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動機的產生隻有兩種機製:或因為痛苦,或因為快樂。一切的動機,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無非是這兩種最基本機製的排列組合而已。就其本質來看,與死有關的一切情感,比如,饑餓,恐懼,疾病,喪失,受到輕視,等等,就讓人產生痛苦的感覺;與生有關的一切情感,比如,食色,愛情,征服,受到重視,等等,則讓人產生快樂的感覺。生與死是人所麵對的最為基本的矛盾,它無時無刻不在推動著人的變化與發展。對人類來說,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恐怕是必須永遠麵對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換句話說,人類的一切訴求,都是圍繞著這個問題來展開的。
一方麵,痛苦使人難於忍受,於是就有了要解脫痛苦的動機。比如,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就是說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得太痛苦了,想換種活法,結果不停得換,直到人變得快樂起來為止。可有的人就不那麽幸運了,一輩子都是身不由己,有苦也沒處說,隻好寫日記、開博克,以釋放痛苦。可寫著寫著,沒想到寫成了業餘作家。算是應了“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那句老話。再比如,所謂“知恥是謂勇”,就是因為自己方方麵麵都不如別人,於是羞愧難當、引以為恥。 也就是“知恥”讓自己的內心產生了不可名狀的痛苦,所以為了擺脫這種痛苦,隻好鼓起勇氣,決心迎頭趕上,以便最終能夠擺脫恥辱。從個人的層麵來說如此,從國家民族的層麵來說也還是如此。否則為什麽要改革開放?為什麽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就是為什麽有“危難興邦”、“國無憂患恒亡”之說。當然,痛苦也可讓人產生完全放棄的動機:或自甘墮落,或自行了斷。像其它所有的事物一樣,動機也有好與壞這樣兩個方麵。
另一方麵,快樂使人樂於享受,於是就有了樂而好之的動機。比如,愛上一個人後,也不用別人教,就會想方設法的要做些什麽,以取悅對方為己任。不管是否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反正又是獻花,又是寫詩,又是寄情書。無論幹什麽都是滿腔熱情,看什麽都是詩情畫意,人也立刻變得高雅,彬彬有禮。精神麵貌也為之一振,哪怕是不吃不喝不睡,依然是神采奕奕、目光炯炯。即便是“為伊消得人憔悴”,可心裏的快樂卻無以言表。可見,有了愛,就有了動機,也就是一個人為了戀人什麽都願意做,而且是主動去做。可是,如果大街上隨便問個人他為什麽會愛,他大約永遠都說不清。愛一個人如此,愛某件事同樣如此。由此可見,一個人自身固有的動機,他可以感受,可以發現,但永遠都說不清。
說到女人,就索性再多說幾句。一般而言,隻要是正常的男人,對女人都會有興趣,尤其是對漂亮女人。但前提是女人的美能夠讓人看得見、或是能夠感受得到。那樣的話,即便可望而不可即,至少能夠讓人平添君子好逑的遐想。否則,深藏閨中人未識,自然不會有人去追求。(中國的許多傳統文化,大概就是處於這樣的一個境地。)這裏再拿 " 書中自有顏如玉 " 做個引申, 如果每日讀書都像與美女約會,那麽讀書就必定會成為人生之一大快事。好的老師能夠把書本變得美不勝收,形同美女;差的老師卻把書本變得不忍目睹,形同醜女。兩廂一比,高下立見。難怪好的老師才會有出類拔萃的學生,其原因就在於:他能夠激發起學生們自己追求美好知識的願望,也即求知欲。反之,則會造成學生們的厭學——心想,女人原來就是這個樣子,我還是打一輩子光棍好了。由此可見,就興趣本身而言,它帶有天生的特點,就像男人對女人的興趣一樣,自然就有,不用言傳身教,隻要周圍有窈窕淑女就成。怨不得寺廟要建得遠離塵世,原來就圖個眼不見心不煩。否則美女總在跟前晃來晃去,經文大約是念不成了,脫口而出的恐怕就是—— "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 ....." 了 .
也就是說,無論培養何種動機,都不可忽視一個人天然的本性。比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一個本性。這就決定了他對美會有一種本能的欣賞和追求。以此類推,如果知識對他來說是美好的,他就一定會去追求,並為此而覺得快樂。為了得到更多的快樂,他就會不斷的追求下去。這樣的動機才是永恒的。所謂的學海無涯苦作舟,大概很容易引起誤解。如果學習真是件苦差事,恐怕不會有人要劃向無涯的對岸,而應該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了。我的理解是,如果樂在其中,則學習之苦,不是心靈之苦,而是皮肉之苦。就像熱戀中的人,為了得到戀人的歡心,不吃不喝,就站在屋外日曬雨淋的道理一樣。苦是苦點,可心裏還是甜的。這樣的苦不僅值得,而且更有意義。這才會有所謂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否極泰來之感。反之,單純為了吃苦而吃苦的學習,絕對是愚蠢的學習,也是注定不會長久的。年齡越小,其天性就越是追求快樂,而吃苦耐勞,則取決於一個人的意誌品質,其強度與年齡成正相關。這就是為什麽越小的孩子越要寓教於樂,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邊玩邊學的結果,就是快樂無比,幸福無邊。日後他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興趣才會越來越大,這時,他才會忍者皮肉之苦,或挑燈夜戰,或風餐露宿,因為他始終保有心靈之樂。這才是孩子們都愛玩遊戲機,卻又能不吃不喝的道理,如果把學校所學的東西都變成像玩遊戲一樣,那麽學習就不會再是味同嚼蠟的一件事。過早的強調孩子為了吃苦而吃苦的精神,恐怕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它會自然而然地讓孩子產生逃離的動機。這就是為什麽在有些事情上,父母會火冒三丈,孩子會痛哭流涕的真正原因。
前麵談到動機的成因是經曆痛苦和享受快樂。至於說一個人因什麽事而痛苦,或是因什麽事而快樂,那就因人而異了(這就是教育為什麽要因才施教的道理)。換句話說,人與人的不同是由於其內在素質的不同,結果表現出來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差不多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至於長出來的是好瓜還是歪瓜甚至壞瓜,則由其自身的條件和環境的因素相互作用所決定。事實上,一個人的穩定和持久的興趣,才是其日後事業的第一推動力。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在動機,是時時刻刻通過他的興趣所表現出來。如果對什麽都沒興趣,那肯定是什麽也不願學,更不會主動去做。就像如果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連多看幾眼的興趣都沒有的話,則很難想象他會去主動追求她,更甭提日後修成正果了。
就拿現代教育係統來說,無論私立公立,與 HomeDepot 都有的一比,就是什麽都有。可是有了現成的材料和工具,房子就蓋起來了嗎? Project 就完成了嗎?那麽,是不會用工具嗎?有什麽工具不會用?不會學?可是像樣的東西到底做了幾樣? 不幹活的,不是不會做,首先是不想做;真正幹活的,不怕不會做,想方設法也要學了做。學校當然可以把一個人訓練得能夠熟練地使用工具,比如車、銑、刨,但就像做 Home Improvement project 一樣,可要是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機,更不可能有創意。如此這般,又怎麽能夠保證他會想方設法地去使用工具,並作出點什麽像樣的東西來?
至於究竟產生怎樣的動機,則因人而異。有些動機是共通的,就像許多的孩子都有玩的動機一樣,給他遊戲機,他就會玩得忘乎所以。可是光有動機還不夠,還得有方向才行。就像一輛車,光有發動機還不行,還得要有方向盤。否則就不可理解,為什麽有些人玩遊戲機玩上了癮之後,有的去了賭場,有的則去了軟件開發公司。
中式教育,或是“推”式教育,充其量就是教會了一個人如何熟練地使用某種工具,而不是鼓勵他如何開始按照自己的興趣去開始一個項目,並由此訓練他的自學能力和鑽研精神。中國孩子,小時候,主要是勝在 "proficiency" 上,家庭作業做得多,背得熟。但這種熟練,隻是停留在形式的階段,並沒有對內容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是乘法口訣背得熟,並不表明他數學就好。形式的東西是一種表淺的東西,而內容才是真正深刻的東西。就像擁抱人人都會,可抱在一起後,內心真正能夠體會到無比幸福的恐怕還是傾心相戀的戀人。如果沒有愛的內容,抱一抱誰不會呢?所以說,形勢與內容的統一才是完美的,愛情如此,學習之事同樣如此。看一個孩子的潛能,主要是看他有沒有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去自行鑽研,同時也看他能不能做到舉一反三,也就是思維夠不夠發散。這種自學能力和創造性的思維才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真正的興趣就像是上帝播撒在一個人心中的種子,給點雨露就發芽,給點養料就生長。這就是為什麽興趣不在於多,但一定要有。一個人若是對自己周圍的世界毫無興趣,並且又缺乏自己獨特的眼光,那他是絕對不可能成為獨樹一幟的帥才的。隻可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現行教育和撒哈拉沙漠有得一拚。它扼殺的恰恰是一個人興趣的萌芽以及隨之而來的學習動機。所以說,天才常常有,但適合天才生長的土壤卻不常有。當中國人還在為考試的高分而努力奮鬥的時候,美國人卻在心中籌劃他未來的帝國。當中國人還在為上了名校而沾沾自喜的時候,美國人卻已經輟學回家,白手創業。
綜上所述,動機的激發方式無非有兩種:一為“快樂”,也就是樂而好之;二為“痛苦”,也就是解脫痛苦。因為無論做什麽,沒有動機,一切真正有意義的、自主的行動都無從談起,當然也就談不上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但動機又有其天然的成分,不是想有就有的,並且是從興趣先行表現出來的。千萬不要出於功利之心去扼殺它。盡管痛苦和歡樂都可以激發出一個人的動機,但任何動機都可以有好的方麵和壞的方麵, 以上討論的主要是學習的動機,而且是著眼於其好的方麵。
(純屬自娛自樂。有空再整理,原先的許多內容已經單獨成章,見閑話應試教育。否則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