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一生貧窮、孤獨,又不被容於世間;他一生總共創作了約2100幅畫作,其中包括約870幅油畫。在他生前隻賣出過一幅畫——售價為400法郎。 梵高去世後,世界才幡然醒悟,報之以遺憾的驚歎。如今他已經是為公認的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躋身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中。如今的博物館裏如果沒有收藏一兩幅梵高的作品,真不好意思稱呼自己為“著名博物館“。 盡管有眾多的畫作,但梵高的代表作大約為20- 30幅左右。從收藏梵高作品的質量和數量來說,美國的幾大博物館都算得上“檔次”。
華盛頓的國畫廊和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收藏梵高作品最多的兩家。可惜的是我去國家畫廊參觀那天,該館展覽後印象派的幾個展廳當天在“內部裝修”;我一幅也沒有看到,這也是參觀博物館經常遇到的憾事,沒辦法,以後再去吧。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共有五十萬件館藏,曆史跨度超過五千年,它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展覽後印象派三傑(梵高,高更和塞尚)的畫作,其中梵高的作品有十來件。在荷蘭(那是梵高的家鄉)以外的博物館裏,大都會的館藏應該是名列前茅了。在這十來張畫作中,我最喜歡的有三幅:一是梵高的自畫像,由於珍貴,被套在玻璃櫃中展出:
二是《麥田裏的絲柏樹》 (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這是梵高在阿爾勒養病時期創作的。像同時期的許多風景畫一樣,梵高的這幅畫完全沒有直線的筆觸,所有的物體都卷曲著,泉湧著,噴吐著,那隨風搖晃的柏樹猶如擅動的靈魂,在大地和天空之間飛舞,那是靈魂深處的呼喊,那是對生活的渴望,那是對現實的無奈和悲痛欲絕:
三是《向日葵》,梵高一生創作了11幅以向日葵為主題的畫作,其中七幅創作於阿爾勒時期,帶有花瓶和花瓣,這是他的代表作;另外四幅創作於巴黎時期,隻畫了向日葵的一部分,也被叫做“平放的向日葵”,大都會收藏的就是這四幅之一: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主要由洛克菲勒家族讚助設立,其館藏數量為十五萬件,雖然少於同城的大都會,但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裏,該館擁有較多重要的收藏,其中最著名就是梵高的《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這也是梵高在阿爾勒的精神病院裏創作的。 畫麵展現了一個高度誇張變形與充滿強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而卷曲旋轉的星雲,那一團團誇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輪令人難以置信的橙黃色的明月,這是畫家在幻覺和暈眩中所見,映射出他那瘋狂的幻覺世界。該作品是梵高的巔峰之作,也是MOMA 的鎮館之寶。
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館藏總數超過50萬件,時間跨度超過五千年,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華盛頓的國家畫廊並稱為美國三大博物館,該館以收藏歐洲印象派的繪畫作品見長。我一進博物館就直奔主題,去觀賞梵高的《臥室》。可惜該畫作被借展去了,附上《臥室》的照片,梵高總共畫了三幅臥室,這是其中之一:
與《臥室》齊名的是梵高的自畫像,這是他去法國南部的阿爾勒之前,在巴黎旅居時期所畫。
另一副作品是《飲酒者》,在阿爾勒的精神病院裏,梵高複製了他所欽佩的不少藝術家的作品,這是其中的一幅,原作是一位法國畫家的木刻版畫。
費城美術館,其藏品超過227,000件,曆史跨度達2000多年。它的規模雖然不及以上三家,但其在印象派藝術的收藏實力也屬於世界水平。在它收藏的幾件梵高畫作中就有一幅《向日葵》,目前世界上僅存六幅,這當然也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我去參觀的時候,該畫作前遊人太多,竟然沒有機會和“它”合影,稍有遺憾:
波士頓美術館也是美國名列前茅的藝術博物館,館藏品近50萬件,涵蓋莫奈、雷諾阿、梵高等印象派大家的代表作。梵高在阿爾勒時期,郵遞員魯蘭一家經常照顧他,為表示感激,梵高為魯蘭一家共畫了二十餘幅肖像,其中為魯蘭夫人畫了六幅,這是其中一幅。梵高自己說:“我今天開始接著畫魯蘭夫人,我在顏色上是這麽安排的:紅色融入純粹的橙色中,強化了肉色,趨近鉻黃色,然後穿過粉色,同橄欖綠和鉻綠色融合在一起。在我所有的印象主義作品中,這幅作品的顏色是最好的。我相信,如果將這幅畫放在漁船上-就算是冰島的漁船,也會有漁民覺得她似乎在哼唱搖籃曲呢。”
耶魯大學美術館,雖不能與上述幾家世界級美術館相比,但它卻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大學藝術博物館,其曆史可追溯至1832年。在其近三十萬件館藏品中也有幾幅一流之作,其中就包括梵高的《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é)。
梵高住在阿爾勒期間與高更經常在光顧附近的咖啡館,用酒或咖啡來提神解乏。那家咖啡館裏燈火的顏色和室內陳設的紅、黃色,像白天的陽光那樣明亮,由此激發了梵高的創作激情。 畫作中描繪了酒館的內部,在中心背景有一個半窗簾的門口,五位顧客坐在桌子旁,沿牆左右,畫中站立在台球桌旁的那一位就是梵高的房東。這幅畫表現的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耶魯大學收藏這幅畫的來曆也很有意:由於經濟拮據,梵高用這幅畫給房東用以抵債。1908年一位俄羅斯收藏家前往巴黎,他和往常一樣購買了一批畫作,其中就有這副《夜間的酒館》。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將該收藏家的收藏品全部“充公“,而後又將這批藝術作品賣給了柏林的一家畫廊,其收入用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1933年,這些作品幾經轉售,到了一位耶魯大學的校友斯蒂芬·克拉克手中,其中就包括這幅《夜間的酒館》。克拉克在1960年去世前,將這幅作品遺贈給耶魯大學。如今這幅畫成為梵高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如今已經價值連城,2016年時的估價就高達2億美元。
美國的其他博物館中也有梵高的不少作品,這位終身懷才不遇的畫家,去世後在美國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注:部分照片取自網絡
梵高畫作在美國
長島退休客 (2025-08-21 07:03:53) 評論 (0) 梵高的一生貧窮、孤獨,又不被容於世間;他一生總共創作了約2100幅畫作,其中包括約870幅油畫。在他生前隻賣出過一幅畫——售價為400法郎。 梵高去世後,世界才幡然醒悟,報之以遺憾的驚歎。如今他已經是為公認的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躋身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中。如今的博物館裏如果沒有收藏一兩幅梵高的作品,真不好意思稱呼自己為“著名博物館“。 盡管有眾多的畫作,但梵高的代表作大約為20- 30幅左右。從收藏梵高作品的質量和數量來說,美國的幾大博物館都算得上“檔次”。
華盛頓的國畫廊和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收藏梵高作品最多的兩家。可惜的是我去國家畫廊參觀那天,該館展覽後印象派的幾個展廳當天在“內部裝修”;我一幅也沒有看到,這也是參觀博物館經常遇到的憾事,沒辦法,以後再去吧。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共有五十萬件館藏,曆史跨度超過五千年,它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展覽後印象派三傑(梵高,高更和塞尚)的畫作,其中梵高的作品有十來件。在荷蘭(那是梵高的家鄉)以外的博物館裏,大都會的館藏應該是名列前茅了。在這十來張畫作中,我最喜歡的有三幅:一是梵高的自畫像,由於珍貴,被套在玻璃櫃中展出:
二是《麥田裏的絲柏樹》 (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這是梵高在阿爾勒養病時期創作的。像同時期的許多風景畫一樣,梵高的這幅畫完全沒有直線的筆觸,所有的物體都卷曲著,泉湧著,噴吐著,那隨風搖晃的柏樹猶如擅動的靈魂,在大地和天空之間飛舞,那是靈魂深處的呼喊,那是對生活的渴望,那是對現實的無奈和悲痛欲絕:
三是《向日葵》,梵高一生創作了11幅以向日葵為主題的畫作,其中七幅創作於阿爾勒時期,帶有花瓶和花瓣,這是他的代表作;另外四幅創作於巴黎時期,隻畫了向日葵的一部分,也被叫做“平放的向日葵”,大都會收藏的就是這四幅之一: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主要由洛克菲勒家族讚助設立,其館藏數量為十五萬件,雖然少於同城的大都會,但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裏,該館擁有較多重要的收藏,其中最著名就是梵高的《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這也是梵高在阿爾勒的精神病院裏創作的。 畫麵展現了一個高度誇張變形與充滿強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而卷曲旋轉的星雲,那一團團誇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輪令人難以置信的橙黃色的明月,這是畫家在幻覺和暈眩中所見,映射出他那瘋狂的幻覺世界。該作品是梵高的巔峰之作,也是MOMA 的鎮館之寶。
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館藏總數超過50萬件,時間跨度超過五千年,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華盛頓的國家畫廊並稱為美國三大博物館,該館以收藏歐洲印象派的繪畫作品見長。我一進博物館就直奔主題,去觀賞梵高的《臥室》。可惜該畫作被借展去了,附上《臥室》的照片,梵高總共畫了三幅臥室,這是其中之一:
與《臥室》齊名的是梵高的自畫像,這是他去法國南部的阿爾勒之前,在巴黎旅居時期所畫。
另一副作品是《飲酒者》,在阿爾勒的精神病院裏,梵高複製了他所欽佩的不少藝術家的作品,這是其中的一幅,原作是一位法國畫家的木刻版畫。
費城美術館,其藏品超過227,000件,曆史跨度達2000多年。它的規模雖然不及以上三家,但其在印象派藝術的收藏實力也屬於世界水平。在它收藏的幾件梵高畫作中就有一幅《向日葵》,目前世界上僅存六幅,這當然也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我去參觀的時候,該畫作前遊人太多,竟然沒有機會和“它”合影,稍有遺憾:
波士頓美術館也是美國名列前茅的藝術博物館,館藏品近50萬件,涵蓋莫奈、雷諾阿、梵高等印象派大家的代表作。梵高在阿爾勒時期,郵遞員魯蘭一家經常照顧他,為表示感激,梵高為魯蘭一家共畫了二十餘幅肖像,其中為魯蘭夫人畫了六幅,這是其中一幅。梵高自己說:“我今天開始接著畫魯蘭夫人,我在顏色上是這麽安排的:紅色融入純粹的橙色中,強化了肉色,趨近鉻黃色,然後穿過粉色,同橄欖綠和鉻綠色融合在一起。在我所有的印象主義作品中,這幅作品的顏色是最好的。我相信,如果將這幅畫放在漁船上-就算是冰島的漁船,也會有漁民覺得她似乎在哼唱搖籃曲呢。”
耶魯大學美術館,雖不能與上述幾家世界級美術館相比,但它卻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大學藝術博物館,其曆史可追溯至1832年。在其近三十萬件館藏品中也有幾幅一流之作,其中就包括梵高的《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é)。
梵高住在阿爾勒期間與高更經常在光顧附近的咖啡館,用酒或咖啡來提神解乏。那家咖啡館裏燈火的顏色和室內陳設的紅、黃色,像白天的陽光那樣明亮,由此激發了梵高的創作激情。 畫作中描繪了酒館的內部,在中心背景有一個半窗簾的門口,五位顧客坐在桌子旁,沿牆左右,畫中站立在台球桌旁的那一位就是梵高的房東。這幅畫表現的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耶魯大學收藏這幅畫的來曆也很有意:由於經濟拮據,梵高用這幅畫給房東用以抵債。1908年一位俄羅斯收藏家前往巴黎,他和往常一樣購買了一批畫作,其中就有這副《夜間的酒館》。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將該收藏家的收藏品全部“充公“,而後又將這批藝術作品賣給了柏林的一家畫廊,其收入用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1933年,這些作品幾經轉售,到了一位耶魯大學的校友斯蒂芬·克拉克手中,其中就包括這幅《夜間的酒館》。克拉克在1960年去世前,將這幅作品遺贈給耶魯大學。如今這幅畫成為梵高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如今已經價值連城,2016年時的估價就高達2億美元。
美國的其他博物館中也有梵高的不少作品,這位終身懷才不遇的畫家,去世後在美國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注:部分照片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