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裏斯本聽"法朵"遇"陷阱式文化差異”

Herve0660 (2025-10-29 15:23:25) 評論 (4)

在裏斯本聽"法朵"遇"陷阱式文化差異”

時隔兩年第二次坐挪威之晨郵輪,從法國Le Havre 港啟航,一路經英國倫敦外港Tilbury, 荷蘭阿姆斯特丹Ijmuiden港, 法國波爾多外港 Le Verdon sur mer, 西班牙Bilbao 和 À Coruna, 葡萄牙Porto, 最後來到裏斯本終點港下船。出發前在Airbnb 訂了裏斯本Alfama 區的一間公寓房,郵輪碼頭就在公寓對麵,下了船過馬路走幾分鍾就到了,真方便。這兩年一共坐過5次郵輪,經過二、三十個城市,郵輪碼頭這麽靠近市中心的還真不太多,在這裏住了三個晚上,看到的停靠船隻包括挪威郵輪Dawn和Star, 哥詩達Pacifica, P&O, Seabourn Venture。

裏斯本是七丘之城(Cidade das Sete Colinas),Alfama是裏斯本曆史老城區,蜿蜒狹窄的街巷、陡峭的坡道、小酒館密密麻麻。聽說老城區不少酒館晚上有法朵(Fado)表演,決定第二天晚上就在住宿附近找一家,好見識感受一下這個葡萄牙國粹。

Fado 是什麼?ChatGPT 介紹如下:Fado = 命運 + 鄉愁 + 愛情 + 大海。這????詞原本在葡語裡的意思就是「命運(fate)」——它唱的往往是:

• 愛而不得、離別的痛

• 海上思鄉的孤寂

• 人生無法改變的宿命感

所以 Fado 的基調是憂傷的,但非常真摯動人。人們常說:"Fado is sadness made beautiful.”(法朵是被唱成美麗的悲傷。)

起源與歷史:

• 19世紀初的裏斯本港口區(Alfama、Mouraria) 是它的誕生地。

• 最早由 水手、妓女、流浪者 所唱,是底層人民的情感抒發。

• 後來逐漸被上層社會接受,進入酒館、劇院,成為葡萄牙的國粹。

Fado 最早以裏斯本為中心,後來在北方城市 Coimbra(科英布拉) 也發展出另一支分支。

裏斯本 Fado(Lisboa Fado)最典型、最具代表性。

• 歌手多為女性(最著名的:Amália Rodrigues 安瑪莉亞·羅德裏格斯)。

• 主題圍繞 愛情、思念、命運與日常的憂愁。

• 風格熱烈又哀婉,常在昏暗的酒館裡演唱。

樂器配置:

• 一把 葡萄牙吉他(Guitarra Portuguesa) → 十二弦,聲音清亮細膩。

• 一把 古典吉他(Viola)。

• 有時加低音吉他(Viola Baixo)。

說回這次在裏斯本聽法朵遇到的"陷阱式文化差異”。

來到裏斯本的第二天晚上,8點左右從住處下來,走在附近的小街道,見到不少酒館都有人在門口拉客,結果在一家自封"國王酒館”(Taverna del Rey)的門口被一個老太太拉住,看到門口有大大的FADO招牌,裏麵陳列也小巧精致,心想應該不錯。問過說今晚有5個音樂家表演,很快就會開始,音樂已包含在攴費裏,隨入內坐下。服務生非常nice, 英文問要什麽飲料,點了一小瓶Rosé (粉紅酒)15€, 然後主菜是魚和墨魚各22.5€/份,總共是60歐。等待期間,服務生自動擺上來了麵包,火腿片,橄欖????,乳酪和醬料,以為和法國一樣是附送的開胃菜,結果結賬時賬單多了幾行,被加了27歐,音樂兩個人也收20歐,總花費變成107歐。服務生見我不解,隨逐條解釋。感覺原先那個招客的老太太可能是故意騙人入內,也可能英文不好沒聽懂我問的問題。總之結果是刷卡107€, 另外還給了服務生5歐小費。回家問了一下ChatGPT, 原來裏斯本很多酒館都是這樣的,自動送上的開胃菜不是免費的,你不吃就不收費,也可以讓服務生拿開,一點也不會尷尬。這就是他們的文化。哈哈,法國和葡萄牙雖然同在歐洲,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這就是“陷阱式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