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研老博後的24年投資

A-mao (2025-10-30 06:25:55) 評論 (4)
討論退休需要多少錢,用工資倍數更好

這個不是我發明的,是理財專家們用的。用這個的好處有如下幾點:

1。能一定程度上保護個人隱私。這個不說明了。

2。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居住地的消費不一樣,退休生活需要的具體錢數量也就不一樣了。但一個可以共同接受的標準就是個人退休前後的生活水準一樣。為達到這個目的,退休後的收入,一般接受的標準是退休前的70-80%。按Social security benefit的平均數計算,大約是退休前收入的1/3(~30%),也就是還有40-50%需要從自己管理的退休金來。按4%的提取率,10工資可以提取40%。上麵這些數字是按67歲可以拿full  SS benefit的年齡來估算的。如果要提前退休,這個10x就不夠了。保守的算法是每提前三年退休,需要多準備兩倍工資。如果存了25倍工資,也就是4%的提取率,能保證一倍工資的收入了,也就不用考慮年齡了,任何時候都可以退休,所謂財務自由。不要以為4%的提取率就是投資需要的回報。還要考慮通貨膨脹這個因素。按過去幾十年的通貨膨脹率3%來考慮,也就是需要7%的投資回報。

3。對工薪階層,用工資的倍數來衡量,相對而言,比較能衡量個人的理財能力。一個家庭的消費很大程度上和收入相關。高收入的人家消費也高一些。所以,一個比較好的指標就是假設能有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來投資,最後的財產累積自然和工資有關了。所以衡量理財能力,不要隻看退休賬戶的資產,要看總資產才有意義。準備退休用的資產對啥時候退休會更有意義。

今天領導收到SS機構的信,給她預估年底退休能每月拿到1400,等到70可以到3000。她問我是不是我養她,她等到70再拿。LOL,給她解釋了早拿晚拿的利弊,明白了如果年底決定退休的話,就拿,不用等。。。

這是fidelity給的retirement saving的milestones:

Fidelity's recommended savings milestones

Based on your annual salary, the milestones are:

By age 30: 1x your annual salary

By age 40: 3x your annual salary

By age 50: 6x your annual salary

By age 60: 8x your annual salary

By age 67 (retirement): 10x your annual salary

(二0二五年十月二日)

以12倍工資的退休金退休後的現金流

昨天和漁友釣魚路上一路聊天,說起我明後年可能退休。漁友問退休後是不是還留在中西部。。。。哈哈一笑:留中西部多好啊。退休了收入和退休前差不多,現在能做的事情到時候還一樣能做。。。

窮人家都是數錢過日子的。和領導算了算:退休後她的SS加我的pension大約和我們現在一個人的工資相當(我倆工資接近,45:55);我自己管理的退休賬戶大約是12倍我倆目前的收入,退休後取4%,就相當於另一個人的工資了。。。我倆目前的基本生活開銷就是一個人的工資,包括保險和吃穿住,無論我倆誰工作都足夠了。所以,她啥時候想退休,就退吧。她退了,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Roth conversion。

和大多數老留一樣,我倆沒有後援,還要支援國內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這些年沒有工作的公司IPO/股票,就是靠DCA(dollar-cost average)的定投,從死工資裏擠出錢來投資。運氣不錯的是我們在美國30年都沒有拿過失業救濟。這個走index的定投近幾年離退休近了才開始做一些調整,向分紅ETF/股票移動,就是保證退休後的現金流。除了自住房,我們就隻有退休賬戶,沒有其它資產。我自己管理的退休賬戶的分布目前是20%的現金;20%的SP500;60%的分紅ETF/股票。目前的分紅已經超過了我一年需要的現金流。我最終的理想配比是SP500在40%,現金10%,分紅ETF/股票50%,指望40%的SP500能保證portfolio跟上通貨膨脹。

居士在矽穀,公司的股票幫了他大忙。我老博士後,靠中西部釣魚種菜補貼家用,從死工資裏擠出一部分用來投資。我得多花十幾年。哈哈,我的方式可能更合適普通人。早計劃,早定目標,夫妻同心,財務自由都能達到的。。。

(二0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科研人員窮啊。。。

學生的文章被比較好的雜誌接收接收了,學校要作PR。據說合作的UChicago那邊也要做,因為他們提供給我們的乳腺癌Patient-derived organoid也是第一次正式發表。按老板的標準,他會在開組會時請客。學生們喜歡科研大樓下麵的一家意大利餐館,很多時候老板因為有喜歡的學生畢業或老員工找到新工作離開,在那裏請大家吃一頓。而這種發表文章後的慶賀就簡單一些,買餐館的pizza--薄薄的脆脆的。其實老板品位也比較高,這裏是他最喜歡的餐館之一,隻是近幾年餐館生意不好作,請人難,餐館營業的時間縮短了很多,老板也去得少了。

昨天他進來就給我說:我把飲料和餐具都帶來了。下午四點餐館應該開門,我去定pizza。到五點你幫我去拿一下,我和你一起去。。。

我知道這兩年實驗室的風格改了很多。老板和學生們都喜歡找本科實習生,所以組會的人其實比往年多了一倍。我提醒他現在人多呢。他說:是啊,現在人多多了。。。

學生們都很興奮有pizza吃,還問我老板會不會多買幾個,畢竟人多了。我也信心滿滿,說我早晨已經提醒過老板了。到了五點老板來喊我,我們一起去拿pizza,發現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四個。。。我隻想笑,這幫孩子們都挺能吃的,這四個小pizza隻夠塞牙縫呢。。。

看得出大夥有些失望。好在pizza橫豎切成很多小塊,每人3-4塊,一杯飲料。大家都不多拿,到最後我拿,還剩了幾塊呢。老板又叫第一作者的學生多拿幾塊。。。lol,會完了學生們還問我怎麽老板還是買四個啊,以前6個人四個,這次16個人呢。。。

回家領導問我:你吃飽喝足了,不用再吃了吧?我也隻能苦笑:四個personal  pizza, 16個人,我跟沒吃差不多。不過,他自掏腰包,我們不能要求太高。可能想著以後拿不到研究經費了,留著錢捐實驗室呢。。。我算著他應該有3百萬放一邊的。

(二0二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給自己留個紀念——今天完成了12x工資的目標

說工資,不包括老板自掏口袋發的“獎金”和加班工資。年底前我會做一些調整,多一些cash。股市會有起伏,portfolio肯定會上下變化。但生活一定向前走的。

秋天來了。昨晚有了第一次霜凍。昨天下班後趕緊收了一些不能見霜的農作物。辣椒收了一半,另一半蓋上塑料布。今天就忙著東家送西家給。差不多一個月不用買菜了。加上凍箱裏儲存的,這個冬天又是坐吃冰櫃空。今天喊釣魚徒弟們:菜有了,魚還不夠,趕緊去釣大wiper!周末釣兩天。



學生得畢業論文發了比較好的雜誌,學校要做PR,今天來拍照,讓我們擺姿勢。。。就希望這些花頭花腦的東東有利於Fund raising。科研也需要錢呢,我也還沒準備退休。

大學科研老博後的24年投資

93年來美國的。不是讀書,是來做博士後的。工資在波士頓從18600開始。當時準備幹幾年,發幾篇文章就回國。所以,兩歲的女兒都留在了上海外公外婆那裏。領導第二年也來了,想著一起努力,J2簽證可以打工。可惜英文不通(大學學的日語),又沒車,隻能在餐館幹,掙不了幾個錢。

第一站博士後沒有第一作者的文章,就來中西部。來美國的第二個老板也不好相處,就找了第三家。第三個老板人比較內向,也是從小移民美國,對華人還有著同情加欣賞的心態。辦綠卡?沒問題,又不浪費我的錢,幾封推薦信好說。。。這一拖,就是來美八年後才拿到綠卡。

有了綠卡就開始憧憬美國的生活。剛觀看了2000年的股市大crash,也埋頭讀了幾本理財書,就開始給自己理財設目標了。2001年把來美8年積攢的cash當做downplay,用我一個人的工資做預算貸款三倍,買了一幢3年新的房子,改善生活再說。有了綠卡領導也可以找一份正式工作了,2000年前趕CS時髦在community college讀的associate學位沒有用,就撿起自己大學學的本行,找到了一份全職工作,一年24000開始。有了這個工資,我就有了計劃的基礎。給領導說:你的工資就是用來存退休和孩子們的大學學費的。

2002年開IRA賬戶,把2001年的contribution一起放進去,兩人共8000,算是我們的第一筆退休投資。先給領導開了SIMPLE IRA賬戶,因為她的雇主有工資3%的match。過了幾年工資漲了,家裏有了結餘,我才給自己開了403B退休賬戶,但我的雇主沒有match,隻提供Pension的8% match(沒有SS)。開始的時間點其實不錯,看著賬戶一年投資回報幾千上萬,情緒高昂。

2008-2009年的暴風雨來了。觀看過2000年的風暴,沒有驚慌,吹著口哨走夜路,閉著眼睛往股市裏投。當2009年三月,自己管理的退休金賬戶從2007年最高的17萬多降到了9萬出頭,要不是每月定投,估計損失了60%。。。

再不敢那麽激進了。把portfolio調整得保守一些,也開始留一些現金。但知道不投資是退休不了的。錢多多放點進退休賬戶;要付孩子大學學費,就少放或不放,反正每年填完稅表,看看銀行賬戶的結餘,還可以通過IRA來補充一部分退休金。這不緊不慢的投資終於在24年後開花結果,完成了網上很多理財專家建議的退休前10-12倍工資的目標。

2002的計劃是根據當年Scott Burns的演算,普通人家的退休收入,1/3來自SS;2/3來自自己管理的退休portfolio設計的。他用數字和自己在AZ的經曆描繪了一幅我向往的田園生活。從那時開始,我也開始記錄自己的投資,pension(我無權管理)加自己管理的portfolio的年終數字。本來計劃60歲退休,看樣子還能接著幹下去。

年分*****計劃的目標 (%)********實際到達位置 (%)

2001 ****9.4********************8.0

2002 ****11.1*******************8.0

2003 ****12.9 ******************10.5

2004 ****14.8 ******************16.0

2005 ****16.9 ******************20.1

2006 ****19.1*******************25.8

2007 ****21.6*******************31.4

2008****24.2*******************27.0

2009****27.0*******************34.6

2010****30.0*******************42.4

2011****33.3*******************45.8

2012****36.9*******************58.7

2013****40.9*******************67.1

2014****44.9******************75.4

2015****49.4******************85.7

2016****54.1******************100.1

2023***100

2025************************240

(二0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理財第一要訣——開源節流

別人的退休要一千萬,我家的退休卻不要多少錢。開源節流對農民來說就是多種多收少買。

秋風起,葉兒黃,釣魚種菜更加忙。我昨天跟漁友們去釣魚,終於聞到了秋釣的氣息。沒有大wiper,但yellow bass終於開始在老地方集合。四個人拉上來一百來條。大家一份,我拿回家拿回家30條,分幾條給酒友,自己煮個魚湯,其餘的就進了凍箱,等著冬天下酒:



領導在家也沒閑著。先清理了西紅柿,給我老板收了幾年最後一筐;再把紅薯從花盆裏挖出來,又是40-50磅呢,夠兩老一個月的口糧。





哈哈,不用擔心通貨膨脹。

(二0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出乎意料的收獲

周日有朋友來我家拿用剩的油漆。看見我家還沒收完的菜,羨慕不已。就隨手給他們摘點:辣椒5斤,扁豆三斤。。。在後院走著走著,我回頭的一刹那,看到棗樹上掛著幾個深色的果子:這是啥?就過去抓。。。

大喜過望!是棗子呢!一人一顆,好甜啊。領導太高興了:幾年前花70塊買來兩顆棗樹,一顆樹知道是酸棗,果子又小又酸;一顆是甜棗,結了幾年,最高年份收了5-6斤,郵寄給遠在波士頓的女兒。可好日子沒幾年,前年一場大風,把結果的棗樹刮斷了!去年春天從棗樹根部發了新芽長出來一米多高,但沒有結果,一直心裏打鼓會不會是酸棗,因為從樹根上發出來的全是酸棗。今年這根旁枝又長高了許多,快3米高了,也開了很多花,就是沒看見棗子。給領導說:隻能等明年才能知道是不是酸棗了。。。

今年早春領導下定決心,上網潛心學習果樹嫁接,從朋友那裏剪來甜棗枝,把那顆酸棗樹嫁接了四個頭。天天看,終於一個月後大聲宣布活了一個頭,還結了兩顆大棗。有了嫁接成功的經驗,躍躍欲試地想著把被風刮斷了的棗樹明年也嫁接算了。現在知道是甜棗了,明年就可以安安心心等結果。看著兩個成長中的甜棗樹,明年又多了一份期盼。。。

投資裏的定投,就是在這樣的期盼下,心裏甜甜地等著明天的收獲。。。

(二0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