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經濟係一級教授陳岱孫的工資情況
有網友轉貼了一篇關於陳岱孫的文章,其中提到,“1995年,陳岱孫的實發工資是860元。1956年他的工資是345元”。有跟貼認為:“北大95年像這種文科係的一般教授每月拿到手的不到四百”。陳岱孫的工資到底是多少?根據我收集到的一些工資原始資料作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陳岱孫1956年定為高教一級,工資345元,這個大家都無異議。這個工資一直到1985年進行工改前沒有變動過。1985年工改,實行基礎職務工資加工齡工資(津貼),陳岱孫的高教一級調整到373.5元。下圖第一人是陳岱孫。
以後有進行過幾次調整、改動,到1991年5月,陳岱孫的工資是570元(參見下圖工資表)。
九十年代後工資的變動更快,沒有收集到 陳岱孫95年的工資單,但有北大其它係的工資單可作參考。下麵是94年5月北大計算機係的工資單:
上麵沒有文革前的教授,文革後提的教授工資一般已有700元左右。
下麵是96年1月北大英語係工資發放情況:
有的老教授工資低些可能和退休情況有關,教授工資從800多到1000多都有。那時其實工資已不統一了,但英語係和經濟係情況應該差不多。由此可推測,“95年陳岱孫的實發工資是860元”說法是可信的。
很多傳記、回憶文章中的有些說法“事實”並不一定是事實,在沒有原始資料佐證的情況隻能作參考。象這篇文章中說:“1956年評級時,他成為全國唯一一名經濟學一級教授。”就錯了,四川財經學院的陳豹隱1956年也被評為經濟學一級教授。陳豹隱,原名陳啟修,是中國第一個翻譯了《資本論》的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