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小時非常調皮,常與老師家長對著幹。在教育他這件事上,我做了兩次非主流的決定:
1. 送他回國就讀國內普通高中的國際部。
2. 未采納醫生建議,未申請延長標準化考試時間。
第一個選擇是出於我不希望他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但同時學校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生管理能力,老師們能對學生寬容,給予改正的機會。
老大在美國西部的小私校就讀時,學校管理和師資都優於公校,但普遍缺乏給予他足夠成長時間的那份耐心。
國內普高的國際部實行住宿製,宿管老師對他很有耐心。在那裏,他學會了自我管理,甚至曾主動承擔宿舍的衛生工作。麵對他各種調皮和錯誤,老師們都能照顧他的情緒,給予他改正的機會。漸漸地,他改掉了大部分壞毛病。
一次,他錯過洗衣房開放時間,便從窗戶進入洗衣房,被其他學生效仿後被老師發現。一位理解他的老師認為此事並非完全是老大的責任,與學校管理部門溝通後,學校最終決定在學生課後時間一直開放洗衣房。老師們也與他談話,告誡其行為的安全風險,引導他尋求更妥善的解決辦法。
他發燒臥床,老師們課後帶他去急診室,陪同輸液至深夜。我由衷感激國內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心。
由於老大小時調皮,美國學校老師曾多次要求我們帶他進行評估。他前後經曆了三次完整的評估。
第一次是學區專家評估,結果顯示智商超高,存在行為不當,但未發現任何需要學區介入的問題。
第二次經朋友介紹,我們帶他去大醫院進行評估,耗時大半天。據孩子說,筆試時醫生因他做題慢而提前收走了試卷。結果顯示他的智商極高,同時認為他至少患有ADHD,並懷疑存在其他問題,由於他在社交互動方麵完全不配合,因此未作進一步評估。我記得當時問醫生孩子何時能好轉,醫生卻說需要我一生扶持他,我當場痛哭失聲。之後,我對他的最大期望僅僅是將來他能找到一份像在Costco打工的工作。基因檢測也未能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醫生開了藥,我查閱相關研究後發現長期效果不佳,副作用不少。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試用了幾天,效果不明顯,我便自作主張停藥了,之後再未用過任何藥物。醫生要求家長每周進行一次谘詢(孩子無需參加),內容是指導我們如何教導孩子,處理日常挑戰。醫生提供的一些方法確實有效,但一段時間後,醫生能提供的幫助有限,我便停止了谘詢。
他剛上初中時,應學校要求又進行了一次評估。這次我選擇了不接受保險的私人診所,自費支付部分費用。這次評估耗時十幾個小時,醫生稱這是他從業以來花費時間最長的一次,主要是因為老大做題不緊不慢,但會做的題目很多。醫生認為他在評估過程中非常專注,沒有多動症,但結合學校老師的評價以及他朋友不多等情況,認為符合高功能自閉症,建議學校所有考試延長50%的時間。幾天後,這位醫生大幅提高了其評估的價格。
之後,學校給予老大的考試時間越來越長,但他做題速度卻越來越慢。老師隻是安排他獨自在小房間考試,大部分時間無人監管,他反而樂在其中。後來,我們就回國了。
我仍然擔心國內普高國際班的教學內容,因此很早就要求老大參加SAT培訓,並注冊了十幾門AP考試。
他在國內體製內初中學習了一年,數學成績衝到了班級第一,基礎足夠;語文隻上課不考試,但常用字詞也已掌握。我將SAT語言培訓、AP語言和AP曆史作為學校英語學習的補充,要求培訓班老師以打基礎為主,為長期備戰做好準備。
起初,老大總是無法按時完成SAT閱讀和寫作。但我把他送到培訓機構,老師沒收手機,隻提供紙筆,在老師的監督下,他不得不認真學習。SAT寫作方麵,他從一天隻能寫一行,最終能夠按時完成。期間,老大曾提出加時申請,我也谘詢過私人診所,醫生建議16歲後重新評估。考慮到上次延長考試時間的結果,我拒絕了他的請求,他必須學會提高做題速度。
國內老師的水平有限,AP曆史課的效果並不理想(那時沒有線上跨境教學),特別是新東方的AP曆史老師,隻給評價,不批改他寫的答案。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好點的老師,但他不肯背曆史知識點,老師拒絕繼續授課。最終,AP曆史隻考了4分。SAT曆史部分的閱讀題他也一直錯一半左右。2019年10月疫情前最後一次考試,他的總分是1520(語法扣了10分,其餘失分全在曆史閱讀),寫作6/7,之後便沒有再考。
我們申請美國本科時,完全按照他的興趣選擇了計算機科學專業,沒有考慮過轉專業。當初選擇的高中已經決定了他本科升學的上限。結果雖然有些遺憾,收到了十幾個WL,但至少有學可上。如今他已順利畢業工作,這真是神的保佑。
在老大的早教階段,我們采取了很多錯誤的方式。在美國,如果家長不主動引導,孩子們,特別是老大,會嚴重缺乏與其他孩子的互動。我們的父母幫了很多忙,帶孩子非常細心,但我們自己過於關注工作,缺乏足夠的陪伴。等孩子上學後,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學區,家長和孩子都疲於應對學校的各種功課,也沒有足夠的耐心...
有一次,一位幼兒園老師來介紹情況。她一眼就能分辨出新來的孩子是家裏帶大的,還是上過托兒所的。在托兒所呆過的孩子更“油”,也就是懂得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為自己爭取。也許從小遇到的每一次挑戰也是一種曆練,家庭不必過度嗬護。
美國公立學校對孩子的教育重心已轉向避免意外和責任。當今社會,小學生的評估結果往往不太準確,但可以提供一個參考,提醒家長盡早幹預,同時給學校施加一些壓力,爭取一些幫助。
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惜養了三個娃,我還沒有完全領悟。好在這門功課也快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