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我和先生出門照護照相片。
一出家門,看見鄰居家的花、朵朵花一串串長得高高的,像小樹一樣奪目,又看見幾盆原本擺在地上的花,現在也高高掛起來,噴薄欲放,姹紫嫣紅真好看。我一邊係安全帶,一邊對先生說:“出門就是景,比我們剛剛出去的旅遊還好,不用跑那麽遠的路。
這是我家對麵的老鄰居。最常見的是他下班後在車庫前修車,我一直以為他是修車師傅。前些天一次聊天才知道,他告訴我說:“我不是修車師傅,是我的業餘愛好。我太太說我買工具比買衣服還多。我是跟我嶽父學的修車、其它的隻要能學的我都願意去學,家裏什麽東西壞了也都是我修理,不用請別人。我讚歎他樣樣精通,他謙虛笑一笑。我向他請教了一個朋友問我的問題之後就結束聊天各回各家。不一會兒,我家門鈴響了,沒想到居然是鄰居他專門來解答我剛才的問題,大熱的天還讓他跑一趟,我心裏特別不落忍,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鄰裏的熱忱溫暖也是他們夫婦琴瑟和諧。我看見過他們成雙成對打理花園、流連散步,看見他們的孩子也漸漸長大工作。是移民生活讓鄰居家的日子也像門前的花一樣節節高。我心中悄悄流淌加拿大的好一也源於他們一家。
當車開到停車場,我看到一對老夫妻扶著走路,先生讓我猜他們的年紀,大概七八十歲吧。再仔細看老倆口太太扶著先生,先生牽著太太。這個畫麵讓我覺得我和先生就是這樣你扶我,我扶你,越老越相依,越老越相伴,越老越愛戀。看到這兒我想起了(文學城》“北美原野”寫的文章一活著是為了什麽》。雖然我想了許多天都沒想好怎麽回答,但是看到這一幕,我忽然有了一點兒感歎“活著就是好啊!
到了照相館,我們一開始走錯門,一股香噴噴的人炒鼎沸的氣流撲麵而來。這是一家曾在疫情中倒閉過的餐館,兩年前又新開張,我們在那兒吃過一次飯。現在想想我們吃的不隻是一次飯,而是吃出了日子一天天變好的味道,是我心中悄悄流淌加拿大的又一個好。
來到照相館,這是我第二次來。之前來過一次,被告知:證件照片必須穿深色、有領的上衣,不然拍了也白拍不能用。照相師傅為了讓我們信服,特地指著牆上的圖片給我們看。雖然沒照成,但他講國語,服務態度認真負責給我留下很好印象。順便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著裝要求,避免白跑一趟。
這次我們做足了準備,先生甚至帶上了西裝。照相師傅說:“西裝不用穿,先擦擦臉,臉上不能有油,不然燈一照會反光,影響拍照效果。開始拍照,師傅對我先生說:“站好,放鬆,兩隻耳朵要齊,兩肩要對稱,不能笑,不能露牙齒,要心裏微笑。一,二,三,五連拍完成,動作幹脆利落嫻熟。其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照相師傅為我先生拍照的時候,後腳跟是悄悄墊起一點來調整角度,照相師傅這麽敬業窺一斑之全貌啊!
輪到我照了,照相師傅說,要梳梳頭,頭發向後,要露出額頭,不要被頭發擋住,耳朵要露出來,兩耳要一樣齊,兩肩要對稱,不能一肩高一肩低,頭注意不要太高,低一點,不要真笑,心裏有微笑就好。”一番話讓我回想起許多年前拍照的情景:那時的照相館顯得擁擠、光線昏暗,師傅不多說話,讓我往一把椅子上一坐,哢哢照片拍出來像犯人照。這次拍照完全不一樣,照相師傅不一樣,環境不一樣變得寬闊明亮,服務不一樣讓我耳目一新,我按照師傅要求照出來的照片就是好看。順便提醒女士們不妨這樣試試照一照鏡子,我試過了女兒說,快看,我媽眼睛變大了。我環顧四周看到牆上除了掛著配鑰匙,還有別的,說明除了照相以外,小小照相館還有多功能多種多樣的便民服務。
照完相,師傅給我們看了各自五張不同的照片,讓我們選一張最滿意的。有趣的是,我們選中的和師傅選中的一樣。服務者與被服務之間,照相的我們與照相師傅之間能心想一致心意相通,不但讓我心聲歡喜,也讓照相師傅自己生意興隆,還沒到我們結束,門外就有人排隊,我心裏的話就縮回去了。
我是很想問問照相師傅照相館是怎麽開起來的,經曆了什麽等等諸如此類的,是他的本源還是他的新征程,是不是應了那句“人在做,天在看”?他做得好,天也在幫他。這個天,是民意,民生福祉的天。這次的拍照經曆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悄悄流淌加拿大的好小故事。拍完照,我們去買了幾個白色碗盤。一來是想換一些白色的一用,二來是照相館收費太不貴,讓我有撿漏的感覺。

回到家,看到微信上一位教授發的兩條新聞:全球首家 ai 休閑館在多倫多啟幕。加拿大首條 spc生產線工廠正式投產。哈,好事連成一串了。這也湊成我心中悄悄流淌起的加拿大的好結尾這一天。
若我把每一天的好串一串兒記述下來,將是怎樣的呢?
感謝文學城博客,感謝讀者,感謝大家。今天又偷懶了一串時間呀!下次再會。我想和大家一起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