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夜第一次讀茅盾的《子夜》,覺得很好看啊。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心理描寫,連女性心理都抓得很準。對金融貿易實業商戰的描寫也很到位,感覺20世紀30年代的這些放到今天本質上也沒太大變化。茅盾描寫富人的生活奢侈而空虛,有很多細節。他寫的工農運動,雖然能看出他是同情底層人民的,但並沒有什麽假大空高大上的描寫,即使是底層人民也有愚昧的地方。[
閱讀全文]

老大去上大學不到一個星期,我怎麽覺得他走了好久了啊?他離開家之前的暑假,有機會和他獨處了一段時間。今年回國的後兩周,隻有我們倆在北京和姥姥姥爺一起,他又因為中文不好,不願意自己出去(北京話叫“杵窩子”),倒讓我們有了不少親子時間。老大和媽媽一起去了故宮、雍和宮、紫檀博物館:一起吃了稻香村零號店和合生匯的各式小店:陪著媽媽和小姨[
閱讀全文]

今天拙作《北京的回憶》在《北京青年報》B2版發表了。記錄一下。
這裏是北青網文章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972140055499486&wfr=spider&for=pc。
這裏是發表在文學城博客的原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248/202307/25096.html。
[
閱讀全文]

周末送老大入住大學了。歡迎會上有免費零食和冰激淩。估計一學年就指著這會兒有免費東西了。宿舍不大,但五髒俱全。休息大廳有架三角鋼琴,我們去的兩天總有孩子在彈,水平還挺不錯的。地下室有洗衣房、遊戲室和健身房:地磚還挺好玩的:院子裏有棵老橡樹,把角就是我家老大的小屋:院子裏還有兩隻貓貓。看來小朋友們不會寂寞了:晚上收拾好就去學校食堂體驗[
閱讀全文]
還有不到兩周老大就要離開家去上大學了,想起來總覺得有點兒心慌有點兒悲傷。
前兩天看一個朋友在fcebook上寫道:“Amother’sjobistoteachherchildrennottoneedheranymore.Thehardestpartofthatjobisacceptingsuccess.”知道該放手了,卻突然有些想哭。
老大是個內向、敏感、正義、善良、有些完美主義卻又膽小的孩子,脾氣不太好,又倔,有些事很有主意,有些事又猶豫不決。他從小[
閱讀全文]

暑假回國了一個月,時間都花在了陪家人身上,書看得就慢了許多,倒是雜誌沒忘了看兩本。回來有時間了才又撿起書看,就是心境不一樣了,總是靜不下來。借古諷今的一本書,國外出版的。雖然語言並沒有多精致,但情節讓人腦洞大開,而且很幽默。國內肯定是禁書。作者哈金是東北人,很小的時候就去參軍,這本書就是根據他參軍的經曆以英文寫成的,之後又由他和太[
閱讀全文]
北京的記憶趙堂子胡同新3號是我15歲以前一直生活的地方。坐落在朝內南小街離北京站口不遠的這座宅院是朱啟鈐在20世紀30年代購置的一所未完成的建築,由他自己重新設計並督造。院內的長廊有彩畫,建築上的做法是按《營造法式》進行的。據朱啟鈐的兒子朱海北回憶,院子修建所用的木工、彩畫工都是為故宮施工的老工匠。可惜70年代我父母搬進去的時候這些彩畫基本都[
閱讀全文]

I'mPossible
五歲的孩子在垃圾桶裏翻著,饑餓驅使他尋找能吃的東西。夜晚降臨,大雪紛飛的日子,他在巴爾的摩黑人區的一棟廢棄房子裏,因為找媽媽找得太累睡著了,差點兒凍死。他媽媽17歲生下他,因為酗酒問題而流浪街頭;他爸爸在他沒出生的時候就入獄了。這就是第一位黑人大號演奏博士Dr.RichardAntoineWhite的童年生活,他是UNM的教授,也是老二大號私教老師的老[
閱讀全文]

TheDevil’sBed以前看過作者WilliamKentKrueger的OrdinaryGrace,非常喜歡,前陣書荒的時候就借了他的這本書來看。沒想到他其實是個thriller作家。這本書是他比較早的作品,是驚險破案故事。裏麵迂回轉折,有陳詞濫調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好看的點,沒有失望。月亮背麵王剛的小說,好像此王剛非彼王剛。小說很灰暗,有點兒王朔的味道,但不如王朔幽默。從騙子的角度寫騙子為什[
閱讀全文]

今年的年夜飯因為國內家人生病,其實沒有太多興致。還好後來大家都楊康了。現在記錄一下吧。白斬雞,吉祥如意:糖醋小排,甜甜蜜蜜:人人都認識的羊肉串:清蒸白玫瑰:白灼油菜:砂鍋,有丸子,象征團團圓圓:香軟豆沙糕,每年必做,簡單好吃。方子在這裏:https://diycooking.wordpress.com/2010/11/13/%E9%A6%99%E8%BD%AF%E8%B1%86%E6%B2%99%E7%B3%95/。全家福:當然少不了十五的湯圓: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