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女童鞋查一查;可能大樹也有用的;傳統化妝品中常見的“有毒”添加劑類別

胡雪鹽8 (2025-08-03 11:30:41) 評論 (0)
類別 成分舉例 可能危害
防腐劑 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甲醛釋放物(DMDM Hydantoin) 激素幹擾、致癌、致敏
乳化劑/表麵活性劑 SLS(十二烷基硫酸鈉)、PEG類 刺激皮膚、破壞皮膚屏障
香精 各類合成香料 過敏、哮喘、皮炎,具體成分不透明
色素 某些煤焦油來源的人工色素(如CI 17200) 潛在致癌,特別是用於口唇類產品
金屬汙染物 鉛、汞、鎘、砷(多為汙染或非法添加) 神經毒性、腎損傷、生殖毒性
紫外線吸收劑 Oxybenzone(苯氧苯酮) 激素幹擾、可能引發皮膚過敏


  • 低劑量原則:法規允許在某個安全濃度以下使用(例如對羥基苯甲酸酯 0.8%)。

  • 成本與效果:傳統配方為了穩定性、抗菌性、外觀和氣味往往依賴這些成分。

  • 化妝品不是藥品:大部分國家對化妝品監管相對寬鬆,重點是不立即危害健康。

  • 長期累積效應:每天用5種產品,每種都含微量有害物質,加起來可能不小。

  • 混合風險不可預測:不同產品的成分可能交互反應或增強毒性。

避開以下

Paraben、SLS、PEG、Triclosan、DMDM、Formaldehyde、Frag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