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回憶錄 - 童年(五)

wzuo (2025-08-21 13:34:16) 評論 (0)

關於北平解放前的一些記憶(下)

眼看著日子越來越難過,幸好我母親有個親姐姐,我管她叫二姨,在大興縣青雲店附近的東合盛村。我母親每當糧食接不上頓時,就帶我到二姨家裏。他家還算比較殷實,有多少田地我不清楚,我隻記得她家有兩頭大牲口,有馬車,有時他們還雇一個長工。解放後在搞階級劃分時被定為中農,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脫離過勞動,不構成剝削階級成分。我們在二姨家不但免費吃住,而且臨走還要背回點棒子麵。別小看這點糧食,有時可是解決一家溫飽的關鍵援助啊。

東合盛在現在成為通公交車的大村了,而當時隻不過是隻有四五戶人家的小自然村。我的二姨夫叫梅紹安,他是個非常幹練的瘦老頭, 既會幹農活,又通文墨,寫一手好字。他趕車技術甚好,尤其是使用大鞭子。我們在他家時 有一次見他提回一隻打死的野兔,他們叫野貓,據他說,這是他趕車走路時碰上,被他一鞭子抽死了。他們的院落在東頭,往西就是他的弟弟、幾個侄子、哥哥的院落。就這麽幾戶人家,自然非常清靜,當地國民黨政府也很少找他們的麻煩,因為他們與當地土匪有聯係,非國民黨大部隊是不敢惹他們的。順便說一句,解放前的北京南郊,土匪是很多的,其實這些土匪就是當地農民,他們像幫會一樣,有一定勢力範圍,負責保護自己勢力範圍內一般民眾,適當收取保護費。偶爾有外邊的人進入他們的勢力範圍,首先得買通他們的關子。有外來的闊主,如不識相,也可能被綁架,這叫綁票。被綁者家屬必須交給他們贖金才能領人。這叫贖票。處死被綁者,這叫撕票。這種情況比較稀有。一般窮苦百姓盡管放心,他們是不會來找麻煩的,有時還能給點施舍。我記得很清楚,二姨夫家就有一杆步槍。他的幾個侄子更神氣,經常背著盒子槍來二姨夫家,其中一個我管他叫二哥。據說解放後他隱藏了很久,直到1953年左右才被抓起來判刑,刑滿釋放後留在了興凱湖農場。而那個大侄子則在解放前那年的夏天,因與鄰近土匪團夥發生火拚而被打死。當時母親和我正在二姨家,我清楚記得,一天中午,正當我們要吃午飯時,隻聽得村外啪啪響了兩槍,接著一隊國民黨兵開進村裏,敲開各家各戶的門,用槍逼著,讓屋裏的人全出來到打麥場集合。全村的十幾口人都出來了,國民黨兵搜了一便身,便到各家屋裏搜。不一會就讓解散了。我們回家一看,屋裏被翻得亂七八糟,糧食和衣服被拿走不少。我的一件打了補丁的破夾襖也不見了。晚上,聽到村裏傳來哭聲。原來,二姨夫的大侄子,我管他叫大哥,在鄰近的大回城村被別的土匪幫打死了,屍體被人家用破門板抬了回來。也許是那個土匪幫與國民黨部隊有關係,也許是這個大侄子得罪了國民黨部隊,今天白天來的國民黨兵就是對東合盛村的報複。這場經曆我可是印象太深了,因為我是第一次讓人用槍逼著走出房門,第一次看見被人用槍打死的我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