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說,有翻譯,有隨筆,想起什麽寫點兒什麽。
個人資料
wzuo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3讀書筆記(三)

(2023-08-05 15:53:39) 下一個

暑假回國了一個月,時間都花在了陪家人身上,書看得就慢了許多,倒是雜誌沒忘了看兩本。

回來有時間了才又撿起書看,就是心境不一樣了,總是靜不下來。

借古諷今的一本書,國外出版的。雖然語言並沒有多精致,但情節讓人腦洞大開,而且很幽默。國內肯定是禁書。

 

作者哈金是東北人,很小的時候就去參軍,這本書就是根據他參軍的經曆以英文寫成的,之後又由他和太太翻譯成中文。他現在是波士頓大學搞文學創作的教授,英文作品獲了不少獎項,包括美國國家圖書獎,也有普利策獎提名。他的經曆頗有些傳奇色彩: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作家,尤其是文革前出生的,能在美國英語寫作界有一席之地,真的很不容易。作為一個同樣英語專業出身的,我對這些母語不是英語,但一直用英語寫作的作家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能因為我比較喜歡吃酸奶,覺得這本書挺實用的,尤其是後麵那些甜食和飲料類,既簡單又健康,看著也很好吃,準備把各個方子試一遍。

 

太難了,而且講解不清楚,國內以前老菜譜的寫法:成分細到有零頭的克(比如112克),過程卻一筆帶過,哪一步需要多長時間都沒有。看看就好,基本沒用。

 

小說講的是以華人外派回上海為背景的故事,有青春時候的迷惘,有成人之後的困惑,更有中國社會階級的側影。作者當年跟著外派的父母在上海住過幾年,但感覺對80年代也有一定了解,估計是采訪父母得來的信息。就是故事心理描寫不錯,但情節有些單薄,視野有點窄。

 

封麵寫的是小藍書收官之作,不知道小藍書是什麽,但這本書講的都是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作者回顧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故事都很吸引人,像當年《故事會》或者《讀者文摘》的風格,比較煽情。可以很快翻過,感慨一下人生無常。

 

看到網上推薦就借來聽了,是1985年加拿大女作家Margaret Atwood寫的反烏托邦小說,講的是不遠的未來,女性都成了生育工具或者男性玩偶,社會壓抑而恐怖。整篇小說有點兒意識流,都是以第一人稱講身邊發生的事,情節比較慢,但氛圍讓人不寒而栗。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評價還可以,Rotten Tomato給83分,有好幾季。結合最近高法弄的反墮胎什麽的,看著真有諷刺意義。

 

David Baldacci最新的小說,在圖書館排了倆月才排到。夏天海邊可以看的快節奏偵探小說,看完了印象不是很深刻,但還算有趣。

 

Dr. Richard Antoine White是第一位黑人大號演奏博士,UNM的教授,也是老二大號私教老師的老師,說起來算是師祖了。在老二的老師家見到過他用過的大號,是不是也算沾了名人的名氣?嗬嗬。這本書是小朋友老師推薦的,因為當時老師談起音樂家的生活艱辛,樂團工作的不易。以前隻聽老師說起過他的老師曾經無家可歸,卻沒想到Dr. White經曆這麽坎坷,難怪會說”I’m possible“。他書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Life is fair because it’s unfair to everybody.”後來根據這本書也拍了一部關於Dr. White的紀錄短片,以後會找來看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