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關稅對普通老百姓的影響

邵豐慧 (2025-04-02 18:26:50) 評論 (52)

關於關稅這是第三篇了,這一篇我想集中在對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可能影響上。 太宏觀的東西,大家都發表了很多意見,夠激烈的了,我就不湊熱鬧了。

首先,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的價格的上漲,是可以確定的。

衣:自然不用說,很少美國產的,哪怕有這麽宣傳的,大多數也是在海外把消耗人工的細節縫製好了,留下一兩條直線,按非成品布料進口(以前有關稅優勢,現在普遍加估計也沒了),在美國完成最簡單的工序,然後算美國製造;

 食品:很多人以為是美國自己產的,但,大米,食用油,蔬菜,水果,都是進口;養殖業用的飼料添加劑(維生素,氨基酸等)都靠進口,這意味著肉蛋奶都要漲;香辛料,咖啡,巧克力等也依賴進口,美國自己不產;加工食品裏麵的各類添加劑,大部分也都靠進口;保健品裏麵的維生素,魚油,天然成分等營養素基本也靠進口。與此同時,美國自產的大豆,玉米,牛肉,會被抵製,而無法出口。

日常生活用品:從早上起床開始的牙膏,廁紙,化妝品的容器和裏麵的部分原料,洗發水原料,… 都要漲。

行:哪怕是美國產的車,38%的部件靠進口。

住:單從成本講,肯定要上升;但是,如果經濟垮了,房市就沒了支撐。

美國人一直以來享受的低成本的幸福生活,將一去不複返。

那麽,這樣的代價,會換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工資嗎?

如果給美國人更高的工資,隻會抵消關稅對其他國家進口的成本的影響,不會讓工作回流。

現在的情況下,美國人都不願意幹的,養活不了他自己的工作,在物價上漲之後,更加沒有人願意做。

而美國原本有優勢的工作,比如科技創新,研發,軟件開發等,這些相對高收入的工作,也在被AI替代,或在中國,印度,等國家outsourcing 。 增加的物價和生活成本,隻會會加快這些職業在美國的消失速度。

企業會在這個時候,把生產搬回美國,享受免關稅的這個優勢嗎? 答案可能是混合的。

如果是小投資的企業,也許會。我還不知道那個行業可以。 歡迎大家補充真實案例。

但凡是需要大規模長期投入的,這個時候,會非常謹慎。基於兩個原因:經濟下行的預期,政策的不可預測不可持續性。--以不變應萬變,才是上策。 這個時候依然激進投資的,除非不是自己的錢。

企業,在這樣的時候,通常會做的是,庫存上更加保守,不確定消費者是否會買單,那麽就會減少預算,會減少SKU, 砍掉收益平平的品類;減了產品,就要減人。

麵向中產的非剛需類產品和消費,大概率都會收到衝擊:比如旅遊,餐飲,美甲,服裝,等 ,這些工作崗位需要也會相應減少。

如果美國以外的國家,聯合起來抵製美國的產品,特別是美國的國債,以及不再用美元結算,那麽美國的損失將是巨大的。(美國國債完全是空手套白狼,還債才是最不符合美國人利益的。這個道理有機會慢慢講)。

所以,這樣看來,低端工作拿不回來,高端工作還有可能會失去。 增加工作機會和提高工資,希望渺茫。

相反,物價高漲,工作機會減少, 工資還可能被降級(至少bonus 減少),必然會引發消費降級,造成經濟上的負麵影響。

其他方麵:

Back to office 工作模式的回歸,會讓不少人work from home 的幸福生活成為過去式。

各類勞工製度上,可能會更加寬鬆,更加有利於企業主,而不是普通打工人。

麵對窮人的福利,也會減少。加劇社會不安定因素和動蕩。

股市房市,不在這裏預測。---太容易引發爭論了。不如自己在心裏做出判斷,且看事態發展。

現在這樣的非常時期,一切皆有可能,一個小小的偶然,就有可能會改寫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