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水麵 - 波士頓的四月天 (一)

打印 被閱讀次數

跑波馬的背景

我跑步的經曆略微有一點不一樣. 我跑過的百邁比馬拉鬆多. 從2015開始跑步, 跑過雅典(2016, 4:54),芝加哥(2017, 4:27), 然後從2018年開始跑的都是超馬. 直到2023年抽中了柏林, 一點沒有訓練(因為緊接著我跑UTMB和登Mont Blanc之後)就去跑了一次(4:17). 我有點吃驚柏林馬拉鬆成績比我想象的要好, 開始好奇訓練一下會怎麽樣. 柏林之後有將近半年沒有什麽比賽, 在Kevin Kiptum破了世界紀錄那天就決定去跑Big Bear馬拉鬆, 試一試能不能達到BQ. 接下來六個星期就照著Hal Higdon Multiple Marathons Program 訓練.

大熊馬拉鬆我跑出了3:47, 有BQ. 之後2024年跑了幾個百邁, 今天二月去爬Kilimanjaro, 三月份開始按照 Hal Higdon Boston Bound 的計劃 (starting week 6) 開始訓練. 這幾周除了有一天下雨把 hill repeats 跑成了跑步機上的 interval, 其他所有功課都是一點不差的跟著這個計劃.

賽前一周的準備

Tax Day之後就開始加碳, 另外這次我特別注意了一下進出口管理 - 這是因為我在大熊馬去了兩次#2! 這次痛定思痛, 發誓一定要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我的對策包括做瑜伽,按摩,外加一種Herb Supplement “Swiss Kriss”. 很高興的跟大家報告一下 - 成功了:)

比賽當日起跑前

(在這裏要特別感謝一下小布班長. 我馬拉鬆跑的不多, 如何熱身都不是很熟悉, 素昧平生送悄悄話打擾小布,小布非常耐心的給我很多tips, 受益匪淺.)

我有一點人群恐怖症, 周六取號碼的時候排隊從場外到場內一個多小時,搞得有點頭大. 比賽當天早上出了車站門口就已經堵得水泄不通, 上bus之前還有過安檢, 組織方人手有些不夠, 結果不同的安檢入口, 一個非常擁擠一個人少很多,也沒有人幫忙疏通一下. 今年的車隊也不知道為什麽走的很慢的, 一個小時20分鍾才到起點. 車上有人說比去年混亂一些. 到了起點之後人潮洶湧, 被人群擠著往前走, 都沒有機會醞釀一下情緒就過了起跑線開跑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