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我的小區我的家(待續)

加拿大姥姥 (2025-07-04 14:53:23) 評論 (0)


在我居住的小區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正是“From far and wide, O Canada”這句加拿大國歌歌詞的真實寫照。不同的語言、文化和背景在這裏匯聚,和睦相處。

第一張照片:來自意大利奶奶的愛的傳遞



這位意大利奶奶,在我剛搬來小區她就送我小孫兒一包糖說是鬼節當晚她不在家,特意提前送給我們小寶貝,讓我覺得特別溫暖。我又看見她隔三岔五送給勞累的垃圾工人好吃的食品,她這麽有愛心,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意大利奶奶是20世紀60年代從意大利移民加拿大,一直在醫院工作直到退休。如今,她不但在家裏是四代同堂的慈祥奶奶,而且也是我們小區善良,慈祥,可愛的奶奶。

今年大冬天的時候,她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站在車庫,隻為等我接小孫兒放學回來送給我們一盒巧克力。她說她要出門旅行,趕不上中國春節,為此提前祝我們春節快樂。她旅遊回來那天剛好碰上我們,她說,前一天是她先生88歲生日。我一聽88歲這麽好的一個機會,我就當作是給我自己的胞兄那樣的高興心情,送給她一套精美的景德鎮瓷器,上麵有活靈活現的大肚彌勒佛和百子彩繪圖騰作為賀禮。她和她先生非常高興,我們也盡享其中之樂。

有她在,我們小區總是暖洋洋的充滿愛。

第二張照片:語言有礙不礙族裔和諧。



這是我的法裔鄰居,起初我不太敢和他說話,有些敬而遠之,就連他骨折住院在家休養我也不敢問津。後來中秋節我把在文學城博客學習薩姐做的酥皮月餅送給他品嚐,他回送我他家自己種的有機紅豔豔小番茄。族裔和諧帷幕打開了。其實,這樣說也不全麵,因為我家娃兒一直和他有說有笑話家常,他還主動提出要幫助我們幾戶鄰居打掉房子上的蜂窩,我們自己可是不敢。可見他是多麽熱心腸,熱情友善。原來族裔和諧共處之奧妙,就是沒有奧妙,隻有人心,多一句冷暖這麽簡單。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

國慶節當天他告訴我,他要去露營兩個星期,回來後邀請我家小寶貝去他家泳池遊泳。好,我在心裏期待,他之前說過他的女兒喜歡吃我做的咱們華人特色的餡餅,到時候我也盡我的一份心意感謝他。這才不違咱們華人的禮尚往來處世之道。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其實就差一句話、一點頭,一招手,一個微笑,一點兒心意。可別小看這個一點點,愛的溫暖大無限。語言有礙遠遠比不過善意的力量。善心善意出發,小區鄰裏一家。

第三張照片:樂嗬嗬的袁大哥和袁大嫂



袁大哥是我搬來小區最早認識的講國語的鄰居。從我第一眼看見他到現在,他都笑容滿麵,始終是樂嗬嗬”。三年多了,他的笑容從未改變。一問才知道袁大哥夫婦已經當姥姥姥爺將近三十年,自打退休來到加拿大就是家庭後勤部長買菜做飯帶孩子,都是他和太太總負責。用袁大哥話說,全是我們管,不管怎麽辦,孩子們都忙事業,顧不上家裏,就得我們管起來。現在孩子們都大了,大有苦盡甘來之意,兩手空空一擺,笑容滿麵還是不變的笑容滿麵。我問袁大哥,您就沒有不高興嗎?包括您在上班的時候,就沒有什麽不高興的時候,袁大哥說上班的時候難免有不高興的,想開了什麽都高興,開朗豁達,至理名言。我很可惜我的國內朋友,年齡小袁大哥十幾二十歲就不幸辭世,聽說其中一位是退休後無所事事,心態消極,抽煙喝酒打牌。我聽說了這件事正琢磨著自己能為他做點什麽的時候,再來的消息竟然是病逝了。所以,我看到袁大哥夫婦這麽好,就想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國慶節那天,我看見了袁大哥和太太從湖邊散步回來,他說這是他們每天的習慣,早晚都去一次,還振振有詞,這樣優美的環境,自然要好好享受。他與太太形影不離,看見袁大哥就看見袁大哥太太,這是必須的。他們年齡加在一起應該有一百六十多歲,夫妻恩愛少說也有五十多年如初戀,由衷之言祝福他們永遠和美幸福健康長壽。

袁大哥還有一個特點越來越熱愛生活,越來越熱愛學習新東西,他除了喜歡唱歌下象棋以外又玩兒起電腦學習新知識,拍照片修版。哈,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生活簡單卻充實。他的快樂不僅感染了我,也溫暖小區。他用微笑詮釋生命秘訣,也讓我明白,最美的風景其實就是自然人本身。謝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