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貧富兩極分化中的不同應對

ShiMaQian (2025-08-31 14:27:35) 評論 (1)

貧富的兩極分化不僅威脅社會和諧,更危及長遠穩定。有兩種形式的貧富分化尤其值得警惕:一是富裕國家與貧困鄰國之間的發展差距,二是富國內部財富過度集中於少數精英階層,而勞苦大眾則沒有經濟資源改變自己在底層掙紮的現實。

美洲大陸典型體現了這兩種形式的貧富分化:一方麵是美國與南美貧困國家間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麵,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美國前1%富豪掌握49萬億美元家庭淨資產,而底層50%人口僅持有4萬億美元。換句話說,1%的頂級富豪的財富規模超過半數國民財富總和的十二倍。美國政府對這兩種極端分化聽之任之,致使該極端分化近年來持續加劇,未見遏製跡象。

與美國政府不同,中國的政府和社會對該問題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國內多數民眾認為這兩種形式的貧富分化既違背道德準則也缺乏可持續性,因此支持政府推行兩大戰略:一是通過"一帶一路"幫助鄰國發展經濟,二是在鄉村實施扶貧政策。雖然兩大戰略在落實中存在資金濫用等問題,但整體取得顯著成效。

市委幹部T先生講述的案例令人動容:某偏遠山村家庭中,父親與兩名子女患有遺傳疾病,全靠母親在磚窯日夜勞作維持生計。這戶人家收養了一位幼女。這位女孩子自幼健康,且通過刻苦攻讀考入大學經濟學專業,但卻因經濟困境入學一年後被迫輟學。T先生通過扶貧政策為其爭取到大學學費及家庭基本生活費補助。女孩畢業後在杭州獲得良好工作,更用公婆贈送的60萬元聘禮為原生家庭新建住房,安置患病家人。

另一位幹部H先生則揭示了扶貧領域的陰暗麵:剛下班關門時遇見一位守候在門外的帶著孫子的佝僂老婦。老婦怯生生地向他解釋,說小男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但最近經濟不好,兩人失業,所以沒有錢寄回家。老婦希望申請孫子的學雜費補助。這筆費用尚不及H先生日常公務接待的一座宴席。但讓H先生不解的是政府的扶貧政策正是針對這類家庭,為什麽老婦和其孫子並沒有成為扶貧對象?經調查後發現村級官員將扶貧資金大量撥給非貧困的親友,真正貧困者反遭忽視。經整改後男孩獲得資助。兩月後老婦再度來到H先生的辦公室,手裏提著一個塑料袋,裝著大約一斤左右的泥鰍,一定要H先生收下,稱泥鰍是自己田裏抓的,萬望H先生不要嫌棄。此情此景讓H先生深切體會到公務員的責任重大。

當前扶貧工作正致力於將九年免費教育延長至十二年,並推進全民免費學前教育。電視公開辯論中既有支持也有質疑:反對者認為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應暫緩部分扶貧項目,支持者則視其為保障國家未來繁榮的長期投資,不僅在道義上而且在經濟上都是利多弊少。

國內這些進步的舉措與熱烈的辯論表明,經濟分化既非不可避免亦非無法逆轉。尤為鼓舞人心的是人民大眾對公共政策的積極參與。若此類公共辯論能從經濟領域延伸至政治領域,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