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的七月有夏季的熱烈卻沒有三伏天的燥熱,學校都放暑假了,學生們聚在一起就是玩。去公園玩去商場玩去同學家玩,也有的同學被父母送回農村老家去玩。白天沒有暑熱,傍晚有時還要披件薄外套,蚊子蒼蠅很少,晚上可以睡個安穩覺。這個季節是沈陽旅遊的季節,可以去故宮看清室皇家遺物,可以去北陵東陵看湖光山水,也可以去中街太原街采買商品。今年這個夏天,有國家領導人陪同國際友人來沈陽訪問,參觀社會主義製度下中國工業的建設和發展。
新華社北京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七日電訊:
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政府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和夫人,由劉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陳毅副總理和夫人張茜陪同,今天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前往沈陽參觀訪問。
周恩來總理,彭真、郭沫若副委員長,羅瑞卿副總理和夫人郝治平,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高崇民、沈雁冰、許德珩,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蔡廷鍇,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楊秀峰,以及首都各界數千人,到機場歡送貴賓。
八時許,奈溫主席和夫人由劉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陪同,在一片歡呼聲中,自賓館乘車來到機場。歡送儀式開始,樂隊奏緬甸和中國國歌。禮炮齊鳴二十一響。奈溫主席由劉主席和周總理陪同,檢閱了陸海空三軍儀仗隊。
奈溫主席和夫人以及隨行的其他緬甸貴賓,繞機場一周,同歡送群眾告別。這時,機場上鑼鼓喧天,鼓掌聲和歡呼聲交織成一片。人們揮舞中緬兩國國旗、花束和彩帶,高呼“中緬兩國人民友好萬歲”。一些女青年從歡迎行列中跑出來,把一束束鮮花獻給奈溫主席和他的夫人。奈溫主席和夫人同獻花青年親切握手,並且不斷揮手向全場歡送群眾致意。
陪同奈溫主席和夫人去沈陽參觀訪問的,還有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和夫人王珍,中國駐緬甸大使耿飆和夫人趙蘭香,以及緬甸駐中國大使沙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
今天到機場歡送緬甸貴賓的,還有政府各部門、人民團體、民主黨派、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北京市的負責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
各國駐中國的使節,在北京的緬甸朋友,也到機場歡送。
緬甸是中國的近鄰友好國家,二十七號是星期二,省和市政府在中街歡迎來訪的外國友人。上午中街就戒嚴了,禁止車輛和群眾在正陽街和中街通行,中街所有商業活動都暫停。坐中街環路無軌電車的人們戒嚴期間要乘坐其它公交車繞路而行,各單位按上級要求組織政治可靠的人們很早就沿中街東西向的南北人行道排成兩列歡迎人群。國家主席劉少奇陪同緬甸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即將抵達沈陽訪問,同時參觀遼寧省工業展覽館和遊覽沈陽市容。
中街是沈陽的商業中心,更是這座城市政治、文化活動的舞台。這裏不僅承載著繁華的商業發展,也見證了無數次曆史性的群眾集會和遊行。每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或者是為了支援兄弟友好國家的反帝反修鬥爭,群眾遊行不管從哪兒出發,也不論在什麽地方結束,中街都是遊行隊伍的必經之路。被執行死刑的犯人遊街時,街道兩旁圍滿觀眾,向綁著“犯由牌”的人投以憎惡與鄙視。歡迎上級領導的視察時,歡迎群眾都會排隊在中街兩邊表達熱烈的歡迎與敬仰。多次運動和常年的宣傳教育,社會秩序穩定人心思安,平時的遊行或表演隊伍不需要多少公安的警力維持秩序,觀看遊行的大人或孩子們可以從小東門到小西門一路尾隨觀看遊行表演。在這段路上,遊行隊伍的表現最為認真,步伐最為整齊,口號最為響亮。無論是從東向西,還是從西向東,經過中街時,遊行者都會展現出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力求將活動以最佳狀態表現給圍觀的群眾。遊行隊伍離開中街,觀眾越來越少,遊行者和表演者也開始鬆弛,遊行變得輕鬆隨意,口號喊得逐漸減弱。這種變化體現了中街作為沈陽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也反映了市民對這一地段的特殊認同,中街不僅商業繁華,也是社會情緒和政治表達的場地。
有一次為了支持非洲人民擺脫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中街有盛大遊行表演。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口號聲震耳欲聾,街道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群眾。有個特別的表演吸引了眾多目光,一個裝扮成小醜的演員,頭戴印有星條旗紋樣的高禮帽,手持文明棍,鼻子高高隆起,誇張的妝容和動作使他顯得那麽滑稽可笑。小醜被幾位身穿非洲傳統服飾的黑人兄弟押解著,手持刀槍棍棒,圍繞著他做出各種威嚴的姿態,而小醜則不斷擺出哀求、乞憐的模樣,惶恐不安地躲閃,試圖用誇張的動作博取憐憫。這一場景以戲劇化的方式展現了非洲人民反殖民主義的鬥爭,預示著帝國主義的紙老虎本質,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民族的支援。海子和梅子剛上小學,正是對熱鬧場麵充滿好奇的年紀。他們興奮地在人群中穿梭,緊緊跟隨遊行隊伍,從中街一路跟到小西門,目不轉睛地觀看著表演。遊行隊伍不斷高喊著口號:“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蘇聯修正主義!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口號聲此起彼伏,回蕩在中街的上空……。
國家主席劉少奇陪同緬甸奈溫將軍來參觀,這是沈陽曆史上規格最高的國家領導人與外國貴賓來訪,整個城市沉浸在隆重而熱烈的氛圍中。國家主席劉少奇親自陪同外國友人來訪,沈陽人民以最盛大的歡迎儀式表達敬意。這不僅是一次外事活動,更是沈陽向世界展示自身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要時刻。方城裏各機關廠校,特別是公安與居委會,都行動起來。
為了確保安全,各種保衛工作比平時的遊行更加嚴格謹慎,但同時必須保持“內緊外鬆”的狀態,讓外國友人充分感受到沈陽人民的熱情與城市的安定祥和。正陽大街和中街上,盡管安保措施嚴密,卻看不到身穿製服的公安民警,也沒有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戰士,所有的安全保障都隱藏在人群之中,確保秩序井然而不顯壓迫。街道兩旁人潮洶湧,市民們揮舞著小旗和鮮花,整齊地高呼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口號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那一年,劉少奇主席六十七歲,他那引人注目的滿頭白發和略大於常人的鼻子,使他的形象格外鮮明,經常出現在各大報紙的頭版。沈陽市民對他的來訪充滿真誠的歡迎,感謝他領導負責的經濟政策,使國家擺脫了“三年大饑荒”的困境,重新走上正常生產和生活的軌道。人們懷著感激之情湧上街頭,以最熱烈的方式表達對他的敬意。這不僅是一次對外國友人來訪的歡迎,更是普通群眾對國家領導人的信任與支持的體現。街道上的歡呼聲、整齊的隊伍、揮舞的旗幟和歡迎聲浪,營造出節日般熱烈的氣氛。沈陽方城在他來訪的那天,主要街道交通管製,居民活動都有安排。
海子和梅子可不想錯過近距離看到國家主席的機會,他倆擠在正陽街三道灣胡同東口看熱鬧的人群中,想要走近中街是不可能的,胡同口有穿便衣的民警和居委會的人聯合看守。三道彎胡同東口靠北邊是一個有專人看管停自行車的地方,有一個石頭條凳分開人行道和停車場,海子和梅子就站在石頭條凳上朝中街眺望。中街十字路口被密密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接待貴賓的車隊還沒有到達,排隊歡迎的人們井然有序地耐心等待。每個通向正陽街和中街的胡同口都有人把守,三道彎胡同是離中街最近的胡同口,看守胡同口的人嚴格把關,不讓任何人通過。
突然一陣喧鬧的歡迎聲浪從小西門方向傳來,所有人都轉頭朝向中街,海子一看機會來了,他抓住梅子的手低頭跑過警戒線。胡同口看守的人發現了,想去追回兩個孩子,又怕這邊人群一哄而上,隻好看著海子和梅子跑遠。中街十字路口西北角是一家飯店,海子拉著梅子跑過街角飯店靠人行道裏邊向西跑,到了新華書店對麵時,正趕上騎摩托車全副武裝的警察在前引導,後麵車輛尾隨緩行。海子知道梅子個子比他低,為了讓梅子能看清國家主席劉少奇,他彎下腰就把梅子背起來。梅子不由得喊道:“看到了!看到了!”海子趕緊抬頭越過歡迎人群的頭上方,那個從報紙上看見過的滿頭白發高個子站在敞篷車上正向歡迎人群揮舞著右手,他真真切切地看到那個鼻子有點大的笑臉正看過來。海子大腦停止在那一刻,就像電影膠片一樣把那輛敞篷車和敞篷車上揮手的白發高個子定格在那一瞬間。他在報紙上見過許多次劉少奇的照片,可從未像今天這樣真實地看過他。
(注:幾年後,中街牆麵、候車亭上、一切可以糊大字報的角落看到太多醜化劉少奇的漫畫時,海子麵前閃現的卻是那個自己親眼看到的滿頭白發笑臉人。漫畫的作者抓住了人物特點,一看那個誇張的大鼻子就知道畫的是被打倒的國家主席劉少奇。更多的高級領導人被押著站在卡車上遊過中街,兩邊的人群揮舞著右手,高舉著拳頭喊著“打倒”的口號。)
新華社沈陽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七日電:
沈陽各界群眾數十萬人今天聚集街頭,隆重熱烈地夾道歡迎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政府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和夫人前來這個城市參觀訪問。
奈溫主席和夫人以及他的隨行人員,由劉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陳毅副總理和夫人張茜陪同,今天上午乘專機由北京到達沈陽。
遼寧省省長黃歐東,副省長車向忱、陳先舟、鞏天民、張正德、張慶泰,沈陽部隊首長陳錫聯、賴傳珠,沈陽市副市長宋光、張盤新,以及各方麵負責人,前往機場熱烈歡迎緬甸貴賓。
上午九時四十五分,奈溫主席乘坐的專機在飄揚著中緬兩國國旗的東塔機場著陸。這時機場上立刻沸騰起來,數千群眾鳴鑼擊鼓,揮舞中緬兩國國旗和各色鮮豔的花束,熱烈地向走下飛機的奈溫主席和夫人以及其他緬甸貴賓歡呼“中緬兩國人民友好萬歲!”“亞非團結萬歲!”等口號。
當奈溫主席由劉少奇主席、黃歐東省長陪同,乘敞篷汽車駛往賓館時,一路上受到數十萬群眾的熱烈夾道歡迎。車隊走到哪裏,哪裏就激起一片歡騰的聲浪。奈溫主席在敞篷汽車上頻頻向歡迎的群眾招手致意。
訪問車隊沿著中街向東駛去,歡迎的人群慢慢地散去,街道逐漸回歸平日的秩序。海子和梅子,覺得剛才看到的曆曆在目,他們站在新華書店對麵,望著漸漸消失的車隊,似乎還沉浸在那一刻的氣氛之中。梅子拉了拉海子的手,小聲問道:“我們真的見到了國家主席?”海子輕輕點了點頭,眼神裏帶著一種興奮。他不知道未來那張笑臉會像寫在紙上的文字一樣,被重新解讀、塗改甚至抹去。但他要記住,今天他親眼見到了國家主席劉少奇。不是牆上的畫像,不是報紙上的新聞圖片,而是陽光下真實存在的人。這種感覺讓他的內心有種情緒在翻騰,卻一時找不到確切的語言來表達。
秋天來臨,海子和梅子即將分別踏入新的校園,開啟人生的新階段。海子考入了第四十九中學,梅子憑借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沈陽市第三女子中學。這兩所學校雖相隔不遠,位於方城內沈陽路的兩端隔沈陽故宮相望,他們將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和學習。
沈陽市第三女子中學坐落在沈河區承德路三號,緊鄰沈陽故宮西側,大西門(懷遠門)南端,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名校。它的前身是東北少帥張學良於一九二八年創辦的同澤女子中學,主體教學樓有歐陸風格,建築整體沉著優雅,充滿曆史韻味,校園裏甚至還有一個遊泳池,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外活動空間。這裏學風嚴謹校史厚重,成為無數優秀女生成長的搖籃。
海子所在的第四十九中學則是男女生同校,在沈河區沈陽路南葦巷四十一號,位於沈陽故宮東側,大東門(撫近門)南端。學校氛圍活潑,男女學生共同學習、交流,讓校園充滿青春活力。不像女中那樣有著百年曆史,但同樣為學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海子知道梅子成績優異,考上重點中學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自己沒有過多期望,考試時發揮還算正常,最終考上四十九中學。不是有名氣的學校,海子和父母都非常滿意,四十九中和三中在沈陽路的兩端,方城裏相隔最近的兩所中學。
兩人今後不在一個學校,上學也不是同一條路,四十九中離家遠,海子要比梅子走得早。開學那天早晨,街道上還飄著夜晚殘留的清爽,昨晚約定了今天一起去上學,海子早早出門,在巷子口等梅子。梅子穿著一件白色碎花布拉吉,布料在晨風中輕輕飄動,束腰的帶子勾勒出她少女初綻的柔美曲線,腳上白色短襪和一雙白球鞋,在晨光裏一塵不染。她梳著兩條大辮子,眉眼間透著些許羞澀,見到海子時笑意嫣然,少女的清純之美照亮了整個小巷。
一路上他們不怎麽說話,肩並肩走在正陽街人行道上,聽見有性急的人從身後過來,兩人便稍稍側身一讓。每當這時,他都看到她額前劉海和鬢邊幾絲柔發,看到那白色布拉吉灑滿了整個方城的光和花。海子不由得說:“梅子,你真好看!”,梅子看著海子笑了。
他不能陪她去三中校門口,那條路上越來越多的女生去上學,海子和梅子在正陽街和沈陽路的交叉口揮手再見。陽光灑滿了沈陽路上,有微風輕輕地拂過這個早晨。海子腦子一動,像是意識到這一刻的特別,他心中突然泛起一股失落之情,他舍不得就這樣轉身而去;梅子向西去走了一段路,回頭看見海子站在那兒望著她,她向海子揮著兩隻手比劃著;海子知道梅子是在催他走,他轉過頭向東走了十幾步,回頭看見梅子站在那兒望著他,兩人一起揮著手再見、再見!
海子和梅子度過了他們最純真的青梅竹馬歲月,方城的風帶走了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一個少年心智漸開,一個少女如花初放,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各自走進屬於他們自己的中學校園;一個腳步踏實櫛風向東去,一個雙眸若水沐光往西行,仿佛從此分出了兩條不同流向的江河。他們在那個清晨無聲地揮手道別,告別了耳鬢廝磨的童年,邁入了各自未知的青春年華。他們還不知道,人生多少個彎,路有多麽遠!他們不知道,三道彎胡同、文盛裏五號、還有友情和眷戀,都被時光溫柔收藏!
三道彎胡同 上 十三 揮手是少年
馬振魁 (2025-10-11 09:06:34) 評論 (0) 沈陽的七月有夏季的熱烈卻沒有三伏天的燥熱,學校都放暑假了,學生們聚在一起就是玩。去公園玩去商場玩去同學家玩,也有的同學被父母送回農村老家去玩。白天沒有暑熱,傍晚有時還要披件薄外套,蚊子蒼蠅很少,晚上可以睡個安穩覺。這個季節是沈陽旅遊的季節,可以去故宮看清室皇家遺物,可以去北陵東陵看湖光山水,也可以去中街太原街采買商品。今年這個夏天,有國家領導人陪同國際友人來沈陽訪問,參觀社會主義製度下中國工業的建設和發展。
新華社北京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七日電訊:
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政府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和夫人,由劉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陳毅副總理和夫人張茜陪同,今天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前往沈陽參觀訪問。
周恩來總理,彭真、郭沫若副委員長,羅瑞卿副總理和夫人郝治平,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高崇民、沈雁冰、許德珩,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蔡廷鍇,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楊秀峰,以及首都各界數千人,到機場歡送貴賓。
八時許,奈溫主席和夫人由劉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陪同,在一片歡呼聲中,自賓館乘車來到機場。歡送儀式開始,樂隊奏緬甸和中國國歌。禮炮齊鳴二十一響。奈溫主席由劉主席和周總理陪同,檢閱了陸海空三軍儀仗隊。
奈溫主席和夫人以及隨行的其他緬甸貴賓,繞機場一周,同歡送群眾告別。這時,機場上鑼鼓喧天,鼓掌聲和歡呼聲交織成一片。人們揮舞中緬兩國國旗、花束和彩帶,高呼“中緬兩國人民友好萬歲”。一些女青年從歡迎行列中跑出來,把一束束鮮花獻給奈溫主席和他的夫人。奈溫主席和夫人同獻花青年親切握手,並且不斷揮手向全場歡送群眾致意。
陪同奈溫主席和夫人去沈陽參觀訪問的,還有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和夫人王珍,中國駐緬甸大使耿飆和夫人趙蘭香,以及緬甸駐中國大使沙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
今天到機場歡送緬甸貴賓的,還有政府各部門、人民團體、民主黨派、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北京市的負責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
各國駐中國的使節,在北京的緬甸朋友,也到機場歡送。
緬甸是中國的近鄰友好國家,二十七號是星期二,省和市政府在中街歡迎來訪的外國友人。上午中街就戒嚴了,禁止車輛和群眾在正陽街和中街通行,中街所有商業活動都暫停。坐中街環路無軌電車的人們戒嚴期間要乘坐其它公交車繞路而行,各單位按上級要求組織政治可靠的人們很早就沿中街東西向的南北人行道排成兩列歡迎人群。國家主席劉少奇陪同緬甸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即將抵達沈陽訪問,同時參觀遼寧省工業展覽館和遊覽沈陽市容。
中街是沈陽的商業中心,更是這座城市政治、文化活動的舞台。這裏不僅承載著繁華的商業發展,也見證了無數次曆史性的群眾集會和遊行。每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或者是為了支援兄弟友好國家的反帝反修鬥爭,群眾遊行不管從哪兒出發,也不論在什麽地方結束,中街都是遊行隊伍的必經之路。被執行死刑的犯人遊街時,街道兩旁圍滿觀眾,向綁著“犯由牌”的人投以憎惡與鄙視。歡迎上級領導的視察時,歡迎群眾都會排隊在中街兩邊表達熱烈的歡迎與敬仰。多次運動和常年的宣傳教育,社會秩序穩定人心思安,平時的遊行或表演隊伍不需要多少公安的警力維持秩序,觀看遊行的大人或孩子們可以從小東門到小西門一路尾隨觀看遊行表演。在這段路上,遊行隊伍的表現最為認真,步伐最為整齊,口號最為響亮。無論是從東向西,還是從西向東,經過中街時,遊行者都會展現出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力求將活動以最佳狀態表現給圍觀的群眾。遊行隊伍離開中街,觀眾越來越少,遊行者和表演者也開始鬆弛,遊行變得輕鬆隨意,口號喊得逐漸減弱。這種變化體現了中街作為沈陽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也反映了市民對這一地段的特殊認同,中街不僅商業繁華,也是社會情緒和政治表達的場地。
有一次為了支持非洲人民擺脫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中街有盛大遊行表演。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口號聲震耳欲聾,街道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群眾。有個特別的表演吸引了眾多目光,一個裝扮成小醜的演員,頭戴印有星條旗紋樣的高禮帽,手持文明棍,鼻子高高隆起,誇張的妝容和動作使他顯得那麽滑稽可笑。小醜被幾位身穿非洲傳統服飾的黑人兄弟押解著,手持刀槍棍棒,圍繞著他做出各種威嚴的姿態,而小醜則不斷擺出哀求、乞憐的模樣,惶恐不安地躲閃,試圖用誇張的動作博取憐憫。這一場景以戲劇化的方式展現了非洲人民反殖民主義的鬥爭,預示著帝國主義的紙老虎本質,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民族的支援。海子和梅子剛上小學,正是對熱鬧場麵充滿好奇的年紀。他們興奮地在人群中穿梭,緊緊跟隨遊行隊伍,從中街一路跟到小西門,目不轉睛地觀看著表演。遊行隊伍不斷高喊著口號:“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蘇聯修正主義!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口號聲此起彼伏,回蕩在中街的上空……。
國家主席劉少奇陪同緬甸奈溫將軍來參觀,這是沈陽曆史上規格最高的國家領導人與外國貴賓來訪,整個城市沉浸在隆重而熱烈的氛圍中。國家主席劉少奇親自陪同外國友人來訪,沈陽人民以最盛大的歡迎儀式表達敬意。這不僅是一次外事活動,更是沈陽向世界展示自身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要時刻。方城裏各機關廠校,特別是公安與居委會,都行動起來。
為了確保安全,各種保衛工作比平時的遊行更加嚴格謹慎,但同時必須保持“內緊外鬆”的狀態,讓外國友人充分感受到沈陽人民的熱情與城市的安定祥和。正陽大街和中街上,盡管安保措施嚴密,卻看不到身穿製服的公安民警,也沒有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戰士,所有的安全保障都隱藏在人群之中,確保秩序井然而不顯壓迫。街道兩旁人潮洶湧,市民們揮舞著小旗和鮮花,整齊地高呼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口號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那一年,劉少奇主席六十七歲,他那引人注目的滿頭白發和略大於常人的鼻子,使他的形象格外鮮明,經常出現在各大報紙的頭版。沈陽市民對他的來訪充滿真誠的歡迎,感謝他領導負責的經濟政策,使國家擺脫了“三年大饑荒”的困境,重新走上正常生產和生活的軌道。人們懷著感激之情湧上街頭,以最熱烈的方式表達對他的敬意。這不僅是一次對外國友人來訪的歡迎,更是普通群眾對國家領導人的信任與支持的體現。街道上的歡呼聲、整齊的隊伍、揮舞的旗幟和歡迎聲浪,營造出節日般熱烈的氣氛。沈陽方城在他來訪的那天,主要街道交通管製,居民活動都有安排。
海子和梅子可不想錯過近距離看到國家主席的機會,他倆擠在正陽街三道灣胡同東口看熱鬧的人群中,想要走近中街是不可能的,胡同口有穿便衣的民警和居委會的人聯合看守。三道彎胡同東口靠北邊是一個有專人看管停自行車的地方,有一個石頭條凳分開人行道和停車場,海子和梅子就站在石頭條凳上朝中街眺望。中街十字路口被密密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接待貴賓的車隊還沒有到達,排隊歡迎的人們井然有序地耐心等待。每個通向正陽街和中街的胡同口都有人把守,三道彎胡同是離中街最近的胡同口,看守胡同口的人嚴格把關,不讓任何人通過。
突然一陣喧鬧的歡迎聲浪從小西門方向傳來,所有人都轉頭朝向中街,海子一看機會來了,他抓住梅子的手低頭跑過警戒線。胡同口看守的人發現了,想去追回兩個孩子,又怕這邊人群一哄而上,隻好看著海子和梅子跑遠。中街十字路口西北角是一家飯店,海子拉著梅子跑過街角飯店靠人行道裏邊向西跑,到了新華書店對麵時,正趕上騎摩托車全副武裝的警察在前引導,後麵車輛尾隨緩行。海子知道梅子個子比他低,為了讓梅子能看清國家主席劉少奇,他彎下腰就把梅子背起來。梅子不由得喊道:“看到了!看到了!”海子趕緊抬頭越過歡迎人群的頭上方,那個從報紙上看見過的滿頭白發高個子站在敞篷車上正向歡迎人群揮舞著右手,他真真切切地看到那個鼻子有點大的笑臉正看過來。海子大腦停止在那一刻,就像電影膠片一樣把那輛敞篷車和敞篷車上揮手的白發高個子定格在那一瞬間。他在報紙上見過許多次劉少奇的照片,可從未像今天這樣真實地看過他。
(注:幾年後,中街牆麵、候車亭上、一切可以糊大字報的角落看到太多醜化劉少奇的漫畫時,海子麵前閃現的卻是那個自己親眼看到的滿頭白發笑臉人。漫畫的作者抓住了人物特點,一看那個誇張的大鼻子就知道畫的是被打倒的國家主席劉少奇。更多的高級領導人被押著站在卡車上遊過中街,兩邊的人群揮舞著右手,高舉著拳頭喊著“打倒”的口號。)
新華社沈陽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七日電:
沈陽各界群眾數十萬人今天聚集街頭,隆重熱烈地夾道歡迎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政府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和夫人前來這個城市參觀訪問。
奈溫主席和夫人以及他的隨行人員,由劉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陳毅副總理和夫人張茜陪同,今天上午乘專機由北京到達沈陽。
遼寧省省長黃歐東,副省長車向忱、陳先舟、鞏天民、張正德、張慶泰,沈陽部隊首長陳錫聯、賴傳珠,沈陽市副市長宋光、張盤新,以及各方麵負責人,前往機場熱烈歡迎緬甸貴賓。
上午九時四十五分,奈溫主席乘坐的專機在飄揚著中緬兩國國旗的東塔機場著陸。這時機場上立刻沸騰起來,數千群眾鳴鑼擊鼓,揮舞中緬兩國國旗和各色鮮豔的花束,熱烈地向走下飛機的奈溫主席和夫人以及其他緬甸貴賓歡呼“中緬兩國人民友好萬歲!”“亞非團結萬歲!”等口號。
當奈溫主席由劉少奇主席、黃歐東省長陪同,乘敞篷汽車駛往賓館時,一路上受到數十萬群眾的熱烈夾道歡迎。車隊走到哪裏,哪裏就激起一片歡騰的聲浪。奈溫主席在敞篷汽車上頻頻向歡迎的群眾招手致意。
訪問車隊沿著中街向東駛去,歡迎的人群慢慢地散去,街道逐漸回歸平日的秩序。海子和梅子,覺得剛才看到的曆曆在目,他們站在新華書店對麵,望著漸漸消失的車隊,似乎還沉浸在那一刻的氣氛之中。梅子拉了拉海子的手,小聲問道:“我們真的見到了國家主席?”海子輕輕點了點頭,眼神裏帶著一種興奮。他不知道未來那張笑臉會像寫在紙上的文字一樣,被重新解讀、塗改甚至抹去。但他要記住,今天他親眼見到了國家主席劉少奇。不是牆上的畫像,不是報紙上的新聞圖片,而是陽光下真實存在的人。這種感覺讓他的內心有種情緒在翻騰,卻一時找不到確切的語言來表達。
秋天來臨,海子和梅子即將分別踏入新的校園,開啟人生的新階段。海子考入了第四十九中學,梅子憑借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沈陽市第三女子中學。這兩所學校雖相隔不遠,位於方城內沈陽路的兩端隔沈陽故宮相望,他們將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和學習。
沈陽市第三女子中學坐落在沈河區承德路三號,緊鄰沈陽故宮西側,大西門(懷遠門)南端,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名校。它的前身是東北少帥張學良於一九二八年創辦的同澤女子中學,主體教學樓有歐陸風格,建築整體沉著優雅,充滿曆史韻味,校園裏甚至還有一個遊泳池,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外活動空間。這裏學風嚴謹校史厚重,成為無數優秀女生成長的搖籃。
海子所在的第四十九中學則是男女生同校,在沈河區沈陽路南葦巷四十一號,位於沈陽故宮東側,大東門(撫近門)南端。學校氛圍活潑,男女學生共同學習、交流,讓校園充滿青春活力。不像女中那樣有著百年曆史,但同樣為學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海子知道梅子成績優異,考上重點中學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自己沒有過多期望,考試時發揮還算正常,最終考上四十九中學。不是有名氣的學校,海子和父母都非常滿意,四十九中和三中在沈陽路的兩端,方城裏相隔最近的兩所中學。
兩人今後不在一個學校,上學也不是同一條路,四十九中離家遠,海子要比梅子走得早。開學那天早晨,街道上還飄著夜晚殘留的清爽,昨晚約定了今天一起去上學,海子早早出門,在巷子口等梅子。梅子穿著一件白色碎花布拉吉,布料在晨風中輕輕飄動,束腰的帶子勾勒出她少女初綻的柔美曲線,腳上白色短襪和一雙白球鞋,在晨光裏一塵不染。她梳著兩條大辮子,眉眼間透著些許羞澀,見到海子時笑意嫣然,少女的清純之美照亮了整個小巷。
一路上他們不怎麽說話,肩並肩走在正陽街人行道上,聽見有性急的人從身後過來,兩人便稍稍側身一讓。每當這時,他都看到她額前劉海和鬢邊幾絲柔發,看到那白色布拉吉灑滿了整個方城的光和花。海子不由得說:“梅子,你真好看!”,梅子看著海子笑了。
他不能陪她去三中校門口,那條路上越來越多的女生去上學,海子和梅子在正陽街和沈陽路的交叉口揮手再見。陽光灑滿了沈陽路上,有微風輕輕地拂過這個早晨。海子腦子一動,像是意識到這一刻的特別,他心中突然泛起一股失落之情,他舍不得就這樣轉身而去;梅子向西去走了一段路,回頭看見海子站在那兒望著她,她向海子揮著兩隻手比劃著;海子知道梅子是在催他走,他轉過頭向東走了十幾步,回頭看見梅子站在那兒望著他,兩人一起揮著手再見、再見!
海子和梅子度過了他們最純真的青梅竹馬歲月,方城的風帶走了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一個少年心智漸開,一個少女如花初放,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各自走進屬於他們自己的中學校園;一個腳步踏實櫛風向東去,一個雙眸若水沐光往西行,仿佛從此分出了兩條不同流向的江河。他們在那個清晨無聲地揮手道別,告別了耳鬢廝磨的童年,邁入了各自未知的青春年華。他們還不知道,人生多少個彎,路有多麽遠!他們不知道,三道彎胡同、文盛裏五號、還有友情和眷戀,都被時光溫柔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