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0-03-07 06:21:50)
有件事雖小,卻反映出中美文化的一些深層次的差別,其實就是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反映在表麵,就是如何訓練孩子管理時間。
美國的學校,很早就開始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時間。每人發一本日曆,把重要的事情寫下來,比如該什麽時候交作業等等。後來,我發現,孩子們籍此訓練,慢慢的就有了自我安排事情的意識。也就是對下一步要做的事了然於胸。進而該做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2-20 17:46:03)

祥林嫂終於回了一趟魯鎮,這一回不要緊,她發現自己早已成了魯迅筆下的一個名人。
這可是她當初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記得那時隻問了先生一個問題:有沒有魂靈?他說,也許有的吧。
沒想到,自己當年的絮絮叨叨,竟讓自己變成了一個著名的文學典型。可是,誰能理解,一個人之所以會做一樣事情,往往是因為不由自主,也就是不得不那樣做。不過,現在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2-19 20:28:01)
放眼望去,諾大的湖麵上,碧波蕩漾,天水相連。岸邊的垂柳,在微風中婆娑搖曳,就像正在梳妝打扮的新娘。
湖麵上,有兩隻天鵝在遊弋,像是一對情侶。一會兒,引項放歌;一會兒,撲扇著翅膀,歡快地起舞。翩翩的舞姿,纏綿的情誼,更顯出它們的優雅和愜意。此情此景,令人神往。
雄天鵝說:“噢,你聽說了嗎?天橋劇場正在上演芭蕾舞劇《天鵝湖》。”。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兩位年輕人墜入情網後,愛得死去活來。於是,決定天天呆在一起,一天都不想再多等。劉娟一畢業,兩人就馬上結婚。那時,她剛滿二十一歲。可接下來,劉娟才發現,愛不愛挺簡單,可婚不婚,她答應了還不算,還得有單位開的介紹信,否則,這婚根本就結不成。
從剛開始辦結婚證的那天起,劉娟就開始體會到社會與學校的諸多不同,至少,在學校時,到哪都有種被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那天周末,艾思哲如果不是想見的朋友沒見著,也許就不會臨時決定留下來跳舞,他想,好不容易來了一趟,索性再等等。
他趁著天還沒黑,就在校園裏溜達起來。校園不大,到處是學生,而且好像女生比工科院校的要多不少,整體來說,要漂亮些。他喜歡逛校園,因為校園裏總是有種青春的氣息。
他見時間不早,就決定先去舞會。剛巧迎麵走來一位女生,就向她打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艾思哲從自己的經曆中,早就悟到了這些個道理。他覺得,除了風水還能做點選擇之外,剩下的頂多就是行善和讀書了。好在,他性格中天生就具有仁慈寬厚的品質和積極向上的樂天精神,故此,他很少抱怨命運,或是輕易地屈服於命運,當然,更不會得過且過。他相信人的能動性。如果命運真的把他像一條魚一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84年三月十四號這天,在北京一個不起眼的小胡同的小四合院裏,一個艾性人家,誕生了一個男嬰。孩子的父母帶著無比的喜悅,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給他起名艾斯坦。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成為中國的愛因斯坦。
中國人起名都喜歡諧音,以圖個吉利。可是他們沒有想到,也不願想到的是,艾斯坦出生的這一天,正好是十四號。四在當代中國人的觀念裏,與死諧音,有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引子
愛因斯坦於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號逝世後,骨灰被撒在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但他的靈魂,卻一刻也沒有安息,一直都在努力地尋找一個讓自己投胎轉世的地方。既然,已在西方生活過了一輩子,該體會的他都體會了,那麽,這次一定要找尋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既要讓他覺得新鮮,又要充滿神秘感。
於是,他的目光投向了東方。他隱隱約約地記得,自己當年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是鏈接,有空自己看。
http://www.8nn8.com/cj/sjszwd/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0-02-03 13:45:26)
生活幸福,"不到99,堅決不能走"每個人都想健康地活著,大家聽課的目的也是為了健康,我想問一個問題:人的壽命最高應該有多大?最低應該有多大?有的人說:最高是150歲,最低120歲。其實不對,人的生長周期是20—25年,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那麽,人的壽命最低應該是100歲,最高應該是175歲。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百歲老人越來越多。人活百歲不是夢了。人活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