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夠從性中獲得快樂。當睾酮和孕酮等性激素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觸發人腦中的下丘腦中神經的反應,產生一種緊張感,就是性欲。這種緊張感與人饑渴時的緊張感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所謂食與色都為人之本性也。性欲的緊張感在人的性行為之後得以消除。下丘腦中產生出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釋放到血液中,對人的心血係統和肌體係統都起到疏緩調節作用。同時,下丘腦中產生的穀氨酸介質傳遞到腹側被蓋區,又觸發多巴胺的產生。多巴胺傳導到伏隔核導致其神經活動,而形成快感。這是生物演化形成的獎勵機製,以鼓勵生物體為了生命繁衍的交配行為。這個快樂形成的過程都在人腦中較原始的邊緣係統中完成。爬行動物可能已經具備了性快感的意識。研究觀察確認哺乳動物已經普遍具有這種性知和性感的能力。多巴胺傳導的另一個通路是從腹側被蓋區到人腦的額葉皮層。在那裏,與理智相關的神經活動被抑製。所以我們經常笑談一些人是性癡,愛癡,或者情癡不僅僅指他們對性與情的迷戀,也指沉迷其中的人多少喪失了理性思維的能力。
本來服務於生物繁衍的性快感的功能在人類這裏又有轉化。一直流傳一個查無實證的故事,與以沉默寡言聞名的美國總統柯立芝有關。有一天,柯立芝和妻子去訪問一家農場。總統夫人走在前頭,看到一隻公雞正在和一隻母雞交配,好奇地問旁邊的農場主,公雞一天做多少次?農場主回答道,一天有個幾十次。總統夫人就說,請轉告總統。話傳到柯立芝這裏,他問農場主,公雞每次都和同一隻母雞做的嗎?農場主說,不是。柯立芝於是輕淡地對農場主說,請轉告總統夫人。這個故事被借用來表達動物性行為中的柯立芝效應,即引入新的異性會激發動物的性反應。喜新厭舊是動物的性本能。我覺得柯立柯和妻子在與農場主問答中表明的不同喻意中另有一番意思。人類個體的成長需要漫長的時間。這給撫育後代的女性造成很大的負擔。女性的策略就是要得到男性的幫助。於是,發情期在人類中消失了,女性基本上時候都處於性接納的狀態。女性通過性的吸引而促成男女兩性之間的相對穩定的結合狀態。男性不具有撫育後代的本能意識,但是能夠為女性和子代的生存和安全提供保障。這就是人類男女配偶和家庭的形成。在地廣人稀的原始人類狀態,性為維持男女的結合和家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社會裏,婚姻和家庭的穩定取決於其它更多的因素,性的作用反而沒有那麽重要了。
人類的性逐漸背離了繁衍的目的。性可以用來交易。其實,人類近親黑猩猩就懂得利用性來換取食物。性的目的也可能就是單純地追求快樂。之前提到的倭黑猩猩是雌雄雜交的群居動物。它們也沒有發情期。公開的群體性性行為即普遍又頻繁。除了追求快樂,倭黑猩猩也利用性來取悅對方。性也是其群體的粘合劑。每當雄性倭黑猩猩之間發生衝突時,就有雌性利用性交合化解矛盾。在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美國年輕人開始了一場性解放運動。口號就是要做愛,不要戰爭(Make Love, Not War),與倭黑猩猩何其相似。人類本性上也是性雜交動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子女撫育以後不再是負擔,我們無法確定將來的家庭一定會存在。一個沒有家庭及其價值的社會形態會與現在很不一樣。
性是人的原始動力。出於它的本性和多麵性,不加約束的性必然對人和社會有不良的影響。這點在人類曆史上被證明了無數次。性本身無所謂善惡,無所謂對錯。它隻是雙麵刃,全靠我們的掌握。性的話題在大多數人類文化中都是禁忌,最主要的原因是出於道德說教。其實,道德就是極其虛偽的東西。能做的,不能說;不能做的,卻可以說。表麵道貌岸然的人私底下滿是男盜女娼。弗洛伊德本著科學探索的精神,對人性進行了革命性的分析。他利用精神分析法第一次揭示了人類在自覺意識之下還有巨大的人不自知的自我潛在意識,其中就包括了性意識。隻是他提出的泛性論走得太遠。性似乎包容了一切。我從弗洛伊德的理論裏開始我的自我意識的啟蒙。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他從另類視角對宗教和藝術的論述。到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教授金賽詳細分析了人類的性行為。他的性學報告曾經風靡一時,成為後來性解放運動的重要理論依據和範本。金賽的研究留於表麵。他的理論論文裏還有不少誇大不實的成分。而到當代,同樣是在印第安納大學的金賽研究所工作的費舍爾教授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來探討人類的性機製。同時,她也揭示了人類人性中愛的來源。
--寫於2023年10月20日(圖片來自網絡)
《虛幻的人性 08》
銀月亮 (2025-08-01 20:51:25) 評論 (0)人類能夠從性中獲得快樂。當睾酮和孕酮等性激素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觸發人腦中的下丘腦中神經的反應,產生一種緊張感,就是性欲。這種緊張感與人饑渴時的緊張感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所謂食與色都為人之本性也。性欲的緊張感在人的性行為之後得以消除。下丘腦中產生出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釋放到血液中,對人的心血係統和肌體係統都起到疏緩調節作用。同時,下丘腦中產生的穀氨酸介質傳遞到腹側被蓋區,又觸發多巴胺的產生。多巴胺傳導到伏隔核導致其神經活動,而形成快感。這是生物演化形成的獎勵機製,以鼓勵生物體為了生命繁衍的交配行為。這個快樂形成的過程都在人腦中較原始的邊緣係統中完成。爬行動物可能已經具備了性快感的意識。研究觀察確認哺乳動物已經普遍具有這種性知和性感的能力。多巴胺傳導的另一個通路是從腹側被蓋區到人腦的額葉皮層。在那裏,與理智相關的神經活動被抑製。所以我們經常笑談一些人是性癡,愛癡,或者情癡不僅僅指他們對性與情的迷戀,也指沉迷其中的人多少喪失了理性思維的能力。
本來服務於生物繁衍的性快感的功能在人類這裏又有轉化。一直流傳一個查無實證的故事,與以沉默寡言聞名的美國總統柯立芝有關。有一天,柯立芝和妻子去訪問一家農場。總統夫人走在前頭,看到一隻公雞正在和一隻母雞交配,好奇地問旁邊的農場主,公雞一天做多少次?農場主回答道,一天有個幾十次。總統夫人就說,請轉告總統。話傳到柯立芝這裏,他問農場主,公雞每次都和同一隻母雞做的嗎?農場主說,不是。柯立芝於是輕淡地對農場主說,請轉告總統夫人。這個故事被借用來表達動物性行為中的柯立芝效應,即引入新的異性會激發動物的性反應。喜新厭舊是動物的性本能。我覺得柯立柯和妻子在與農場主問答中表明的不同喻意中另有一番意思。人類個體的成長需要漫長的時間。這給撫育後代的女性造成很大的負擔。女性的策略就是要得到男性的幫助。於是,發情期在人類中消失了,女性基本上時候都處於性接納的狀態。女性通過性的吸引而促成男女兩性之間的相對穩定的結合狀態。男性不具有撫育後代的本能意識,但是能夠為女性和子代的生存和安全提供保障。這就是人類男女配偶和家庭的形成。在地廣人稀的原始人類狀態,性為維持男女的結合和家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社會裏,婚姻和家庭的穩定取決於其它更多的因素,性的作用反而沒有那麽重要了。
人類的性逐漸背離了繁衍的目的。性可以用來交易。其實,人類近親黑猩猩就懂得利用性來換取食物。性的目的也可能就是單純地追求快樂。之前提到的倭黑猩猩是雌雄雜交的群居動物。它們也沒有發情期。公開的群體性性行為即普遍又頻繁。除了追求快樂,倭黑猩猩也利用性來取悅對方。性也是其群體的粘合劑。每當雄性倭黑猩猩之間發生衝突時,就有雌性利用性交合化解矛盾。在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美國年輕人開始了一場性解放運動。口號就是要做愛,不要戰爭(Make Love, Not War),與倭黑猩猩何其相似。人類本性上也是性雜交動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子女撫育以後不再是負擔,我們無法確定將來的家庭一定會存在。一個沒有家庭及其價值的社會形態會與現在很不一樣。
性是人的原始動力。出於它的本性和多麵性,不加約束的性必然對人和社會有不良的影響。這點在人類曆史上被證明了無數次。性本身無所謂善惡,無所謂對錯。它隻是雙麵刃,全靠我們的掌握。性的話題在大多數人類文化中都是禁忌,最主要的原因是出於道德說教。其實,道德就是極其虛偽的東西。能做的,不能說;不能做的,卻可以說。表麵道貌岸然的人私底下滿是男盜女娼。弗洛伊德本著科學探索的精神,對人性進行了革命性的分析。他利用精神分析法第一次揭示了人類在自覺意識之下還有巨大的人不自知的自我潛在意識,其中就包括了性意識。隻是他提出的泛性論走得太遠。性似乎包容了一切。我從弗洛伊德的理論裏開始我的自我意識的啟蒙。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他從另類視角對宗教和藝術的論述。到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教授金賽詳細分析了人類的性行為。他的性學報告曾經風靡一時,成為後來性解放運動的重要理論依據和範本。金賽的研究留於表麵。他的理論論文裏還有不少誇大不實的成分。而到當代,同樣是在印第安納大學的金賽研究所工作的費舍爾教授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來探討人類的性機製。同時,她也揭示了人類人性中愛的來源。
--寫於2023年10月20日(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