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走過悉尼購房之路才發現,別人的起點,已經是我的終點

巷草 (2025-08-02 23:31:06) 評論 (0)

近年來,國內房價下跌,許多人因此損失可觀的財富。相比之下,我曾暗自慶幸自己在悉尼購置了三次房產,受益於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上漲,積累了一些財富,也不用為了糊口而勞碌,可以選擇少一些工作,多陪伴孩子們。

剛到澳洲時,我對房地產市場幾乎一無所知,隻是想買一套價格相對便宜、交通便利的房子。於是,在2012年,我以50萬澳元購入了一套距離市中心約10公裏的三房單元房。四年後,我以64萬澳元賣出。然而,在持有期間,物業費不斷上漲,額外的大額管理費也頗為煩人。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我在更遠的地區購入了一棟獨立屋(house),當時價格為57萬澳元。四年後,這套房子以72萬澳元售出。澳洲人大多傾向於購買獨立屋,而非單元房(unit),因為他們更習慣於擁有自己的土地。許多投資者認為,房產升值的關鍵在於土地增值,而單元房由於沒有土地所有權,漲幅通常較小。

疫情期間,我需要換一套更大的房子,原本以為房價會有所下降,沒想到市場依舊火熱。我最終以130萬澳元購入了一套更大的獨立屋,而三年後的估價已超過200萬澳元。這種房價漲幅讓信奉“努力工作才能改善生活”的人倍感無力——無論如何拚搏,收入增長始終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然而,即使如此,當我看到周圍那些比我年輕得多的人擁有幾百萬的房子裏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終點,隻是別人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