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隨意吹

海風隨意吹 名博

朋友確診“山穀熱”

海風隨意吹 (2025-08-20 10:50:17) 評論 (12)


住在矽穀的朋友五月中突然發燒,極度疲勞,全身疼痛,忙去就醫。醫生診斷不是感冒,朋友因多次患過肺炎,自覺症狀跟肺炎相像,便問醫生是否又得肺炎了。拍了片子,肺部確有局部陰影,於是開了一周的抗生素。 

服藥後,燒退了,但剛好了兩天,又開始發燒。朋友以為由於抗生素服藥期不夠長,沒控製住炎症,又去就醫,醫生又開了抗生素,但病情依舊出現反複。

朋友決定去看肺科專家,可是專家太忙好不容易約到了一個月後的門診 

在等待看肺科專家的一個月裏,高燒又卷土重來,醫生又開了抗生素。反反複複,時好時壞如此這般,看了四次病,吃了四周的抗生素,前後拖了兩個月。朋友原本非常瘦(90多磅),經這一折騰,體重降到了80多磅,臉色蠟黃,看上去非常糟糕,而且肺部似乎新增了兩個形跡可疑的腫塊,不免人聯想到恐怖的惡症。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肺科專家,馬上做了細菌培養。幾天後,結果出來了,不是肺炎,是山穀熱 (Valley Fever) 

據朋友說,有一天她爬梯子鋸樹枝,樹上有不少灰塵,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要不要去戴個口罩,懶得從高梯子上爬上爬下,就繼續鋸樹。這會兒,一陣大風刮來,她自覺吸入了灰塵,過了幾天就覺得不舒服。 

因我曾聽說過美國西南部幾個州有一種病叫山穀熱,症狀跟肺炎相似,便提醒朋友別忘了告訴醫生。奇怪的是,朋友幾次告訴醫生似乎都沒得到重視。 

山穀熱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疾病。AI 解釋說 山穀熱的學名為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它並不是因為山穀地形而得名,而是因美國加州聖華金穀(San Joaquin Valley)最早發現病例而得名。 

真菌在幹燥土壤中生長,雨後繁殖,幹燥時形成孢子。當土地被翻動,孢子會隨空氣傳播,人吸入肺部後感染。山穀熱是通過空氣中的孢子傳播的,人與人之間不傳染。 

我有兩位年邁的親戚每年從新英格蘭去亞利桑那州過冬。一天,他倆僅僅因為在經過一個塵土飛揚的施工工地時,忘了關閉車窗,吸入了帶孢子的空氣,便染上了山穀熱一開始也是誤診肺炎,費了一番周折才確診。這種病根除不易,前一陣,86歲老先生的山穀熱複發,不得不住院治療。 

前兩天網媒 SFGATE 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有點兒嚇人:《他們將無法正常生活:一種毀滅性疾病在加州爆發》。說的就是山穀熱。 

在過去的25年間,加州山穀熱得病率增長了1200%。2000年,得病者不足1000,而去年有12500例,曆史最高紀錄,而今年看似要刷新去年的紀錄。UCLA研究病原體基因和微生物分子學的專家認為,得病率的上升跟氣候相關。近年來,加州的氣候比較極端,冬天的溫暖多雨和夏天的極度幹旱有利於孢子的茁壯成長。 

請教了一下AI得病後症狀,總結如下: 

多數人無症狀或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咳嗽、發燒、疲勞、呼吸短促、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皮疹多數能自愈,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不退,應及時就醫,進行血清檢測或真菌培養。 

少數人(約5–10%)可能發展為慢性肺病。真菌也可能蔓延到腦膜、骨骼等器官一旦如此,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最嚴重的可能致命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孕婦、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特別容易感染(AI還提到菲律賓裔在統計中顯示更高的重症風險因此,高危人群和重症患者需要及時治療。 

治療相當麻煩,因為沒有疫苗,也沒特效藥 

朋友屬於高危人群,60歲以上,免疫力差,加上誤診治療不及時,真菌在肺部發展很快。肺科專家一下子開了兩個月的藥作為治療的第一步,可見治療會需要很久。 

朋友服藥後,副作用巨大,渾身無力,初始眼前出現一片紫光,視力模糊。後來副作用雖有所減輕,但服藥後,短時期內怕光,連手機屏幕的光都無法忍受。醫生說,這些都是該藥物的預期副作用。服藥時,要避免日光直射,每兩周化驗肝功能。可見這種藥有多傷身體。但是目前沒有其他選擇,隻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關心的是如何預防,找到以下一些防護措施: 

  1. 1. 在高發地區,盡量避開塵土飛揚的環境(如園藝或挖土等活動,避開施工現場); 

  1. 2. 在幹熱大風的日子裏,最好關閉門窗,呆在室內;

  1. 3. 出門戴口罩。 

美國西南部的各位博友注意防護祝各位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