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說,有翻譯,有隨筆,想起什麽寫點兒什麽。
個人資料
wzuo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5讀書筆記(二)

(2025-04-03 14:36:28) 下一個

兩年前帶小朋友去私教那兒上課,發現附近有個休斯敦公立圖書館。雖然當時沒去,但查了它家網上目錄,發現中文書多多。後來終於在半年前去另一私教家時辦了借書證。開始還隻是借了幾本紙書,但終因離得遠放棄了。沒想到兩個月前在Libby上隨意瀏覽它家電子書目錄,發現了大寶藏。它家的中文電子書和有聲書加起來有好幾萬本!要知道縣裏的圖書館中文電子書幾乎沒有,有聲書也就三十來本。我馬上就借了兩本有聲書聽,可聽完這兩本,還了,卻不能再借,隻能排hold。我電郵過去問了好幾次,終於有個懂的去問了Libby support,才知道這些有聲書資源共享,一張借書卡一個月隻能借兩本有聲書,過了限額就隻好等下月了。當然那也比其它圖書館強多了。不知道電子書是否也有這個限製,反正我看得慢,兩個星期看一本也夠了。感覺發現了大糧倉啊!喜歡看書的小夥伴們,趕緊查查吧。

1號重案組

以前看過電視劇,很喜歡,這次就從Houston Public Library借來看了網上的書。文筆實在太一般了,隻是案情還比較離奇,真的像以前《啄木鳥》的風格。

 

太白金星有點兒煩

馬伯庸比較新的書,以《西遊記》和《封神榜》為藍本,借古諷今。有些地方還挺幽默的,也有懸疑的部分。不過我不是在中國上班,對書中一些厚黑學理解不深,看得有點兒無聊,翻了好多天才看完。倒是對後來看《哪吒2》有點兒幫助。

 

This Is Going to Hurt – Adam Kay

借的時候不知道這是個英國醫生寫的,還以為是美國醫生。這是他當住院醫實習時候寫的日記,每篇很短,非常有英國人的幽默,經常看得我忍俊不禁。這本書的作者因為父親是醫生而選擇讀醫。在英國他上的學校是本醫連讀,一共六年。但和美國訓練醫生還是有所不同,時長不一樣,實習時候醫生的稱呼都不太一樣。而且英國是公立私立分開,大部分民眾可以接受公立醫療,有錢人也可以選擇私立的診所和醫生,當然品質更好,服務更好。不過雖然是英國,講的人性和對醫生的期待應該全球通用。想學醫的孩子可以讀讀(就是有點兒黃,因為小醫生主治婦產科),真的得是有熱情能堅持下來的才可能成功。

這本書我是聽的,發現自己現在聽英音不大靈光,聽了一兩個小時才漸漸適應這口音。這本書已經改編出了電視短劇,什麽時候打算借來看看。

 

菟絲花 – 瓊瑤

好久沒看這本都快忘了,其實這本還行,居然還有懸疑,也算瓊瑤小說裏三觀還比較正的。

 

Bellevue – David Oshinsky

這本普利策獲獎作品講的是曼哈頓最老的醫院 – Bellevue Hospital。作者從醫院講開去,通過一次次的疫情和危機講了幾乎是整個美國的醫史,從醫生職業到醫院和保險的發展,從醫院的宗旨到醫生的道德,從醫學院的建立到醫學研究涉及的社會問題等等,是一部非常詳細的醫療史和社會史。

前些日子新總統上台以後,還有人發起問卷,問應不應該給窮人提供醫療。其實在美國成立之初就已經開始有Bellevue這種公立醫院,又大又窮又破,為沒錢甚至沒身份的少數族裔提供最基本的醫療,也是美國人性的一部分吧。

 

The House of Cross – James Patterson

最新的Cross曆險記,還是一樣快節奏,比他與人合寫的要好看些。但也能猜到結果,隻能算thriller,不能算mystery了。還是懷念他最早的那些不是與人合寫的獨立故事,什麽Along Came a Spider之類的。

 

味外之味 – 朱振藩

這本書是關於美食的介紹,也包括典故和小故事。作者是台灣美食家。不過裏麵有些我感覺他也不怎麽了解,比如關於驢打滾,他寫的絕對不是北京人吃的。有些美食還挺有典故的,但他的文章細節是有的,隻是不夠生動有趣,不如唐魯孫或者梁實秋的好看。可惜這邊圖書館沒有唐魯孫的書,本來很想重溫一遍的。

 

全家福 – 葉廣芩

這本書有點兒像劇本,當然也是有一出連續劇根據這本書寫的。裏麵的時間線感覺有點兒不太對,整體風格也不如她其它關於自己家族的故事好玩兒,可能還是太長了。但我是聽的說書,說這個故事的人給故事增色不少,不光北京口音地道,學男女老少說話都惟妙惟肖,而且該唱的時候還能來上一段,真是很棒。

 

大漢公主 – 吳蔚

這本就是休斯敦公共圖書館Libby app上的有聲書。我還是挺喜歡吳蔚的曆史小說的,她總能把曆史故事講得像懸疑故事,繪聲繪色,引人入勝。這本篇幅比較長,情節有點兒分散,主角不是一個公主,而是兩個。如果能斷在第一個公主那裏應該會更緊湊。估計作者是想寫完漢武帝的整個統治時期,所以才拖得長了。我還是喜歡的,但網上評分不高。

不喜歡的是有聲部分,讀這本書的人感覺不是專業的,讀得稍微快點兒就吐字不清,前後鼻音有時候不分,還會念錯別字(比如月氏念yue shi,長史念chang shi,徒然念陡然等等)。吳蔚的小說因為寫的是曆史,有點兒文言,不那麽好讀,讀這本書的人有時候會把不該斷句的地方讀斷句(比如南北讀成南 北,中間隔一會兒;或者A看見B走進大殿,道:。。。他省略中間的逗號,成了A看見B走進大殿道:發問的變成B了),背景音樂有時候也太響,還沒有停的時候,聽得好難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