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flying

Oasisflying 名博

邊界感在心理診療中的重要性

Oasisflying (2025-10-14 04:41:52) 評論 (0)

邊界感是個非常重要的詞。之前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中都寫了,估計今天還會繼續寫。今天我聊聊,它對心理醫生的要求。

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心靈捕手。很喜歡。劇中 Robin Williams 扮演心理醫生。那個天才少年,誰都搞不掂,但 Robin 可以。說句不吹牛的話,我也是這樣的存在。這個我的過往經曆可以證明。診所上下主管都知道,難啃的骨頭,交給我可以。為什麽可以這樣?一,我不按常理出牌。我堅持,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存在,需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其二,我有很強的邊界感。不會因骨頭難啃或是好啃,而有太多的心情起伏。

Robin 後來征服了那位桀驁不馴的青年。但當那位青年對他產生心理依賴時,他體麵地退出。當年我還不是很明白,覺得 Robin 有些小殘忍。但如今的我徹底明了,我也一樣可以做到 Robin 那樣。這不是殘忍,這是邊界感。且心理醫生邊界感的存在,是對客戶最大的保護。

說個我的案例。一位母親來找我。距離我很遠,但她說她不介意。說,她的女兒本來有診療師,三年了。但母親很不滿意,說,診療師對她的孩子,有超越邊界的影響。我接手後,在我提及她過往的診療經曆時,這位不善言辭,情感也不外露的孩子,竟然兩次落淚。幾次診療後得知,她和之前的心理醫生的診療,是被突然中斷的。她說,她告訴了媽媽事情,她覺得媽媽放大了,然後,隔斷了她和那位心理醫生的聯係。

我首先自然肯定了那位診療師。她能想盡辦法,建立和這位客戶的連接。我說,不論什麽原因,突然的 CUT OFF,對孩子或有傷害。可否,讓他們再見一次,告個別。這位媽媽很信任我,同意了。但我也和這位客戶直言,恪守職業道德的診療師應該明白,我們不可以和客戶建立如是的關係。即,無法分離。因為,之後的交流中,隻要提及,這位孩子還會落淚。我感覺,在她的那段特殊日子裏,這位心理醫生某種程度了,替代了父母的角色。但我以為,這是診療中的大忌。

我對青少年診療情有獨鍾。一是,因為,年紀小,凡事都有可能;二是,親子關係的無法割裂,有時也會令人抓狂,釀成悲劇。比夫妻關係還迫在眉睫。隻是,心理診療師不能替代父母,這個很關鍵。早期,為了建立鏈接,我們需要和孩子共情,肯定他們的感受,很容易令客戶產生,比父母更安全的感受和溝通需求。但我們的目的不在於此,畢竟,心理診療是短暫的,親子關係是終身的。孩子最終是需要回到父母身邊的。即,哪怕青少年是客戶,父母經常也是我的重點所在。我們可以作為橋梁,either model or role play in sessions, but we can’t replace the parents. 心理診療中有個詞,叫 enactment。 即是這個意思。真正的溝通,不是發生在孩子和診療師之間,而是和父母之間。如果這個無法實現,哪怕孩子精神健康痊愈了,隻要離開診療師,和之前的父母長期相處,還是會繼續發作的。

即,那位母親是對的。孩子可以喜歡,但不能依賴心理醫生。其實,對成年客戶也是一樣。這時候,對心理醫生的要求是很高的。這個度就是邊界感。

這幾日,我連續接到幾個電話,有一個甚至是夜間打來的。從業這麽多年,第一次發生。是通過 Psychology Today,陌生客戶。夜間一連打了三個電話。我已經睡著被驚醒。我沒有接。第二天是周日,我一樣沒有接。這是我的休息日。天大的事情,有急診科。昨天依舊是假日,但我接了。還有一個電話進來,也是陌生客戶。華人。聽得出,母親是非常的焦慮。那個困難是看得見的。我甚至都想幫她們做更多,但我克製了這份“心意”。

我有我的生活,我的所作所為,需要恪守職業操守。我們專門有門課,叫 Code of Ethic. 80來項,詳細到包括接受禮物的規定。課上了一個學期。其中就提到,診療結束,關係結束。還有比如,診療師不可和客戶建立診療以外的關係。

是的,這個度是很難拿捏的。哪怕對於我。客戶很困難了,我家裏有多餘的物品,但不能直接給客戶。這會影響診療關係,等等。但我是非常能理解這樣的分寸和邊界。比如,客戶如果要自殺,我做好屬於我的份內,即,safety plan,等等。其他的,我是免責的。

我的先生就很佩服我這一點,他說,他是無法幹這個活的。那是自然,他的邊界感從來沒有我清晰。做好自己的份內職責,份外的,也隻能愛莫能助。其實,我們是要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職責,是可以保護好自己的,或是知道從何種途徑,尋找到幫助的。

同樣,我們要清醒地認知,自己的身份。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心理診療的大忌是,和客戶產生戀情。但這個還真的不少見,隻要發生,診療師或許麵臨被吊銷執照。這樣的事情能發生,本身就說明,這位心理醫生不合格,他/她的邊界感缺失,做不好這份職業。

是的,我得到的肯定是很多的。英文是我的第二語言。我之所以做得好,一定和我的語言能力無關。如今我的總結是,作為心理診療師,一,要熱愛和敬畏這份職業;二,要有極強的邊界感,分清自己的職責範圍;三,要有內在強大的自我(這個也非常重要,有機會再寫。);四,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曆和生活經驗。這份工作不是僅僅有個學曆就可以的,不少的家庭真的會,在診療室就會吵翻的。我如今才體會,我過往的家庭背景,還當真沒有少幫到我去 handle。

這篇文章同樣是有感而發,我昨天差點就想說,我來幫你做這個,那個,這樣的話了。所幸,我守住了這個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