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種對花、對鳥都叫不上名字的人。退休到佛羅裏達後,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花,就更叫不上名字。但是常見的、特別喜歡的幾種花,還是認識的,這裏麵有紫薇,廣玉蘭,三角梅和風鈴木。
在佛州,處處都有紫薇,房前屋後,道路兩旁,一樹樹,一行行,一片片,粉紅,鮮紅,雪白。一顆顆小花蕊組成的一簇簇大花團,園錐形,橢圓形,球形,掛滿枝頭。近看,花團錦簇。遠望,一抹抹雲霞。“明麗碧天霞,千茸紫綬花“。除了花色,紫薇的樹型也是多種多樣,有的矮矮的一團;有的一兩人高,每年開春時剪得光禿禿的,發出的新枝才能開花;有的一、二十米高,自然開花。紫薇花期長,“誰道花無紅十日,紫薇長放半年花“。從五月初到深秋,整個雨季,都生活在一個大花園裏。
第一次注意到紫薇是多年前從賓州家裏開往DC的路上。到了Maryland,突然看到路旁一行樹上,開滿了鮮紅的花, 一下就特別喜歡, 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照了一張照片,發給朋友詢問,才知道是紫薇。之後,我一直想在院子裏種一棵紫薇,但紫薇不耐寒,不宜在賓州栽種。後來查到有一種耐寒的灌木型的紫薇。這株紫薇始終沒有栽,現在搬到了佛州,有了無處不在的紫薇。
小時後,江南家鄉的花園中有一個花壇,花壇裏養著一棵我們常常光顧的小樹。樹沒有皮,樹杆光滑,幹淨,開粉紅色的小花。樹從地麵起就開始分叉,容易攀爬,我們喜歡爬在這棵樹上聊天,或抱或騎或躺,直到園丁過來把我們趕走。我們叫這棵樹“癢樹”,在它光滑的樹杆上用手指輕輕地摳一摳,整個樹都抖動起來。有一天小區散步時,突然這棵癢樹的花形在腦子裏清晰起來,覺得應該是紫薇。於是走到路旁的一棵紫薇,在光滑的樹杆上輕輕地摳了一下,整個樹果然抖動了起來。難怪我這麽喜歡紫薇。
又到紫薇花開的季節了。那年春天疫情傳到了美國,我說等到紫薇花開了,疫情就過去了。沒想到到了紫薇盛開的時候,那場持續三年的瘟疫,才剛剛露出了它險惡的勢頭。
佛州也多廣玉蘭。一排排地栽在路旁。廣玉蘭為高大喬木,枝條密集,一眼看去,都是橢圓型的葉片。葉厚實,油光滑亮的翡翠綠,葉背麵呈褐紅色。廣玉蘭隻有一根主杆,樹型謹約對稱,亭亭玉立,潔白的玉蘭花點綴其間,極具富貴氣和觀賞性。廣玉蘭開花比紫薇早一個月,到紫薇花開時,玉蘭花就開始謝了。張愛玲說,上海的女人春天喜歡戴梔子花,但富家的小姐太太戴玉蘭花,“吹蘭芬馥”, 取其清香。佛州的廣玉蘭花朵大,顯然不是上海貴婦人戴的那種。小區裏,年輕的兩口子在散步,男人摘下一朵初放的玉蘭花,女人握在手上,像握著一隻酒杯。玉蘭花盛開時,空氣裏飄著淡淡的清香。
第一次見到三角梅,也是多年前在從賓州開往南方的路上。走一號路,進Maryland後,大多荒蕪的路邊,有兩種讓人心情愉悅的植物,一種是家家都種的丁香,一種是偶爾出現的一蓬蓬一團團的鮮紅,一兩人高,叫不上名字,紅得就像燃燒的火,讓人眼睛一亮。進了Virginia,這樣蓬頭散發的紅越來越多。後來在佛州住下了,才知道這是三角梅。
和紫薇一樣,三角梅的花也是開在枝頭上,但不是花團,而是一朵朵拇指大的小花,密密麻麻地覆蓋了整棵喬木,看不到任何枝葉。三角梅的枝條帶刺,似藤蔓,如果沒有支架,會像噴泉的水柱,伸向四方,然後搭拉下來,不拘一格,不修邊幅,蓬成紅色黃色的各種形態。這種野性,似乎不為園丁們看好,景觀設計用三角梅的不多。常常看到三角梅,不是在精心修飾的小區或市裏的景區,而是開車穿過不富的街區時,路邊會常常跳出一蓬鮮紅,從前院的籬笆邊升上去,伸出來,又流到地麵,將其豔麗豪無歉意地展示在世人麵前。
三角梅的地位在歐洲好像高一些。到西班牙旅遊時,小旅店的門楣上方,有一蓬粉紅的三角梅,塑料的,全年開。
我種過一盆粉紅色的三角梅。一直沒有搞清楚她應該是春天開,還是秋天開。花開了,一茬接一茬,可以幾個月到半年。有一年花開得非常旺盛,從秋天一直旺到春天。隨後,她像是經曆了一場瘋狂的戀愛,形影憔悴,精力耗盡,在陰涼處休眠了近一年,才再開花。這種不顧一切的熱情,似乎是三角梅的通性。鄰居家養了一小株黃色的三角梅,等了兩年,終於開花了,也是開得轟轟烈烈,花落後,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像死去了一般。黛玉葬花,應該是三角梅。
風鈴木是到佛州後才見到的。一年早春,網球場邊的一棵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花。拍了張照片傳給朋友:春天到了,dogwood開了。朋友說,這不是dogwood。 Dogwood 的花是單瓣,照片上的花形像鍾,是風鈴木。
因此知道了風鈴木。粉紅色的風鈴木, 看起來像 dogwood,會常常被人忽視。正宗的風鈴木,是黃金鍾風鈴木,花是黃色的。在佛州,早春時節,在一個人家的前院裏,你可以看到一棵不高的樹,樹上開滿黃花,陽光下, 美得讓你移不開眼睛。這花黃得很特別,讓人心動,卻不易描述:若說金黃,未免流俗;菊黃,不夠亮麗。鵝黃,少了柔嫩。朋友說這黃有一個她自己的名字 — 巴西黃,巴西的國色。紫薇花團間,可以看到不少枝葉。三角梅覆蓋的嚴密一些,但仔細看,還是可以在花間找到綠葉。黃金鍾風鈴木開花時,滿滿一樹黃,沒有任何雜色。
約兩個星期,金鍾花就敗了,風鈴木開始長葉,隨後長出許多長豆莢般的果實,當初密密麻麻的花朵結成了一束束下垂的豆莢。我想風鈴木這麽好聽一個名字,是不是由此而來?很想刮風的時侯,到這樹下走走。
(2025年5月)
佛州的花
冬村 (2025-10-25 14:32:02) 評論 (1)我是那種對花、對鳥都叫不上名字的人。退休到佛羅裏達後,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花,就更叫不上名字。但是常見的、特別喜歡的幾種花,還是認識的,這裏麵有紫薇,廣玉蘭,三角梅和風鈴木。
在佛州,處處都有紫薇,房前屋後,道路兩旁,一樹樹,一行行,一片片,粉紅,鮮紅,雪白。一顆顆小花蕊組成的一簇簇大花團,園錐形,橢圓形,球形,掛滿枝頭。近看,花團錦簇。遠望,一抹抹雲霞。“明麗碧天霞,千茸紫綬花“。除了花色,紫薇的樹型也是多種多樣,有的矮矮的一團;有的一兩人高,每年開春時剪得光禿禿的,發出的新枝才能開花;有的一、二十米高,自然開花。紫薇花期長,“誰道花無紅十日,紫薇長放半年花“。從五月初到深秋,整個雨季,都生活在一個大花園裏。
第一次注意到紫薇是多年前從賓州家裏開往DC的路上。到了Maryland,突然看到路旁一行樹上,開滿了鮮紅的花, 一下就特別喜歡, 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照了一張照片,發給朋友詢問,才知道是紫薇。之後,我一直想在院子裏種一棵紫薇,但紫薇不耐寒,不宜在賓州栽種。後來查到有一種耐寒的灌木型的紫薇。這株紫薇始終沒有栽,現在搬到了佛州,有了無處不在的紫薇。
小時後,江南家鄉的花園中有一個花壇,花壇裏養著一棵我們常常光顧的小樹。樹沒有皮,樹杆光滑,幹淨,開粉紅色的小花。樹從地麵起就開始分叉,容易攀爬,我們喜歡爬在這棵樹上聊天,或抱或騎或躺,直到園丁過來把我們趕走。我們叫這棵樹“癢樹”,在它光滑的樹杆上用手指輕輕地摳一摳,整個樹都抖動起來。有一天小區散步時,突然這棵癢樹的花形在腦子裏清晰起來,覺得應該是紫薇。於是走到路旁的一棵紫薇,在光滑的樹杆上輕輕地摳了一下,整個樹果然抖動了起來。難怪我這麽喜歡紫薇。
又到紫薇花開的季節了。那年春天疫情傳到了美國,我說等到紫薇花開了,疫情就過去了。沒想到到了紫薇盛開的時候,那場持續三年的瘟疫,才剛剛露出了它險惡的勢頭。
佛州也多廣玉蘭。一排排地栽在路旁。廣玉蘭為高大喬木,枝條密集,一眼看去,都是橢圓型的葉片。葉厚實,油光滑亮的翡翠綠,葉背麵呈褐紅色。廣玉蘭隻有一根主杆,樹型謹約對稱,亭亭玉立,潔白的玉蘭花點綴其間,極具富貴氣和觀賞性。廣玉蘭開花比紫薇早一個月,到紫薇花開時,玉蘭花就開始謝了。張愛玲說,上海的女人春天喜歡戴梔子花,但富家的小姐太太戴玉蘭花,“吹蘭芬馥”, 取其清香。佛州的廣玉蘭花朵大,顯然不是上海貴婦人戴的那種。小區裏,年輕的兩口子在散步,男人摘下一朵初放的玉蘭花,女人握在手上,像握著一隻酒杯。玉蘭花盛開時,空氣裏飄著淡淡的清香。
第一次見到三角梅,也是多年前在從賓州開往南方的路上。走一號路,進Maryland後,大多荒蕪的路邊,有兩種讓人心情愉悅的植物,一種是家家都種的丁香,一種是偶爾出現的一蓬蓬一團團的鮮紅,一兩人高,叫不上名字,紅得就像燃燒的火,讓人眼睛一亮。進了Virginia,這樣蓬頭散發的紅越來越多。後來在佛州住下了,才知道這是三角梅。
和紫薇一樣,三角梅的花也是開在枝頭上,但不是花團,而是一朵朵拇指大的小花,密密麻麻地覆蓋了整棵喬木,看不到任何枝葉。三角梅的枝條帶刺,似藤蔓,如果沒有支架,會像噴泉的水柱,伸向四方,然後搭拉下來,不拘一格,不修邊幅,蓬成紅色黃色的各種形態。這種野性,似乎不為園丁們看好,景觀設計用三角梅的不多。常常看到三角梅,不是在精心修飾的小區或市裏的景區,而是開車穿過不富的街區時,路邊會常常跳出一蓬鮮紅,從前院的籬笆邊升上去,伸出來,又流到地麵,將其豔麗豪無歉意地展示在世人麵前。
三角梅的地位在歐洲好像高一些。到西班牙旅遊時,小旅店的門楣上方,有一蓬粉紅的三角梅,塑料的,全年開。
我種過一盆粉紅色的三角梅。一直沒有搞清楚她應該是春天開,還是秋天開。花開了,一茬接一茬,可以幾個月到半年。有一年花開得非常旺盛,從秋天一直旺到春天。隨後,她像是經曆了一場瘋狂的戀愛,形影憔悴,精力耗盡,在陰涼處休眠了近一年,才再開花。這種不顧一切的熱情,似乎是三角梅的通性。鄰居家養了一小株黃色的三角梅,等了兩年,終於開花了,也是開得轟轟烈烈,花落後,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像死去了一般。黛玉葬花,應該是三角梅。
風鈴木是到佛州後才見到的。一年早春,網球場邊的一棵樹上,開滿了粉紅色的花。拍了張照片傳給朋友:春天到了,dogwood開了。朋友說,這不是dogwood。 Dogwood 的花是單瓣,照片上的花形像鍾,是風鈴木。
因此知道了風鈴木。粉紅色的風鈴木, 看起來像 dogwood,會常常被人忽視。正宗的風鈴木,是黃金鍾風鈴木,花是黃色的。在佛州,早春時節,在一個人家的前院裏,你可以看到一棵不高的樹,樹上開滿黃花,陽光下, 美得讓你移不開眼睛。這花黃得很特別,讓人心動,卻不易描述:若說金黃,未免流俗;菊黃,不夠亮麗。鵝黃,少了柔嫩。朋友說這黃有一個她自己的名字 — 巴西黃,巴西的國色。紫薇花團間,可以看到不少枝葉。三角梅覆蓋的嚴密一些,但仔細看,還是可以在花間找到綠葉。黃金鍾風鈴木開花時,滿滿一樹黃,沒有任何雜色。
約兩個星期,金鍾花就敗了,風鈴木開始長葉,隨後長出許多長豆莢般的果實,當初密密麻麻的花朵結成了一束束下垂的豆莢。我想風鈴木這麽好聽一個名字,是不是由此而來?很想刮風的時侯,到這樹下走走。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