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淩晨,緬甸軍方逮捕了昂山素季及全國民主聯盟的主要領導人,接管了政府,以大選舞弊為由,宣布實行緊急狀態一年。
緬甸的又一次政變震驚了全世界,緬甸人民奮起抗爭。
截止3月16日,緬甸全國已有超過2000人被捕,180人被槍殺。
16歲華人少女鄧家希,在北部城市曼德勒街頭遊行時,頭部中彈身亡,市民為她舉行了肅穆隆重的葬禮,當天夜裏,軍方竟然將她的遺體從墳地盜走。
這個消息瞬間傳遍了全國,無數人懷著悲憤的心情,冒著生命危險,又走上了街頭。
熱愛民主自由的人們,對緬甸人民今天的遭遇情不自禁一掬同情之淚。
回望緬甸的曆史,我不禁感慨係之。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邊,與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國接壤。它麵積67.6萬平方公裏,人口為5400萬,GDP700多億美元,相當於我國的海南省。
早在1044年,緬甸就成為了一個國家,曆經三個封建王朝,直到1824年被英國入侵。
1886年,緬甸被英國劃入英屬印度,成為它的一個省。
為了使緬甸成為一個糧倉,英國當時將大批印度人引入緬甸,充當廉價勞動力,其中有來自東印度的穆斯林群體,後被稱為羅興亞人,這就是羅興亞人問題的濫觴。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的實力大跌,它統治下的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隨之興起。
1939年,大學未畢業的昂山,即昂山素季的父親,創立了緬甸共產黨。
1943年8月1日,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昂山領導下的緬甸從印度獨立出來,重新成為了一個國家。
1945年,昂山放棄社會主義,與日本決裂,成立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與盟軍聯合,趕跑了日軍。
1947年1月,昂山與英國簽訂了協議,約定一年內緬甸完全獨立。
1947年7月,昂山被暗殺,他的盟友吳努成為國家領導人。
由於吳努推行大緬族主義,緬甸各少數民族紛紛要求獨立。
麵對遍地的烽煙,吳努慌了手腳,“請出”緬軍首領吳奈溫成立軍事看守政府。
當年,吳奈溫與昂山他們一起創建了緬甸軍隊,軍中很有威望。
倒行逆施的吳奈溫上台以後,克倫、克欽、若開等族武裝揭竽而起,國家
更加趨於混亂。
1962年,大權獨攬的吳奈溫索性發動政變,脫下了遮羞布,自任國家元首。
1963年,他廢除國家發行的大額鈔票,使國民損失慘重。
1964年,他頒布《企業國有化法》,使大批中產階層的財產化為烏有。
在此期間,緬甸人民曾多次進行街頭抗議,都被軍隊鎮壓。
1987年,食髓知味的吳奈溫突發奇想,因為他比較迷信,對數字9有偏愛,便一拍腦袋,發布命令:發行能被9整除的麵額為45元、90元的新紙幣,將其它一些紙幣作廢。
他這一舉措,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慨,當時老百姓一天的平均收入也就是一美元,許多人為了孩子上學,攢了多少年,才有了一點積蓄,被吳奈溫這樣一搞,化為泡影。
地火在地下奔奪,它終究會摧毀一切。
1988年8月8日,緬甸爆發了“8888民主運動。”學生、教師、公務員、醫生、僧侶、工人、農民走上了街頭。
麵對衝天的怒火,心虛的吳奈溫被迫辭職了。
他推舉的新總統上台不到一個月也下台了。
許多人以為,隻要大家一鼓作氣,緬甸軍政府就會自動下台,緬甸就能實現民主。
哪知道,一個月後,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麵接管了政權,並調動軍隊對示威者進行無差別的鎮壓。
幾千人被殺,光在美國駐緬甸大使館門前,就有500人被槍殺。
這年6月,昂山素季正好從英國回來看望生病的母親,人民的苦難和哀號使她感同身受。
許多人對國父昂山的這個女兒寄以厚望。
麵對大家的眼淚和請求,昂山素季願意出來為大家爭取人權與自由。
昂山素季生於1945年6月19日,在印度完成中學教育,在英國完成大學教育,並與英國人結婚,生了兩個兒子。
1988年8月26日,昂山素季在仰光向50萬示威者發表演講,宣稱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他天賦人權。
在昂山素季的發起下,成立了全國民主聯盟,並被選為主席。
緬甸“8888民主運動”雖然被血腥鎮壓了,但緬甸人民也有意外的收獲,首先是他們終於有了一位深孚眾望的領袖,其次是有了一個公開的反對黨,再次是經過以昂山素季為領袖的全國民主聯盟的努力,民主自由的觀念史無前例地深入人心。
1990年,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軍政府為了裝門麵,進行了一次大選,全國民主聯盟以壓倒性的多數勝選,但軍政府死豬不怕開水燙,宣布大選結果作廢,並將昂山素季軟禁。
1991年,軟禁中的昂山素季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2年,丹瑞將軍發動政變,成為國家元首,建立起了新的軍政府。
為了緩和國內矛盾、減輕國際壓力,丹瑞作出親民姿態,從孟加拉國接回25萬羅興亞難民,並表示致力發展經濟。
丹瑞執政的19年,緬甸GDP增長了十倍,從60億美元發展到600億美元,人均GDP從141美元漲到了1176美元。
2007年8月,由於財政困難,軍政府突然取消了燃油補貼,人們出行成本猛增,物價上漲,由此引發了第二次緬甸民主運動。
在強大的壓力下,2008年,丹瑞軍政府被迫同意修憲。
2010年,通過民主選舉,緬甸成立了新政府,被軟禁了二十年的昂山素季獲得自由。
2012年,昂山素季當選為國會議員。
2016年,她所在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她接任外交部、教育部、能源部、事務部長,4月出任國務資政,成為緬甸政府實際領導人。
也就在同一年,緬甸發生了羅興亞人難民事件,緬甸軍隊在羅興亞人聚居區燒殺搶掠,成千上萬的羅興亞人逃往鄰國,這一事件轟動一時。
國際社會除了譴責緬甸軍隊的暴行外,還紛紛指責昂山素季沒有公開阻止緬甸軍隊的罪行,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撤回了給她的榮譽稱號。
實際上,國際社會錯怪了有口難言的昂山素季,因為她包括作為執政黨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並沒有實權。
壟斷政權50多年的緬甸軍政府並不甘心放棄權力,早在全國民主聯盟上台執政前,他們就作了預先安排。
首先,他們對新憲法作了如下規定:如果要修改憲法,須有四分之三的選票支持。
其次,軍政府對國會的組成也有預案。
他們規定,國會及地方議會四分之一的議員由軍方擔任。
再次,軍政府成立了鞏固與發展黨,作為他們的馬甲,與全國民主聯盟爭奪議席。
最後,他們參考泰國的樞密院,成立了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擁有緊急狀態權,可以隨時接管政府,解散議會,實施軍管。
在新政府裏的國防、內務、邊境這幾個重要部門的部長都隻能從軍方提名的人選中產生,軍方還可以提議大赦,批準總統提名的軍隊總司令。另外,軍方還控製著地方政府,非本地人士要去基層調查,須得軍方批準。
財權也在軍方。
2011年至2019年,百分之十三到十四的國家預算流向了軍方。
軍隊還可以經商,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緬甸經濟公司都由軍方控製,兩個公司是緬甸國家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它控製了緬甸的金融、油氣、礦產、珠寶、寶石行業,執政黨無法染指。
昂山素季可以說是有心報國,無力回天。
緬甸軍隊總司令敏昂萊2月1日發動政變,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有預謀。
敏昂萊2011年成為緬軍總司令後,一直掌權至今。
本來依照慣例,緬甸軍方高層一般都是60歲退休,五年前,60歲的他自己將退休年齡延長了五年。
2020年11月,緬甸進行了昂山素季獲釋後第二次大選,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百分之八十的選票。
為免退休後遭到清算,據說敏昂萊曾幾次找昂山素季談判,要求國會特赦,然昂山素季沒有答應。
為了榮華富貴、身家性命,敏昂萊挺而走險、輕車熟路,終於悍然發動了政變。
實際上,綜觀人類曆史,哪一個獨裁者為了人民的利益,願意自動放棄自己的權力的呢?!
一位體重隻有48公斤、80歲的老人,她選擇的是一條荊棘之路,她持守的是愛與包容,追求的是公義與良知。
5000萬衣衫襤褸、憂傷歎息的緬甸人民,總有一天會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作威作福、驕橫傲慢的統治者會象臭蟲一樣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昂山素季的選擇與緬甸人民的命運
大地之晨 (2025-10-24 14:23:22) 評論 (2)
2021年2月1日淩晨,緬甸軍方逮捕了昂山素季及全國民主聯盟的主要領導人,接管了政府,以大選舞弊為由,宣布實行緊急狀態一年。
緬甸的又一次政變震驚了全世界,緬甸人民奮起抗爭。
截止3月16日,緬甸全國已有超過2000人被捕,180人被槍殺。
16歲華人少女鄧家希,在北部城市曼德勒街頭遊行時,頭部中彈身亡,市民為她舉行了肅穆隆重的葬禮,當天夜裏,軍方竟然將她的遺體從墳地盜走。
這個消息瞬間傳遍了全國,無數人懷著悲憤的心情,冒著生命危險,又走上了街頭。
熱愛民主自由的人們,對緬甸人民今天的遭遇情不自禁一掬同情之淚。
回望緬甸的曆史,我不禁感慨係之。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邊,與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國接壤。它麵積67.6萬平方公裏,人口為5400萬,GDP700多億美元,相當於我國的海南省。
早在1044年,緬甸就成為了一個國家,曆經三個封建王朝,直到1824年被英國入侵。
1886年,緬甸被英國劃入英屬印度,成為它的一個省。
為了使緬甸成為一個糧倉,英國當時將大批印度人引入緬甸,充當廉價勞動力,其中有來自東印度的穆斯林群體,後被稱為羅興亞人,這就是羅興亞人問題的濫觴。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的實力大跌,它統治下的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隨之興起。
1939年,大學未畢業的昂山,即昂山素季的父親,創立了緬甸共產黨。
1943年8月1日,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昂山領導下的緬甸從印度獨立出來,重新成為了一個國家。
1945年,昂山放棄社會主義,與日本決裂,成立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與盟軍聯合,趕跑了日軍。
1947年1月,昂山與英國簽訂了協議,約定一年內緬甸完全獨立。
1947年7月,昂山被暗殺,他的盟友吳努成為國家領導人。
由於吳努推行大緬族主義,緬甸各少數民族紛紛要求獨立。
麵對遍地的烽煙,吳努慌了手腳,“請出”緬軍首領吳奈溫成立軍事看守政府。
當年,吳奈溫與昂山他們一起創建了緬甸軍隊,軍中很有威望。
倒行逆施的吳奈溫上台以後,克倫、克欽、若開等族武裝揭竽而起,國家
更加趨於混亂。
1962年,大權獨攬的吳奈溫索性發動政變,脫下了遮羞布,自任國家元首。
1963年,他廢除國家發行的大額鈔票,使國民損失慘重。
1964年,他頒布《企業國有化法》,使大批中產階層的財產化為烏有。
在此期間,緬甸人民曾多次進行街頭抗議,都被軍隊鎮壓。
1987年,食髓知味的吳奈溫突發奇想,因為他比較迷信,對數字9有偏愛,便一拍腦袋,發布命令:發行能被9整除的麵額為45元、90元的新紙幣,將其它一些紙幣作廢。
他這一舉措,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慨,當時老百姓一天的平均收入也就是一美元,許多人為了孩子上學,攢了多少年,才有了一點積蓄,被吳奈溫這樣一搞,化為泡影。
地火在地下奔奪,它終究會摧毀一切。
1988年8月8日,緬甸爆發了“8888民主運動。”學生、教師、公務員、醫生、僧侶、工人、農民走上了街頭。
麵對衝天的怒火,心虛的吳奈溫被迫辭職了。
他推舉的新總統上台不到一個月也下台了。
許多人以為,隻要大家一鼓作氣,緬甸軍政府就會自動下台,緬甸就能實現民主。
哪知道,一個月後,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麵接管了政權,並調動軍隊對示威者進行無差別的鎮壓。
幾千人被殺,光在美國駐緬甸大使館門前,就有500人被槍殺。
這年6月,昂山素季正好從英國回來看望生病的母親,人民的苦難和哀號使她感同身受。
許多人對國父昂山的這個女兒寄以厚望。
麵對大家的眼淚和請求,昂山素季願意出來為大家爭取人權與自由。
昂山素季生於1945年6月19日,在印度完成中學教育,在英國完成大學教育,並與英國人結婚,生了兩個兒子。
1988年8月26日,昂山素季在仰光向50萬示威者發表演講,宣稱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他天賦人權。
在昂山素季的發起下,成立了全國民主聯盟,並被選為主席。
緬甸“8888民主運動”雖然被血腥鎮壓了,但緬甸人民也有意外的收獲,首先是他們終於有了一位深孚眾望的領袖,其次是有了一個公開的反對黨,再次是經過以昂山素季為領袖的全國民主聯盟的努力,民主自由的觀念史無前例地深入人心。
1990年,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軍政府為了裝門麵,進行了一次大選,全國民主聯盟以壓倒性的多數勝選,但軍政府死豬不怕開水燙,宣布大選結果作廢,並將昂山素季軟禁。
1991年,軟禁中的昂山素季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2年,丹瑞將軍發動政變,成為國家元首,建立起了新的軍政府。
為了緩和國內矛盾、減輕國際壓力,丹瑞作出親民姿態,從孟加拉國接回25萬羅興亞難民,並表示致力發展經濟。
丹瑞執政的19年,緬甸GDP增長了十倍,從60億美元發展到600億美元,人均GDP從141美元漲到了1176美元。
2007年8月,由於財政困難,軍政府突然取消了燃油補貼,人們出行成本猛增,物價上漲,由此引發了第二次緬甸民主運動。
在強大的壓力下,2008年,丹瑞軍政府被迫同意修憲。
2010年,通過民主選舉,緬甸成立了新政府,被軟禁了二十年的昂山素季獲得自由。
2012年,昂山素季當選為國會議員。
2016年,她所在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她接任外交部、教育部、能源部、事務部長,4月出任國務資政,成為緬甸政府實際領導人。
也就在同一年,緬甸發生了羅興亞人難民事件,緬甸軍隊在羅興亞人聚居區燒殺搶掠,成千上萬的羅興亞人逃往鄰國,這一事件轟動一時。
國際社會除了譴責緬甸軍隊的暴行外,還紛紛指責昂山素季沒有公開阻止緬甸軍隊的罪行,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撤回了給她的榮譽稱號。
實際上,國際社會錯怪了有口難言的昂山素季,因為她包括作為執政黨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並沒有實權。
壟斷政權50多年的緬甸軍政府並不甘心放棄權力,早在全國民主聯盟上台執政前,他們就作了預先安排。
首先,他們對新憲法作了如下規定:如果要修改憲法,須有四分之三的選票支持。
其次,軍政府對國會的組成也有預案。
他們規定,國會及地方議會四分之一的議員由軍方擔任。
再次,軍政府成立了鞏固與發展黨,作為他們的馬甲,與全國民主聯盟爭奪議席。
最後,他們參考泰國的樞密院,成立了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擁有緊急狀態權,可以隨時接管政府,解散議會,實施軍管。
在新政府裏的國防、內務、邊境這幾個重要部門的部長都隻能從軍方提名的人選中產生,軍方還可以提議大赦,批準總統提名的軍隊總司令。另外,軍方還控製著地方政府,非本地人士要去基層調查,須得軍方批準。
財權也在軍方。
2011年至2019年,百分之十三到十四的國家預算流向了軍方。
軍隊還可以經商,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緬甸經濟公司都由軍方控製,兩個公司是緬甸國家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它控製了緬甸的金融、油氣、礦產、珠寶、寶石行業,執政黨無法染指。
昂山素季可以說是有心報國,無力回天。
緬甸軍隊總司令敏昂萊2月1日發動政變,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有預謀。
敏昂萊2011年成為緬軍總司令後,一直掌權至今。
本來依照慣例,緬甸軍方高層一般都是60歲退休,五年前,60歲的他自己將退休年齡延長了五年。
2020年11月,緬甸進行了昂山素季獲釋後第二次大選,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百分之八十的選票。
為免退休後遭到清算,據說敏昂萊曾幾次找昂山素季談判,要求國會特赦,然昂山素季沒有答應。
為了榮華富貴、身家性命,敏昂萊挺而走險、輕車熟路,終於悍然發動了政變。
實際上,綜觀人類曆史,哪一個獨裁者為了人民的利益,願意自動放棄自己的權力的呢?!
一位體重隻有48公斤、80歲的老人,她選擇的是一條荊棘之路,她持守的是愛與包容,追求的是公義與良知。
5000萬衣衫襤褸、憂傷歎息的緬甸人民,總有一天會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作威作福、驕橫傲慢的統治者會象臭蟲一樣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緬甸的又一次政變震驚了全世界,緬甸人民奮起抗爭。
截止3月16日,緬甸全國已有超過2000人被捕,180人被槍殺。
16歲華人少女鄧家希,在北部城市曼德勒街頭遊行時,頭部中彈身亡,市民為她舉行了肅穆隆重的葬禮,當天夜裏,軍方竟然將她的遺體從墳地盜走。
這個消息瞬間傳遍了全國,無數人懷著悲憤的心情,冒著生命危險,又走上了街頭。
熱愛民主自由的人們,對緬甸人民今天的遭遇情不自禁一掬同情之淚。
回望緬甸的曆史,我不禁感慨係之。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邊,與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國接壤。它麵積67.6萬平方公裏,人口為5400萬,GDP700多億美元,相當於我國的海南省。
早在1044年,緬甸就成為了一個國家,曆經三個封建王朝,直到1824年被英國入侵。
1886年,緬甸被英國劃入英屬印度,成為它的一個省。
為了使緬甸成為一個糧倉,英國當時將大批印度人引入緬甸,充當廉價勞動力,其中有來自東印度的穆斯林群體,後被稱為羅興亞人,這就是羅興亞人問題的濫觴。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的實力大跌,它統治下的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隨之興起。
1939年,大學未畢業的昂山,即昂山素季的父親,創立了緬甸共產黨。
1943年8月1日,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昂山領導下的緬甸從印度獨立出來,重新成為了一個國家。
1945年,昂山放棄社會主義,與日本決裂,成立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與盟軍聯合,趕跑了日軍。
1947年1月,昂山與英國簽訂了協議,約定一年內緬甸完全獨立。
1947年7月,昂山被暗殺,他的盟友吳努成為國家領導人。
由於吳努推行大緬族主義,緬甸各少數民族紛紛要求獨立。
麵對遍地的烽煙,吳努慌了手腳,“請出”緬軍首領吳奈溫成立軍事看守政府。
當年,吳奈溫與昂山他們一起創建了緬甸軍隊,軍中很有威望。
倒行逆施的吳奈溫上台以後,克倫、克欽、若開等族武裝揭竽而起,國家
更加趨於混亂。
1962年,大權獨攬的吳奈溫索性發動政變,脫下了遮羞布,自任國家元首。
1963年,他廢除國家發行的大額鈔票,使國民損失慘重。
1964年,他頒布《企業國有化法》,使大批中產階層的財產化為烏有。
在此期間,緬甸人民曾多次進行街頭抗議,都被軍隊鎮壓。
1987年,食髓知味的吳奈溫突發奇想,因為他比較迷信,對數字9有偏愛,便一拍腦袋,發布命令:發行能被9整除的麵額為45元、90元的新紙幣,將其它一些紙幣作廢。
他這一舉措,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慨,當時老百姓一天的平均收入也就是一美元,許多人為了孩子上學,攢了多少年,才有了一點積蓄,被吳奈溫這樣一搞,化為泡影。
地火在地下奔奪,它終究會摧毀一切。
1988年8月8日,緬甸爆發了“8888民主運動。”學生、教師、公務員、醫生、僧侶、工人、農民走上了街頭。
麵對衝天的怒火,心虛的吳奈溫被迫辭職了。
他推舉的新總統上台不到一個月也下台了。
許多人以為,隻要大家一鼓作氣,緬甸軍政府就會自動下台,緬甸就能實現民主。
哪知道,一個月後,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麵接管了政權,並調動軍隊對示威者進行無差別的鎮壓。
幾千人被殺,光在美國駐緬甸大使館門前,就有500人被槍殺。
這年6月,昂山素季正好從英國回來看望生病的母親,人民的苦難和哀號使她感同身受。
許多人對國父昂山的這個女兒寄以厚望。
麵對大家的眼淚和請求,昂山素季願意出來為大家爭取人權與自由。
昂山素季生於1945年6月19日,在印度完成中學教育,在英國完成大學教育,並與英國人結婚,生了兩個兒子。
1988年8月26日,昂山素季在仰光向50萬示威者發表演講,宣稱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他天賦人權。
在昂山素季的發起下,成立了全國民主聯盟,並被選為主席。
緬甸“8888民主運動”雖然被血腥鎮壓了,但緬甸人民也有意外的收獲,首先是他們終於有了一位深孚眾望的領袖,其次是有了一個公開的反對黨,再次是經過以昂山素季為領袖的全國民主聯盟的努力,民主自由的觀念史無前例地深入人心。
1990年,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軍政府為了裝門麵,進行了一次大選,全國民主聯盟以壓倒性的多數勝選,但軍政府死豬不怕開水燙,宣布大選結果作廢,並將昂山素季軟禁。
1991年,軟禁中的昂山素季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2年,丹瑞將軍發動政變,成為國家元首,建立起了新的軍政府。
為了緩和國內矛盾、減輕國際壓力,丹瑞作出親民姿態,從孟加拉國接回25萬羅興亞難民,並表示致力發展經濟。
丹瑞執政的19年,緬甸GDP增長了十倍,從60億美元發展到600億美元,人均GDP從141美元漲到了1176美元。
2007年8月,由於財政困難,軍政府突然取消了燃油補貼,人們出行成本猛增,物價上漲,由此引發了第二次緬甸民主運動。
在強大的壓力下,2008年,丹瑞軍政府被迫同意修憲。
2010年,通過民主選舉,緬甸成立了新政府,被軟禁了二十年的昂山素季獲得自由。
2012年,昂山素季當選為國會議員。
2016年,她所在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她接任外交部、教育部、能源部、事務部長,4月出任國務資政,成為緬甸政府實際領導人。
也就在同一年,緬甸發生了羅興亞人難民事件,緬甸軍隊在羅興亞人聚居區燒殺搶掠,成千上萬的羅興亞人逃往鄰國,這一事件轟動一時。
國際社會除了譴責緬甸軍隊的暴行外,還紛紛指責昂山素季沒有公開阻止緬甸軍隊的罪行,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撤回了給她的榮譽稱號。
實際上,國際社會錯怪了有口難言的昂山素季,因為她包括作為執政黨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並沒有實權。
壟斷政權50多年的緬甸軍政府並不甘心放棄權力,早在全國民主聯盟上台執政前,他們就作了預先安排。
首先,他們對新憲法作了如下規定:如果要修改憲法,須有四分之三的選票支持。
其次,軍政府對國會的組成也有預案。
他們規定,國會及地方議會四分之一的議員由軍方擔任。
再次,軍政府成立了鞏固與發展黨,作為他們的馬甲,與全國民主聯盟爭奪議席。
最後,他們參考泰國的樞密院,成立了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擁有緊急狀態權,可以隨時接管政府,解散議會,實施軍管。
在新政府裏的國防、內務、邊境這幾個重要部門的部長都隻能從軍方提名的人選中產生,軍方還可以提議大赦,批準總統提名的軍隊總司令。另外,軍方還控製著地方政府,非本地人士要去基層調查,須得軍方批準。
財權也在軍方。
2011年至2019年,百分之十三到十四的國家預算流向了軍方。
軍隊還可以經商,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緬甸經濟公司都由軍方控製,兩個公司是緬甸國家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它控製了緬甸的金融、油氣、礦產、珠寶、寶石行業,執政黨無法染指。
昂山素季可以說是有心報國,無力回天。
緬甸軍隊總司令敏昂萊2月1日發動政變,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有預謀。
敏昂萊2011年成為緬軍總司令後,一直掌權至今。
本來依照慣例,緬甸軍方高層一般都是60歲退休,五年前,60歲的他自己將退休年齡延長了五年。
2020年11月,緬甸進行了昂山素季獲釋後第二次大選,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百分之八十的選票。
為免退休後遭到清算,據說敏昂萊曾幾次找昂山素季談判,要求國會特赦,然昂山素季沒有答應。
為了榮華富貴、身家性命,敏昂萊挺而走險、輕車熟路,終於悍然發動了政變。
實際上,綜觀人類曆史,哪一個獨裁者為了人民的利益,願意自動放棄自己的權力的呢?!
一位體重隻有48公斤、80歲的老人,她選擇的是一條荊棘之路,她持守的是愛與包容,追求的是公義與良知。
5000萬衣衫襤褸、憂傷歎息的緬甸人民,總有一天會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作威作福、驕橫傲慢的統治者會象臭蟲一樣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