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關於人民幣升值的爭論已經進行了幾年,且越炒越熱。2003年日本財長鹽川
正十郎將日本的通貨緊縮乃至全球經濟不景氣都歸罪於"進口了太多的中國廉價商品
"。美國也把貿易逆差和失業問題歸咎於此,歐盟15國也認為人民幣幣值被嚴重低
估了。今年三四月份以來,這種輿論進入了又一波高潮,美國拋出了"匯率操控論"
。4月6日,[
閱讀全文]
一年一度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熱鬧登場,為期3天的第30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
於7月6日在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拉開幃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與會。
盡管此次峰會的主要議題是非洲貧困和大氣變暖問題,但日益飆升的油價將迫使
八國麵對由此帶來的經濟難題。另據了解,此次峰會的公報不會呼籲讓人民幣升值。
能源問題難以回避
非洲[
閱讀全文]
來源:中國經濟網際清算銀行(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
nts,BIS)上周發表研究報告稱,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對世界經濟產生的衝擊遠
遠超乎想象,並認為短期內國際油價還將進一步上漲,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際
油價將在高位盤旋。
國際清算銀行報告中稱:“從遠期石油期貨的價格走勢來看,在未來一段時[
閱讀全文]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在恐怖襲擊發生的前一天,複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剛剛離開倫敦。他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此次恐怖襲擊的主要對象是交通樞紐和金融區,
這對英國的旅遊業和金融業的打擊最為沉重,並直接影響占英國GDP八成左右的服
務業。
此外,房地產業是近年拉動英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業界紛紛對房地產業泡
[
閱讀全文]
來源:上海證券報全球知名能源公司BP近日在北京發布了《BP世界能源統計2005》。數據
表明,2004年全球能源消費實現了自1984年以來最強勁的增長,其中石油消
費達到了1976年以來的新高。中國的能源需求總量比上一年增長了15.1%。
作為全球能源市場日趨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的能源消費目前已占世界總量的1
3.6%。
閱讀全文]
又是301“貨幣操縱”條款,還是國會議員發難,但靶子卻從中國擴大到了整
個東亞三強。美國民主黨眾議員約翰·丁格爾當地時間周二宣布,將提交“反製”中
日韓幹涉外匯市場的議案,表示布什應援引301“貨幣操縱”條款,向WTO起訴
上述三國。
此次丁格爾的理論依據仍然來自301條款。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301
條款規定,如果[
閱讀全文]
國際清算銀行最新公布的《2004年世界經濟概況》顯示,受積極貨幣政策支
持和金融環境改善影響,2004年世界經濟走勢喜人。不過,由於國際貿易不平衡
,各國家經濟增長差距有所拉大,除美國和中國外,主要進口國經濟增長放緩慢。
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亮點主要集中於新經濟地區的崛起,這主要體現在全
球增長熱點轉移到亞洲地區。值得[
閱讀全文]
格林斯潘和斯諾親到國會,說服議員推遲“人民幣升值案”表決。據稱:格林斯
潘作出保證,中國不久將會采取措施允許人民幣升值。
由兩名美國國會參議員提出的有關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法案,在美國政府的努
力下終於暫時擱置不付諸表決,從而避免了可能發生的中美之間的又一場激烈的貿易
摩擦。
此前,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和南[
閱讀全文]
港《成報》7日發表社評指出,美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心知肚明,隻
要人民幣未來能成為區域貨幣,就意味著美元在該區域的影響力減弱,同時也標誌著
美國在該區域的利益受到削弱,在軍事力量無法在中國施展,CIA顛覆活動又受到
嚴重局限的情況下,美國目前對中國采取最直接的經濟手段,就是最大限度利用美元
武器引發人民幣匯率波動,為此,[
閱讀全文]
來源:經濟日報國際市場的石油價格已經風聲鶴唳。在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海麵上形成的一場台風
,盡管並未造成多大損失,卻刺激紐約原油期貨市場的原油價格7月6日創下61.
35美元一桶的最高記錄,盡管後來有所下降,但油價仍以每桶61.28美元的收
盤價位創下曆史記錄。業內人士估計,一周後美國汽油均價將從目前2.23美元一
加侖上升到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