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520?520怎麽啦?”先生看似一頭霧水的問。
“今天5月20號呀!別跟我說你不知道5月20號是什麽日子。”我調侃到。
“我知道,1985年5月20號國足輸給了香港隊。那次我就在北京工體看的比賽。”先生故作沉思狀。
“別瞎扯,那是519事件好嗎?”我雖然不是真正的球迷,但對當年的那場騷亂還是略知一二的。40年前的5月19日,中國對香港的比賽對於中國足球迷來說是一場噩夢。由於痛失進軍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絕佳機會,在比賽結束以後,當時現場看球的約8萬名球迷痛哭流涕,在沉痛的打擊中情緒爆發了。他們圍堵雙方球員,砸爛公共設施,襲擊外國人,不僅掀翻了球隊的大巴,連路邊停靠的小汽車甚至交通亭都未能幸免於難。球迷們的一係列暴力行為釀成了大禍,那一天應該是中國足球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哦,對對對,那是5月19日。”先生拍著腦門兒,好像想起來了。
“不要王顧左右而言他,你這麽一個資深球迷,怎麽可能記錯了呢!說正事兒。”我窮追不舍。
“嗯嗯,說正事兒。不過說正事兒之前,你知道‘王顧左右而言他’裏的王是哪個王嗎?”先生問。
先生冷不丁的一個問題還真把我給問住了,雖然平時總在用這個成語,但從來沒仔細研究過這裏的王是哪個王。“不知道。”我雖然回答的有點兒不甘心,但隻能實事求是的搖搖頭。
“這裏的王是齊宣王。是孟子跟齊宣王對話時,齊宣王回答不了他的問題,就看看左右,然後扯別的事情去了。”先生回答道,“這是我們當初中考是要背的內容呀,你不記得了?”
“是嗎?我真不記得了。”我有點兒慚愧,同時也有點兒佩服先生,他居然記得這麽清楚。
“再問你一個,你知道‘蛛絲馬跡’裏的馬是什麽意思嗎?”先生乘勝追擊。
“你如果這麽問,那這個‘馬’就肯定不是馬匹的馬了,你說是什麽意思?“我本來想說是馬奔跑過後的足跡,但留個心眼兒沒說。
“這裏的‘馬’是一種小蟲,叫‘灶馬’。它跟蜘蛛一樣,也生活在人住的房子裏。它爬過的地方往往會留下很明顯的印記,這就是‘馬跡’”。先生解釋道。
“欸呦喂,你還挺有學問的呀!”我說。
“那你知道亡命之徒裏的’命‘是什麽意思嗎?”先生來勁兒了。
“性命呀!不顧性命逃跑的人。”我回答。
“真沒學問!這裏的’命’不是性命的意思,是指戶籍。是逃匿則消除戶籍的人,所以是逃亡,流亡之人。”先生做出一副“鄙視”的姿態。“你當年怎麽參加的中考呀?”
“我怎麽不記得背過這些成語的解釋呢?”我感覺自己要“仰視”他了。
“雕蟲小技裏的‘蟲’是什麽意思?你知道嗎?”先生開始飄了
“不知道。”我幹脆來個一問三不知了。
“這裏的‘蟲’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指‘蟲鳥書’。你看我厲害吧?!”吃完最後一口飯的先生端著空碗站起來走進廚房,一邊說一邊把空碗放進水池,“你看看,跟著我你長了多少學問呀!為了表示感謝,今天你刷碗啊。”
我剛要點頭答應,突然看到先生放在桌上的手機裏正播放著小紅書裏“梁老師精講”的視頻。“信口雌黃”,“蛛絲馬跡”,“亡命之徒”,“玩物喪誌”,“脫穎而出”。。。一個視頻梁老師精講一個成語,先生現學現賣的忽悠我,讓我不僅忘了520紅包的事兒,還險些答應刷碗,就差從心底崇拜他這個學霸了。
“想得美!你先刷碗,再發紅包,哪個都省不了。”我舉起他的手機說。
“哈哈哈哈。。。好吧好吧,那你知道。。。”先生眼珠兒一轉,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