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宣傳隊最活躍的是陸平陸叔叔。陸叔是陳雲帶來的四千名幹部之一,老家在黑龍江,很小就參加了北滿解放軍,屬於部隊裏的紅小鬼。陸叔在軍隊裏是宣傳員,負責宣傳鼓動工作。母親說,那時陸叔戴個杜魯門帽子,穿個美軍馬甲,扮演美國鬼子,部隊行軍時有掉隊的戰士,他就過去跟他們握手。戰士不願意跟美國鬼子握手,就趕緊往前跑。他就是用這個辦法讓掉隊的戰士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打開門後,隻見來人抖落身上的雪花,摘下狗皮帽子對郭玉芹說:你不認識我了?我是你李老師啊。郭玉芹仔細一看,可不,這不是班主任李老師嗎。看著郭玉芹疑惑的樣子,李老師解釋說:我本來是共產黨,在學校時就想發展你入黨的,可後來被委派別的任務就離開了學校。現在沈陽解放了,軍管會和黨組織委派我參加沈陽的城市接收和政權建設工作,政府工作特別多,非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八一五光複後全家最高興的一件事,是二舅突然回來了。到家那天,把大家嚇了一天,以為來了個乞丐。蓬頭垢麵,破衣爛衫的二舅進門的第一句話是:要餓死了,給我弄點吃的。姥姥一眼就認出了兒子,哇的一哭了起來。好長時間都沒有二舅的信,家裏人一直擔心他出了什麽事。原來二舅是逃跑回來。 母親是後來聽二舅給大家講他是如何逃跑的,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43年沈陽大旱,很多農田都顆粒無收,秋天就鬧起了饑荒。因為日本將存糧都運走當了軍糧,老百姓隻能吃橡子麵度日。那些日子,母親每天都跟我大舅媽去北陵挖野菜。野菜挖回來用水煮了,然後攥成菜團子,把玉米麵撒在案板上,再把菜團子在玉米麵上一滾,沾點麵後再到鍋上蒸。可我母親吃不下,尤其是小根菜的渾氣味,母親一聞就惡心,不到餓的挺不住就說啥不吃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母親的耳朵越來越背,越來越能打岔,但母親除了耳朵背外,腦子很清楚,精神頭也好,而且記憶力一點沒見衰褪。所以,這幾年和母親聊天都是她說,我聽。 昨天的話題是從二舅媽說起的,因為我對二舅媽沒什麽印象,記不得她多大年紀去世的,就問母親:我二舅媽多大歲數死的?母親說:四十多歲就沒了。說起我二舅媽,母親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也不聽我說什麽,就開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一直不太看好蔣雯麗的演技,主要是她的笑總是讓我感到不那麽自然,其他還好。與飾演男一號劉北伐的王誌飛相比,蔣雯麗飾演的郝玉蘭在人物魅力上並不遜色。可我覺得這是因為編劇編的好,好的劇本確實可以成就一個演技一般的演員。 《花兒與遠方》講的是山東沂蒙山老區婦女赴新疆的故事。新疆和平解放後,解放軍開始開荒種地,屯墾戍邊,一邊建設,一邊剿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7-13 14:47:58)
入夏這麽久,昨天是紐約第一個熱天。晚上八點去散步,還感覺熱風撲麵。昨天之前,還沒開過空調,晚上睡覺還要關窗,否則下半夜會被凍醒。對我這個怕熱的東北人來說,紐約的氣候簡直太爽了!冬天不像我們東北賊冷賊冷的,夏天頂多有倆星期熱天。再看這幾天上海,杭州等地網友被熱的叫苦連天狀,感覺我在紐約太幸福了,幸福的都有點奢侈。 我這輩子經曆過最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7-06 13:21:15)
第一次學工勞動還是在上小學時期。我記得是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之後,大概是1967年或1968年的夏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家生產塑料盆的塑料製品廠。這是一家三小一道企業,就是街道辦的集體所有製性質的企業。工廠很小,一會功夫就參觀完了,然後由工人師傅教我們如何操縱機器製造塑料盆。這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塑料盆是一堆像大米粒一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辯論原本是個很有趣的邏輯思辨過程,這既鍛煉邏輯能力,也會澄清很多自己模糊的問題。可辯論也很容易走偏,原因之一是一開始有共識的地方,辯著辯著就失去了共識。而辯論最忌諱的就是猜測動機,那就不是辯論,而是在誅心了。 以我和卿寶的辯論為例。一開始是卿寶對我在石凳《論獨裁》貼下麵的跟帖有異議,這是我跟石凳的貼: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693360.html[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先回答大西瓜的問題。 大西瓜說:“把國家(這裏意思是政府)和公司類比,根本就是在比較蘋果和桔子,國家理論上應該是全體公民所有,並非私人財產”。 我不知道大西瓜這個理論上指的是什麽?理論上哪個國家都聲稱屬於全體人民所有。一黨專製的中國也理論上說國家屬於全體人民的。因為黨代表,人大代表,各級政府領導,都是選舉出來的。可這選舉也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