賞原創作品,也羨慕它們的作者;但我更願意看轉貼的,因為它至少經過兩個人,結合了他們的經驗和感受,就象經典和名牌!
個人資料
博文
錢總是往利潤豐厚的地方流,人總是朝發展機會多的地方走。中國人的留學歸國潮更是如此。在我看來,他們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1、鍍金型
大多海外留學生是在國外讀一年或兩年的碩士,畢業之後回國工作。剛從英國歸來的攝影專業學生耿聃說:“我在英國讀了一年的碩士,目的就是為了回國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耿聃的想法在留學生中很常見。據有關資料顯示,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諸葛亮問:"你學的是營銷4P理論吧?"
  劉備說:"沒錯。營銷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
  諸葛亮說:"營銷4P很快就會變得過時了。取而代之的將是營銷4C理論,即:顧客需求(customerneedsandwant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溝通(communication)。"
  劉備問:"為什麽?"
  諸葛亮說:"所謂營銷4P,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6-07 23:47:48)
十年前,我在加拿大多倫多街頭邂逅了在唐人街尋找"剝蔥頭"之類工作的前北京同事,十年後,我在山東老家邂逅了在中國作合法"人販子"生意的加拿大熟人。短短十年,中國經濟從"六四"後前景不明的局麵中走了出來,到今天呈現出某種繁榮景象,中國人的"出國潮"也開始出現某種回流趨勢,人稱"海歸現象"。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其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摘要】戰國時有說齊王日:“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是故,聖人之伐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  ―唐·趙蕤《長短經·攻心五四》
話說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用培訓換市場"的戰略思路,劉備深以為然,完全照辦。他高興地對諸葛亮說:"有您在我身邊,我還怕什麽曹操呢?"
  諸葛亮說:"我在你身邊算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29 20:32:28)
知識產權爭奪的最高形態就是標準的爭奪,其實也是對未來產業主導權的爭奪。
在現在的商業領域,人們對哪一種尚未產生的利益搏殺的最激烈?是3G。不少手機業人士認為,3G將是IT業可看見的最後一塊沃土。而在這場爭奪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大唐電信,他開發的TD-SCDMA標準直接支持了這次3G標準的爭奪。
IT行業是中國吃知識產權虧最大的行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家抓住了業態變革的先機,在市場起飛之前進入行業,最終成功地占據了一席之地。
遠離了新經濟,又立足於一個老得不能再老的行業(酒店業),如家的發展速度讓人驚訝。
季琦進入酒店業的時候,如果計算當時全國的酒店數量,是遠遠供大於求的,特別是中低端酒店的市場份額占總量的80%-90%,但是,季琦仍然一頭紮了進去。促使他做出這個"毫不理智"行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5-29 20:29:55)
產業的縫隙處,很多時候就是空白地帶,不僅僅是新老經濟之間,在新經濟與新經濟之間,在兩個傳統產業之間,都有很多機會,隻要你能找到有確切的結合點。
大家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機場候機的時候,總會收到免費發放的攜程網卡,這時候,你也許會注意到攜程網上網下結合的緊密。
攜程從根本上說又是一個納斯達克故事。但是總體的設計比較清晰,所以發展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5-29 20:29:11)
市場的空間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大的多,即使在強大的對手壟斷下,也仍然可以找到發展的空間,百度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現象叫做先入為主,對於某種軟件,如果使用者已經習慣,那麽,如果不是質量上有太大差異的話,使用者的變動成本就比較高。微軟就是這種現象淋漓盡致的受益者,它用高質量和習慣的門檻壟斷了幾乎所有的操作係統軟件。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29 20:27:09)
任何企業都有過順馳式體驗,就是在不同的市場背景下,采用不同的發展戰略,但是,很少有像順馳做的那樣堅決、主動和強烈的。
在順馳高速發展的時候,順馳模式成為房地產業界和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更為有趣的是,順馳何時倒下,以何種方式倒下似乎更成為熱點話題。
順馳的發展,顛覆了傳統房地產行業慢悠悠的氣氛,他把手工作坊式的滾動開發推演倒了極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5-29 20:26:01)
企業的發展對外部環境越來越依賴,每一種人際關係都會構成成功的資本,以往英雄型的企業漸漸變少,社會型的企業也會漸漸增多。
51Job實際上是一個網上中介,你也可以把它看成麵向個人的電子商務。這種把中介業務搬到網上正是從51Job開始推廣,在其他領域也同樣獲得成功。2004年9月30日,隨著51Job成功登陸納斯達克,51Job4位創始人的身家都超過了4億元人民幣。
51Job是由香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