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被占領的日本
(紅字均可點擊)
回校之前,孩子提出一起看《風立ちぬ》,我提醒說這內容很老的,你得具備很多曆史知識才能看出有趣看出悲傷。“你可以先告訴我一些看點的呀”,孩子說;“好吧好吧”,土豆答應了。
1,小説《風立ちぬ》。日本作家堀辰雄的代表作,內容即為作家本人的一段悲傷經曆:在被美麗大自然包圍的高原上,有一座療養院,主人公陪伴著身患重病(肺結核)的未婚妻,既為即將來臨的死亡做準備,同時懷著強烈的“努力活下去”願望、共同度過所剩不多的日子。這部於戰前1938年完成並出版的中篇小説,盡管主題是悲劇,但由於作者巧妙地穿插融入了大量情景/風景描寫,特別是以死者眼中更加美麗的風景為背景,淡化了悲情或傷感,使得作品整體反而給人一種明亮清晰的感覺,並感受到男女主人公超越時間的生命及幸福感的建立過程。此小說亦有中英法德語的譯本出版。
3,宮崎駿2013年執導的動畫電影《風立ちぬ》,原作者就是他本人,但他把兩部作品的兩個主人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女主是堀辰雄的小說《風立ちぬ》中那位因病去世的未婚妻;男主則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真實人物——超級著名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之設計者堀越二郎。這也是為什麽這部動畫《風立ちぬ》,片頭以藍底白字書寫出作家堀辰雄的詩句翻譯;片尾則以黑底白字重重地打上了:向堀越二郎及堀辰雄致敬!電影首映後,宮崎駿說:太難為情了,我還是第一次被自己的電影打動並落淚。
B 親媽的計算尺(紅字均可點擊)
關於電影男主角,我把鏈接放這兒:堀越二郎,一生從事著航空事業,著名的零式艦載戰鬥機設計者;1982年1月11日去世,第二天紐約時報等幾家大報也發了文章:JIRO HORIKOSHI,78,DIES IN TOKYO;DESIGNER OF ZERO FIGHTER AIRCRAFT。
右圖:被譽為“氫彈之父”的Edward Teller
計算尺(Slide rule),維基上摘一段:English mathematician and clergyman Reverend William Oughtred and others developed the slide rule in the 17th century based on the emerging work on logarithms by John Napier.(17世紀,英國數學家兼牧師William Oughtred等人,根據John Napier新興的對數研究成果發明了計算尺)。太神奇、太不可思議、太偉大了!!
看完電影,我們開始翻看琢磨起這把老古董神奇小木棍,結論:老太太那年代的理工科大學生必備之物,咱們不會用!
尺子是我媽的堂哥出差香港時帶回給我媽的,那是50年代末,她剛考入上海科大物理01係。後來物理0字各係畢業生中有1/3去了酒泉衛星基地,1/3去了特殊工廠(研究所)工作,1/3被分配到各大專院校任教,而再後來的各自命運、又都一言難盡……
上床後,小屁孩兒開心地嘮叨了幾次:明天開始就自由啦,啊哈哈……
網上查了一下,就放兩張照片吧,得瑟一下:
原詩為法國作家Paul Valéry所作;法語原詩:LE CIMETIÈRE MARIN及相關介紹;日語全詩:海辺の墓地;中文全詩:海濱墓園
堀辰雄用於小説《風立ちぬ》的是最後一段的第一句:
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
風立ちぬ、いざ生きめやも
海 濱 墓 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