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女兒愛讀書,這大概多少受了我的影響。但我對她的影響充其量就是讓她從小就愛上了讀書。至於她奇快的閱讀速度,就跟我沒多少關係了。這也是為什麽孩子還在小學時,她的閱讀量就是她學校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的原因。
我堅信,開卷有益。隻要孩子花時間讀書,讀什麽書我並不過多幹涉。隻是到了一定的時候,不失時機地點撥一下。也就是鼓勵她從隻讀某一類型的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馬克思,1835年12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7頁1835年8月12日,就讀於特裏爾中學的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學畢業考試德語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閱卷老師批閱後,評論道:“思想豐富,精采有力,值得讚許”,校長威登巴赫讀後也讚揚:“此文以思想豐富和結構嚴謹而引人注目。”這年,馬克思隻有17歲,在這樣一個充滿夢想和希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18 11:05:22)
俺:你怎麽一個人在下國際象棋?
兒子:因為沒人跟我下。
俺:姐姐呢?
兒子:她最多跟我下一盤。
俺:為什麽?
兒子:除非我幫她做點什麽?
俺:做點什麽呢?
兒子:就像她做了什麽事不想讓你們知道……
俺::你就幫她保守秘密?
兒子:嗯。
俺:那告訴我,你都幫她保守了些什麽秘密?
兒子:不知道。
俺:怎麽會不知道?
兒子:不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17 14:45:07)
真正有趣味的學習,必須滿足兩個字:學與思。學就是學習,思就是思想。因為無論學什麽,總會有問題,而有問題就得琢磨。結果,問題就越來越多。於是,就得想方設法地加以解決。自己解決不了,隻好多讀書,多請教,直到把問題徹底解決為止,並由此得以享受茅塞頓開的快樂。如此這般,循環往複,就是學問之樂——邊學邊問,邊問邊學,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其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15 14:32:50)
我認為動機的產生隻有兩種機製:或因為痛苦,或因為快樂。一切的動機,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無非是這兩種最基本機製的排列組合而已。就其本質來看,與死有關的一切情感,比如,饑餓,恐懼,疾病,喪失,受到輕視,等等,就讓人產生痛苦的感覺;與生有關的一切情感,比如,食色,愛情,征服,受到重視,等等,則讓人產生快樂的感覺。生與死是人所麵對的最為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14 21:56:04)
俺:下周一同時有國際象棋和足球,咱們隻能參加一項。
兒子:那太不好了。
俺:是呀,拿中國話來說那叫“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兒子:什麽叫不可兼得?
俺:就是不可以同時吃的意思。
兒子:怎麽不可以?先做魚,接著再做熊掌。
俺:?……(俺暗自思量:就是嘛,為啥不可兼得?——魚湯熬好了,再接著放熊掌,高壓鍋一燉,不就全都齊了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04 14:26:47)
孩子成長的道路既漫長又曲折。各種習慣也會慢慢養成,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如何鼓勵,如何批評,是每位父母每天都必須麵對的課題。
許多好的習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以一種“無中生有”的方式出現的。也就是說原來所沒有的好的行為習慣,在父母的鼓勵下,從無到有的生長出來。
一種行為從無到有的變化,其實是一種飛躍。隻是這種飛躍在孩子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7-01 22:18:13)
序咳,俺跟太太能過到今天,還真是不容易!要知道,她當初學車,竟是俺教的!有啥不容易?那您可得聽好了,在美利堅這旮旯,凡是太太跟著先生學開車的,一方麵,有哪位沒把腸子都悔青了的?另一方麵,又有哪位先生不是隨時都打算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的?怨不得,有些太太最後不得不揭竿而起,索性投奔別的司機去了——咳,就差沒一塊私奔了!不過,無論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6-26 18:54:30)

對於中國人來說,“無法言傳”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明白的自然明白,靠的是悟;不明白的怎麽都不明白,說了也白說。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15 08:39:55)
電視屏幕上,記者正在采訪一個幾天前幸運地被人從廢墟裏救出來的小姑娘:“你現在最想做什麽?”,孩子躺在病床上答道:“我想回家。”當時,她還不知道,她的父母已經在地震中遇難。
我想回家,
想見爸爸和媽媽。
您們在哪?
哪裏還是咱的家?
身上好痛呀,
心裏好害怕。
親親我,媽媽!
抱抱我,爸爸!
爸媽去哪了?
我這就要回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