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確診 嘛噶驚魂 - 萬斯接班川普·中

風鳴拾夕 (2025-09-06 10:40:01) 評論 (8)


川普確診患有CVI靜脈疾病,多日未露麵,引發層層猜測與傳言。川普周二現身,氣色疲憊,仍憋足勁大罵拜登。政府大樓外掛川普巨像,白宮盟國峰會、內閣全會、矽穀大佬峰會連軸頌聖,但立儲萬斯的熱點仍在升溫。

入秋天涼,見天壞消息。性奴門拒絕消失,繼續發酵,受害者揭露,有多起川普作案視頻。熱鬧過後,烏戰和談果然更趨爛尾。主流共和黨參議員麥康諾嚴詞敲打嘛噶外交與關稅戰,嘛噶民主黨衛生部長小肯尼迪被國會兩黨架烤。近日,兩宗司法判決接連落下冷錘:紐約聯邦上訴法院裁定川普關稅戰非法,北加州聯邦法官判決其部署美軍國內執法非法。肯尼迪中心票房暴跌到僅剩兩成。八月份就業量遠低於預期,失業率攀升到疫災後新高,滯脹陰影隱現。

這是《萬斯接班川普》兩萬多字長文的中篇 ,原題《五月花美國凋落?》,因太長,裁為中下兩部分。下篇《三反文革劫,五月花凋謝?》,敬請期待。

上篇內容——反常立儲;行為藝術;少帥接盤;萬斯尋根——剖解了非美、被動、充數三大立儲硬傷,端看川普的行為藝術動機與萬斯的原生文化基因。

接下來,我們拆看嘛噶運動的緣起、性質與前景。全網獨家,請記得訂閱、轉發Substack  YouTube



三個核心問題:萬斯的政治特質與從政風格有何特點?川普嘛噶究竟緣起宗教偏執、種族衝突,還是階級矛盾?立儲萬斯接班,會怎樣影響2026中選和2028大選?

政治的後效性往往遠比經濟周期更長,事後也未必能看清。回望川普嘛噶十年,看不清的仍在炒冷飯,該看清的則需要深挖,挖到機製層麵往往與直覺不符。我們先來先看川普的健康風險和萬斯的政治特質。

“萬斯總統”?

川普患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導致靜脈曲張和深靜脈血栓,手足症狀明顯。不致命,但若控製不當,可引發高危肺栓塞。川普本人和白宮說辭古怪:說手上淤青“因握手過多所致”,多日不露麵拿打高爾夫舊照搪塞。如此無懼神明玩後真相,在掩藏什麽?

萬斯接受采訪時說:悲劇會發生,但我對總統健康很有信心,一旦不測,我隨時準備接班,這兩百多天在職培訓超給力。說得掏心掏肺,聽來驚心動魄,想象空間不小。

備胎接任,比立儲接班更直接。那麽,萬斯會是個怎樣的總統?看他的政治立場和政策主張,可謂“無信念、無建樹、無根基”,靠身份與精神漂泊掛靠。他既無行政領導曆練,短暫參議員任職其內也無立法成就,隻能從零星發言中發現線索、推測趨勢。

萬斯沒有川普那種作秀、煽情、魅惑能力,接續不了“砍價式執政”,但可能更冷酷、更意識形態、更威權,更強勢推行《2025項目》,削弱公務員與專業機構獨立性,加倍聯邦行政機構政治化、集權化。

對內經濟政策方麵,他更偏民粹、反企業,可能推動反壟斷、限製並購、甚至提高大企業和大學捐贈基金的稅收。走得比川普更遠,悖逆傳統共和黨親商路線。在移民、生育權等議題上,他會更強硬嚴酷。貿易政策更國家、重商,以高關稅和金融資本市場限製壓製競爭對手,不惜犧牲GDP增長,逼迫製造業回流、技術脫鉤。

外交更強調“美國堡壘論”、不幹預主義,全球軍事收縮,可能退出北約,大砍援烏,對普俄則更克製、現實。他對華強硬,視其崛起為最嚴重國家安全威脅,力主把戰略重心從歐洲轉向東亞,禁止中資,清除中概股,嚴打知識產權盜竊。

人格特質往往比政策更深定義最高執政者。政策可以調整,人卻難移本性。萬斯犬儒式愛國,與川普同脈。他深陷蘇愛困苦掙紮與叛逆慕強情結,始終與主流文化若即若離。從反川到從川,從溫和中左到極右極端,從少年福音門到皈依天主教,他代表邊緣民粹意識和小圈子求生邏輯。

美英文化通常讚許個人奮鬥與政治上位。裏根-撒切爾,克林頓-布萊爾,雖政策方向不同,卻都曾獲超高民望。小布什觸底後,總統很難再是“國民英雄”;川普被蔑稱瘋子戲精,而萬斯很可能刷新下限:從裏到外令人厭倦。

說到英雄,川普雖自卑自戀,卻仍出演救主,拉前人為自己墊腳。複辟成功後,已從高調讚揚邊疆武士傑克遜,轉向關稅主義的麥金利。而萬斯則心無英雄,腦無願景,目光空洞,絕無胸襟、抱負,無緣“原型領袖”,是自卑自憐的機會主義邊緣人、生存者,慕強從眾、便宜,易被操控。

這並非全盤否定蘇愛族裔。蘇愛人至今仍大麵積紅脖子,慣常充當反社會運動主力,但史上卻有頗多蘇愛子弟掙脫困境、自斷窮根、加入主流,不斷有卓越者脫穎而出、登頂白宮,甚至成為政治傳奇。合眾國保護個性多樣,但總統必須體現國族精神。

傑克遜以降,出身蘇愛的威爾遜、杜魯門、裏根、克林頓,都接受並融入主線mainline盎撒美利堅文化,成為時代領袖。能否破繭改命,與家庭、教育、政治環境相關。出身重要,更重要的是文化與時代認同,而性格中的蘇愛粗獷,往往給國史添色。

有川普時代,才有萬斯現象。萬斯全部從政生涯,始終呼吸著川普嘛噶,植根於蘇愛白渣土壤。取消經典,改寫傳統,顛覆國史,這究竟是個怎樣的時代?

吊民伐罪

威爾遜遠見卓識,任內深刻改變了美國與世界。他父係出自南方保守舊派長老會,苛刻、絕對、原教旨;母係則承繼蘇格蘭低地加爾文派書卷氣。正規科班教育抹去了蘇愛邊民風,自律煉就理性有序、精致高尚的新英格蘭學術氣質,以冷峻道德、果決改革、國際主義領導和平與進步。

當代的裏根與克林頓,同樣都有蘇愛血統和文化淵源,卻都脫胎重生。裏根出身小鎮平民,借加州私校經濟學、社會學學曆洗練成影星、演員工會領袖,再由州長起步踏入政壇。他口頭反對大政府,卻畢生以羅斯福、肯尼迪為偶像和榜樣,溫和鎮定、親切幽默、務實愛國,贏得壓倒多數選民擁戴和國會兩黨全票支持。川普豔羨他的魅力,抄他的競選口號“讓美國更偉大”,卻刪去“咱們Let's”,隻剩唯我獨尊。

克林頓是遺腹子,生長於紅脖子南方,靠聰穎、頑強重塑心智,躍升藤校精英。他以激情務實領導民主黨“第三條道路”振興,主創新經濟奇跡,雖因私德失檢被無良政敵拖入彈劾泥潭,卻仍奠基後續奧巴馬、拜登的溫和務實路線,展示經典治理的強大生命力,仍是後嘛噶時代重建的藍圖。

萬斯的出身與克林頓、杜魯門類似,皆鄉下小鎮。但杜魯門、克林頓被精英製度塑造成為務實高效的轉型總統,而萬斯則被白渣民粹勢力固化,成為空洞的政治附庸,隻善接茬幫腔。

杜魯門的進步思維與天下視野,形成於羅斯福新政、抗戰政府之內,始終浸潤在主線美利堅文化中,雖有直接、實惠、冷峻的鮮明個性,但始終信奉製度、理性、格局、愛國、服務、敬業,執舵走過戰後歲月的亂礁險灘。

萬斯視域狹窄,大三觀高糖高脂高壓高鈉,形成於洶湧嘛噶民粹狂熱與鋼花四濺媒體環境中。他零距離觀摩見習吸納川普的權霸功利表演政治,思維被蘇愛小鎮紅脖白渣心理框架牢牢框住,毫無國家、天下的戰略眼光和製度化政治思維。

嘛噶人驕傲宣布,全球進入“川普時代”。川普十年,政治極端,敘事氣短,倫理汙損,民心茫然。共和黨人唯諾支吾,民主黨人望天興歎,社會黨人趁勢勃起。嘛噶崛起被廣泛認作吊民伐罪。川普自詡奉天承運、救世救難,唯有他能收拾爛攤子、終結國難危機。危機共識有,但病根與藥方各執一詞。

嘛噶歸咎“白左精英建製深層政府”,要亂世重典,清算清除、刮骨療毒;溫和主流視川普為美版希特勒、普京;左翼稱嘛噶為盎撒種族專製,國難危機概因保守共和黨獨大、從川;DSA激左則歸咎新民主黨人縱容寡頭加劇剝削,造成貧富懸殊,讓川普乘虛而入。

世道難,梟雄起,可問題來了:經典主流,怎麽成了造反派們的共同討伐對象?

同仇敵愾

川普時代,美國大亂:說法亂,人心亂,陣局亂,看不到“大亂到大治”的跡象。但見上下內外混亂加深,真假虛實錯綜交織,遠非“左中右”“馬蹄鐵理論”那麽簡單。按“馬蹄鐵說”,政治光譜兩端趨於極端,政治立場和言行方式竟然趨同。為什麽?

現實更像一場“非神聖結盟”:反體製,恨昂撒,登高一呼,從者甚眾。反對共同宿敵,曆史大輪回,臨亂各自飛。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極端,造反必有由頭。把各派立場梳理清楚,才看得見來龍去脈。

諷刺的是,兩頭都咬定克林頓-拜登“背叛、拋棄勞工”,導致選民信任貧血、國政治理偏癱。兩頭扯旗造反,清算屍位素餐的建製精英,改寫美國文化基因。異曲同工,細思極恐,卻少有人細思。

更耐人尋味的是,兩頭都認定川普是“結果而非原因”。嘛噶敘事極簡:白左作惡積重難返,川普橫空力挽狂瀾。DSA直說因果:裏根禍國,共和黨助虐,克林頓-拜登綏靖,川普趁勢坐大,嘛噶終於渠成。雙方隻在宗教上對立:嘛噶尊川普為“新耶穌”;極左追打宗教反動本質,必除之而後快。

兩極之間有“辯證派”,稱兩大黨是左右翅膀,不可偏廢。也有“唯物派”,斷言當下無極左,隻有極右:共和黨即黑惡極右嘛噶,民主黨是弱雞窩囊中間,唯正義進步的DSA能果斷領導矯枉破亂。無根選民,隻在兩極之間迫選。

至此,可以確定兩點:反精英、反建製是左右兩極不約而同的造反旗號與社會基礎;天下嘛噶反“白左”,極左反盎撒,兩極同仇敵愾。靠這“三反”,川普凝聚基本盤、收服共和黨、嚇垮民主黨、招安流亡者、借力DSA、製服媒體,兩番坐上大位。

難點不在於看出“三反”,而在於看懂“三反”的原初政治性質:究竟是黨派對抗?宗教狂熱?種族壓迫?還是階級鬥爭?川普到底踩中了怎樣的時代風口?

與希特勒、普京相比,川普明顯“不夠正經”。他既想擴權,又迷戀“締造和平”,心心念念諾貝爾。元首與大帝不在乎諾貝爾,隻在乎國運與宿命,而川普的天花板隻是遊戲人生。美國也不是戰後魏瑪德國或後冷戰俄羅斯,主流拒不就範,各方正在抵抗。

川普的零和邏輯,隻圖在世一樂,最大快活就是拿下美國。正經的政治敘事反而來自主流媒體:一本正經分析他的所謂理念與政策,褒貶嬉罵皆成流量,硬把他抬到“政治人物”的高度。不正經的川普與不夠數的媒體,共同經營“後真相”荒誕政治現實。

他的意識形態不過是川普至上:必須是川普時代、川普美國。他的政策攻略不過是兩次抄作業:經濟征用保守路線,社會極端反動,湊成“國資主義”民粹威權。劫貧濟富、打壓移民、傷害聯邦經濟,迫害政敵、操控立法、踐踏學術自由與司法獨立、變國軍為私兵,聲援新納粹、同情侵略者、瓦解自由聯盟。樁樁件件,大帝欣喜,元首笑慰。

川普是非典型的“玩票政客”,把程序、禮儀與正當性當成玩物。行為藝術不入流,卻自編自演樂此不疲:世界多大,舞台就多大。他的表演政治,喜者讚魅力無窮,厭者罵拙劣戲精。無論喜厭,霸屏刷屏解壓,填補情緒空洞。

占領一切、掃清阻礙,才可永續“快活無極”。他的政治策略緊緊圍繞“三反”展開:分化、孤立、恫嚇、打擊“白左”建製精英。

民粹三反,兩極夾擊中間,蔚為政治奇觀。 革命要分敵我友,造反要問反什麽,該如何給這波民粹“三反”政治定性?

 

造反有理

黨派對立,宗教偏見,種族衝突,階級憎恨,這些都是造反的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充分條件,更非充要條件——都不可或缺,倘拘於孔見,終失於摸象。

首先,黨派對抗不足以解釋。川普麾下有不少顯要嘛噶民主黨人;共和黨內也有義無反顧的反川者;兩次大選,半數溫和中間曾投他,社會黨票明幫暗助。川普是嘛噶英雄、廣譜梟雄,但嘛噶絕非經典共和黨保守主義,左翼分裂也隻利於川普——不是黨爭。

宗教偏執狂熱也說不通。川普不信教、不祈禱,宣誓就職時甚至懶得手按聖經。他公開納受福音牧師加持,卻處處背離教義。他與嘛噶教會、教眾之間,是赤裸裸的反神聖同盟。萬斯政治與宗教信念更是顛三倒四,被諷“三姓家奴”。反觀拜登,從少年起便是虔誠天主教徒,受到教皇認可,身份、信仰、政治三位一體。嘛噶本身成了信仰,川普借此淩駕——不是宗教。

“種族仇恨說”同樣掛不住。川普高調反移民,羞辱他族,沒錯,但大量新移民仍投票給他。被虐萬遍,依舊初戀,政史前所未有。川普、萬斯都娶“低等”移民女人為妻——斯拉夫移民、南亞移二代;盧比奧、科魯茲本就是拉丁裔;亞裔、簡中選民踴躍擁戴川普。美國人口空前多樣,以致移民政治舉足輕重,但種族主義無法解釋這種“被歧視者效忠歧視者”的悖論。

“階級鬥爭說”也難站穩。川普大砍福利,直接傷害中下層,但依賴福利的簡中選民仍然擁戴他。左右兩極都有寡頭金主,競選資金川普並不占優,頂端富豪多有反川,左右局勢的還是大眾選票。食物鏈頂端的川普,怎會在乎窮苦人家與升鬥小民?DSA怒罵寡頭富豪,是借老歐洲馬克思階級理論慣性,不是美政邏輯。

川普憑什麽能號召造反?究竟是什麽,比政黨、宗教、種族、階級更能凝聚人心?答案隻有一個:共同的畏懼與仇恨。貪婪不及恐懼,反建製是曆來所有左右民粹造反運動的終極動力,無需共同信念,隻需共同敵人。於是,克林頓夫婦、拜登夫婦硬被說成可恨的盎撒富豪精英,富二代川普反倒成了“真誠務實高效”的革命領袖。

造反有理,替天行道。反無赦,不怕反錯,隻怕不反。馬斯克拎著電鋸跑來助陣,一疊聲“快快快,就砸壞”。理念、信念、法理、倫理、建製、體製,統統砸。大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寫文作畫,而是暴動、顛覆、推翻。

然而,“三反革命”雖聲勢浩大,卻對象模糊、定義鬆弛,終歸概念不清、師出無名,是致命蝕洞,注定不攻自破。問題回到根本:造反者們,到底要刮什麽骨?療什麽毒?

 

文化革命

精英原義為優秀卓越者:明星選手、特戰精銳、業界先進、責任骨幹、學術科技專家。可在左右民粹口中,“精英”卻成了高高在上、精利腐敗的特權階層:藤校、華爾街、官僚圈、矽穀、好萊塢。語義故意弄亂,“精英”與“精英主義”混為一談,不經拆說。

諷刺的是,嘛噶與DSA雖競相否定精英合法性,卻個個是精英主義者:川普紐約富二代,萬斯耶魯法學博士,馬斯克斯坦福;DSA及其舊世界前輩中也鮮見正宗勞苦大眾、無產者。造反頭頭們攫權有方,白話禍眾:看,白左績優主義meritocracy批量生產多少屠龍少年!真偽且不論,煽情有效卻是硬道理。

精英主義者大肆反精英,是當下獨有的別樣奇觀。三反錘子在手,滿眼都是既得利益者,先砸人,再砸製。反建製對人:兩黨高層、媒體、大學、大公司、全球化,造反奪權為換人。反體製直指權力製衡、選舉製度、資本市場、契約規則、法治體係,全麵否定、批判、推翻。

這波造反,無疑是一場以砸爛顛覆、破舊立新為主調的文化大革命。但造反革命從不是抽象論爭,而是人反人、硬砸硬、權力與利益零和對抗。誰反誰?砸什麽?

冥冥中全球勁吹“三反”文化情懷風,超越宗教、膚色、貧賤,甚至黨派與政爭。川普嗅到、揪住了這股情懷風,收割遠近信賴追隨。不弄清三反情懷的共同文化基因,從川與反川都師出無名,讚許與批判文不對題,亂局與纏鬥到死難休。

先說砸什麽。川普詭道兵詐、出其不意,不按常理、常規出牌。嘛噶讚為智略,反川罵為混賬。“常規”被罵精英建製繁文縟節,“常理”不過是正常文明社會法理倫理。DSA數十年特洛伊木馬潛伏,暗度陳倉,分裂瓦解、背後捅刀民主黨,是典型激左兩手革命策略,與美利堅政治倫理水火不容——激左不在乎美國,隻招呼勞苦大眾。

再看誰反誰。邊緣族群雖為搭上川普快車而沾沾自喜,但十年嘛噶的鐵芯始終是蘇愛裔紅脖子。DSA的鐵核是誰,自古以來眾所周知,先奪權,再要命,殺富濟貧,消滅精英,推翻製度。這不是誇張聳聽,而是所有激左的政治邏輯和必由之路。兩極從兩頭合圍夾擊,目標是主流。主流是誰?

人類史上,但凡大造反、大顛覆、文化大革命,背後必潛藏文化衝突、文明戰爭。反掉一切現存主流理念信念、法理倫理、建製體製,那不是文化革命,而是滅絕文明。理念、體製不是天降地生,而是人的發現、創製、傳承。這波造反,是要推翻誰的文明?

數據反複給出最清晰的分界:教育程度。美國成年人口,本科畢業約38%,加上專科約55%,但各州差異巨大:本科低至24%,最高63%;研究生更是8%對38%。有無大學學曆是最穩定的大選投票指標。高學曆人口集中的東北、西海岸、都市區,恰是深藍反川選區。2024大選,川普贏了15個學曆最低州的14個,輸了15個學曆最高州的14個。

教育反哺經濟發達、社會寬容、倫理秩序,是盎撒經典美利堅文化的首要核心理念。川普重手打壓的哈佛等私立藤校、伯克利等公立“藤校”,都是盎撒文化搖籃。《獨立宣言》、《憲法》、《羅伯特議事規則》都出自盎撒學人筆下,250年的繁榮、創新、發展、進步,都一脈相承。

嘛噶造反,本質是反盎撒。這個真相始終被刻意回避,不願直麵,於是政治思維風聲鶴唳,陷入極大混亂,也投射出對美利堅文化的根本誤讀。究竟誤讀了什麽?

誤讀美國

嘛噶三反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深刻的文明衝突,有世俗政治、族群淵源、群體心理的動因。經典美政素來是一堆主張競標、理念對陣、文明磨合,此起彼伏,此消彼長。川普時代一切都變了,當下人心、陣局亂到癱瘓,根源在於公共敘事對美國的誤讀:有無知腦補,也有故意誤導。

誤讀有五:誤讀嘛噶,誤讀盎撒,誤讀宗教,誤讀保守,誤讀白左。本文篇幅隻夠說嘛噶、昂撒誤讀開個頭,餘者後文再論。

誤讀嘛噶,誤讀動因與性質,更誤讀了人。嘛噶被等同於白人、盎撒、紅脖子、白渣、鄉巴佬,都帶貶義。對嘛噶起因的不同說法,都基於這個誤讀:紅脖子基本盤,共和黨白人黨,川普大富豪圈,宗教反動邪惡,盎撒剝削壓迫——都說不圓。

昂撒誤導也既對事也對人。謬說昂撒精英白男克林頓-拜登背叛、犧牲勞工與少數族、政策失敗導致嘛噶造反,不但“殺錯豬”,而且“題不對文”。克林頓、拜登都不是盎撒,拜登愛爾蘭天主教,克林頓蘇愛南方。兩家夫婦都出身普通人家,任內為勞工的孩子創出最多的就業,始終維護社會保障,力推普惠政策。川普嘛噶當前,追打拜登與溫和民主黨,邏輯何在?

川普、萬斯、盧比奧,無一盎撒。川普德裔,萬斯鄉下蘇愛,盧比奧古巴拉丁。也無一認同盎撒文化:川普不屑,萬斯不認,盧比奧不熟。萬斯旗幟鮮明認族歸宗,是他最大政治嫁妝。無論從川還是反川、嘛噶還是DSA,以三反文化大革命名義,反盎撒美利堅才是真實目的——文化革命,文明戰爭。

德裔川普兩次上位,選搭副手各有寓意。第一次選了天主教愛爾蘭裔、前民主黨人彭斯,最後因拒絕顛覆體製、推翻票選而鬧翻。第二次選了蘇愛裔、前反川者萬斯,正扶持繼任,骨子裏同為造反派。兩次選伴,兩版嘛噶,同一鐵盤,兩代族芯,政治合流,部落戰爭,隻為借題發揮、驅逐盎撒。當然,選伴隻為攬票勝選,川普不挑食,當年就向擁眾甚多的桑德斯喊話,隻待願從,加巴德、小肯尼迪果然投奔加盟,無一昂撒。



2026中選、2028大選,真正焦點在於:三反文化大革命能否持續?川普各方麵嘛噶政策民調全麵潛水,能否引發選民反噬,遷怒共和黨?高學曆選民會否再次踴躍投票?中期選舉總投票率偏低,高學曆選民投票率占比通常比大選高出4個點。

中選和大選機製不同,大選取決於7個搖擺州個位數搖擺票一念之差,中選雖有“蠑螈劃區”等幹擾,卻大略反映選民對現狀的滿意度、決定國會議員能否連任,特別是兩年一改選的眾議員們。參院改選少,隨機性強。

曆來中選都對總統不利,兩黨皆然。但拜登領導下2022中選頗為成功,正因川普犯罪與川黨最高法院反動判決激怒高學曆選民。幾可肯定,共和黨將重複2018中選失利。即便嘛噶浪潮繼續托舉川普,各地共和黨人仍需為其買單,承受民意反彈。運動不能當飯吃,沒有革命不散夥。

2028大選仍遠,變數太多。萬斯雖獨占先機,卻仍需麵對黨內競爭——連川普都遭挑戰,何況他?2028關乎未來而非過往,關乎美國而非川普。

民主黨麵臨三門大考:挑選有實力、有魅力的候選人,製定兼顧廣譜訴求的政綱,贏回低學曆中下層搖擺選民。唯有創造機會,讓普通人憑努力實現美國夢,才能收複被嘛噶和DSA搶走的選區和選民。

越過中選、大選,放眼大勢,昂撒美利堅文明會從此凋零、淪為曆史陳跡嗎?萬斯接班川普,嘛噶還能走多遠?塵埃落定後,誰來主導美國?會是怎樣的美國、誰的美國?

下篇收尾,擬題《三反文革劫 五月花凋謝?》:文明衝突;大變大亂;昂撒原罪;一世而終。歡迎評論,記得訂閱Substack轉發,感謝打賞支持。我是風鳴,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