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會重演嗎?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恐怕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沒想到,曆史竟會如此驚人地相似!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或地區(俄羅斯好像不在內),采取“對等關稅政策”時,居然極其高仿地讓95年前那一幕,重演了。

讓我們從95年前,也就是1930年6月17號講起:這一天,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終於一咬牙,下定決心,在一份他已經猶豫了快2個月的法案上,簽了字。這個法案的名字,相當有名,叫《斯姆特—霍利法案》,主要內容是:美國將2000多種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一口氣提高50%以上!也就是等於向全球宣戰!

這法案是怎麽來的呢?大致是這麽一回事:我們都知道,在1914到1918年,爆發了第一世界大戰,這場仗打得很猛,像德國、法國、英國、沙俄什麽的,都調集了數百萬大軍,在戰場拚命廝殺。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加起來是6500萬人!而且基本都是青壯年,都屬於勞動力。

當時的世界,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種田基本還是靠男人,結果一個國家的男人,基本都拉去打仗了,這農業特別是糧食產量,也就掉下去了嘛!這掉下去,能回來嗎?很難。因為這些男人,很多都死在戰場上了,尤其是法國,失去了一代年輕人,這就是為啥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人再和小胡子打,一看到戰場失利,就秒跪的原因。因為一戰時的法國年輕人,死得實在太慘,整個國家都被弄出心理陰影來了,寧可當亡國奴,也不想再次看到一代年輕人沒了。

男人沒了,糧食也沒了,怎麽辦呢?恰好美國糧食多,隻能大力進口。但過了幾年後,歐洲人突然發現:咦?我們現在糧食產量,又慢慢地回來了!甚至還能出口了!為啥呢?一戰時的小孩,又長成青年了,勞動力又回來了!

這事讓美國人很不爽:一是我們賺你們糧食的錢,賺得正開心,你們怎麽能這麽快,就恢複了呢?二是過去你們需求量大,糧食價錢高,我們很多農民都花了大價錢,買了農業機械,不說成本沒收回,很多還欠著貸款呢!

這本來是很平常的產銷矛盾,但1928年,可是美國的大選年啊。大家都知道,每逢這種大選年,很多簡單的問題會被複雜化,甚至妖魔化!當時胡佛參選總統,他拉票時,就用了這麽一招:他對著美國農民講,為啥之前10多年,你們靠著向歐洲出口糧食,能賺大錢,現在卻不能?是因為歐洲各國不公平!它們對美國農產品,設置了高關稅!它們搶走了你們的錢!如果你投我的票,我會保護你們,我會控製歐洲農產品進口,這樣你們又能像之前一樣,賺大錢了

當時的美國,農民人數還是挺多的,聽了這話後,覺得挺順耳,就踴躍投票,結果就是胡佛當上了總統。

沒過多久,1929年4月,就有兩個人跳出來,在美國國會裏吵著嚷著,說要歐洲對我們美國農民,太過分了,我們趕緊行動起來,對歐洲農產品加關稅!一個是裏德·斯穆特,猶他州參議員;一個是威利斯·霍利,俄勒岡州眾議員。這兩人天天吵著,要胡佛兌現承諾,對歐洲來的農產品,一定要征收重稅,保護美國的農業,讓他們有錢賺!

結果呢?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美國參議院,還有眾議院的議員們,居然也跟著他們,紛紛地跳出來了:這種好事,怎麽能讓你們獨自出名?我們各自的選區,雖說沒啥農業,沒啥農民,但我們有工業啊,它們也和歐洲產品在競爭啊,難道它們不需要保護嗎?

本來這個法案,是搞農業的,結果很快就變味了:這裏冒出來一個眾議員,在法案上加個工業品,那裏冒出來個參議員,又加了個工藝品……慢慢地,這部法案越來越成熟,農產品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反而以工業品為主了!

這兩人見到這副場景,估計都呆了:事情的發展……好像有點脫軌了……

就在這時,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場超級大風暴來了:1929年10月24號,紐約證券交易所裏突然掀起拋售股票的狂潮,股價大幅下跌,美國金融市場瞬間陷入混亂。這一天非常有名,後來人把它稱作“黑色星期四”。整個美國幾乎是目瞪口呆,完全感到措手不及!

因為之前,雖說美國的農民覺得壓力大,但它的整體社會,還算是安靜恬謐的呀:家境稍微好一點的普通人,往往會買上福特牌小轎車,帶著家人去度假,享受一下陽光,順便吃點好吃的……結果這場金融風暴,像海嘯一般,迅速席卷美國經濟的各個領域,大蕭條時代正式來臨。

1929年底,美國經濟因為遭到重創,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子:很多工廠的開工率僅 80%,大量工人失業,無數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陷入貧困的深淵。與此同時,裏德·斯穆特和威利斯·霍利兩人,所提出的那個法案上,要加征關稅的商品名單,也在快速增長!想要加的關稅稅率,更在飆升!

這些人一遍瘋狂加名單,一邊歇斯底裏地,告訴美國老百姓:我們現在,為啥過得這麽苦?就是因為關稅太低,被外國搶走了就業機會,隻要我們提高關稅,把“小院高牆”給築起來,一切經濟問題,將統統迎刃而解。

美國老百姓呢?聽了他們的話,也頓時覺得:對啊!一切全怪外國,尤其是歐洲人!想要過好日子,必須提高關稅!結果就是:1930年4月,在無數個國會議員,把他們的私貨塞入後,形成了一個名叫《斯姆特-霍利法案》的東西,並在國會兩院通過,送到了胡佛的案頭!

當時的美國,不是沒明白人。這個法案出來後,在當年5月4號,有1028 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簽署請願書,呼籲胡佛千萬不要簽這個法案,因為美國對其它國家提高關稅,其它國家肯定會報複,到時冤冤相報何時了,肯定不光會把美國,同時還會把世界經濟推向深淵。當時的汽車巨頭亨利?福特專門找到胡佛,當麵勸他說:你這個字,可萬萬簽不得,一失足肯定將成千古恨!J.P. 摩根總裁拉蒙特更是絕望地說:如果胡佛同意不簽字,他願意跪下來,因為你加外國關稅,外國一定會報複,大家會越走越極端,甚至引發戰爭!

但這些話,當時普通美國人信嗎?不信!

他們和那些美國國會議員們一起,破口大罵這些人,說他們是外國的“買辦”,是歐洲的走狗!你們這是完全不顧美國和美國人的死活!

胡佛這人懂經濟,人稱“商業總統”,知道這事的後果,但問題是:他還是個政客,更知道在這種形勢下,簽字和不簽字之間,他究竟該選哪一個。他選擇了簽字,時間是1930年6月17號。

同時他還幹了其它的事:

他說,為啥我上台之後,美國失業率那麽高?是因為外國來的移民,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們要采取措施,趕走外國移民,保住美國人的就業機會!

他還說:我們要減稅減薪,降低企業成本,來以重振美國的商業!

看到這些,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

特朗普2.0的“三板斧”,和當年胡佛幾乎完全一樣:對全世界加征關稅;趕走外國移民;還有就是對企業減稅……

《斯姆特—霍利法案》簽署後,結果怎麽樣呢?果然天下大亂!第一波就是:美國很快,就遭到全世界各國的關稅報複!

現在,在關稅問題上,比較早和美國“交火”的,其實是加拿大,兩家在1個多月前,就開始打起貿易戰了!說也和真巧:95年前,最早和美國人打貿易戰的,居然也是加拿大人。

1930年7月,加拿大采取報複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之後又進一步擴大了征稅商品的範圍。歐洲主要國家迅速跟進。

1932年,英國通過了《進口關稅法》,放棄了傳統的自由貿易政策,開始對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並建立起了帝國特惠製,在英聯邦內部,直接築起了“小院高牆”,之前美國商品還能進去,現在幹脆,被擋在了外麵!

德國和意大利也一樣,都說要徹底擺脫對外國進口商品的依賴,建立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德國經濟體係,以實現“經濟獨立”和“民族複興”。

也不要美國貨了!

美國人本來想的是:我們對你們征收關稅,但我們的商品,還能出口你們,所以這個法案能保護我們的農業和工業,結果實際效果是大錯特錯!美國的出口貿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1929年,美國出口額為54億美元;1930年,這個數字驟降至 21 億美元;1931年,更是進一步跌到13.8億美元;1932年,居然隻剩下可憐的7.8 億美元!才3年不到的時間,美國就丟掉了85%的出口份額!

全球貿易總額呢?也在急劇下滑!1932年,就算把英聯邦內部的貿易算上,也隻有1929年的30%!

果然像之前那些經濟學家們說的那樣:胡佛簽了那個法案後,果然不光把美國,還把全世界的經濟,都拖入泥潭中:

美國5000多家銀行倒閉;

1400萬名工人失業;

8萬多家企業破產……

大蕭條開始後的5年時間裏,美國非正常死亡人數高達700多萬,約占美國當時人口的7%,絕大部分死於自殺、營養不良、酗酒和不能及時醫治的疾病。許多人搬出了原來的大房子,一家人擠在小小的一居室裏,幾個孩子共用一張床,很多家庭開始輪流吃飯:哥哥們一三五吃,弟弟妹妹們二四六吃。

這還是家境好一點的人家。

不好的人家呢?則是自己搭個棚子,甚至幹脆在全國四處流浪!當然還有更嚴重的事:在經濟危機和貿易戰的雙重打擊下,全球經濟陷入了長期的低迷狀態,各國極端主義抬頭,尤其是國內市場狹小的德國、日本、意大利這些國家,相繼投入戰爭!

所以從根子上講,《斯姆特—霍利法案》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數千萬將士在全球廝殺,還有上億人的死亡!

當然,曆史會重複,但不會一絲不扣。90年前,美國本身還是有完整的工農業的,隻不過覺得是因為外來的產品擠壓了國內產業,希望用高關稅將外來產品堵住,保護國內的產業。但如今,美國國內已經沒有製造業了,而產業鏈也依賴戰略對手中國,這輪關稅的目的,是把製造業帶回美國,把產業鏈調整到美國可控的地方。

毫無疑問,美國的這個訴求是合理。

當初搞全球化,是基於隨著經濟的發展,美國需要將一些產業轉移出去,從而實現比較優勢,集中於高價值的產業。當時的想法是,美國從事高端產業,其它窮國從事低端產業,這樣很好地實現了分工,美國人的日子過得舒服,其它窮國發展起來了,收入提高了,也為美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安全友好的國際環境。

但意外的是,服務業並無法吸收由於製造業外遷造成的大量失業,在美國國內形成了鐵鏽帶和無數不滿社會的紅脖子,萬斯本人就是受害者,這些紅脖子構成了MAGA的基礎。其次,那些窮國學會了技術,不再滿足於喝點湯,也要朝高端發展,要搶美國的飯碗了。再次,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崛起了,有了完整的製造業,而美國反而被掏空了,如果發生了戰爭,戰爭打的是鋼鐵,沒有製造業的國家是必敗的。就算不打仗,美國的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這樣就讓中國擁有很大的砝碼,可以以供應鏈要挾,不戰而屈人之兵!

問題是,如此粗暴的關稅戰,美國能贏嗎?在此,可以把特朗普和希特勒比較,希特勒其實在侵蘇之前,所有的事都幹得很好,巨大的成功,使得他自以為神,開始幹力不從心的蠢事了。特朗普至今還沒有希特勒那麽成功,但他能重新當選,躲過一顆子彈,也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反移民的事,甚至裁減人員的事,都算靠譜的,但關稅的問題,應該搞,但不是這樣的搞法。就像當年德國要吞掉實力強於它的蘇聯是一種自不量力,現在的美國,並沒有在貿易戰中打敗中國的實力,中國占製造業的37%,美國隻有12%,就算聯合全世界打敗中國這個事都吃力,他現在卻要獨自一個人對抗全世界。因為美國本身並不再生產大多數的產品,中國輸美商品中有很大比例是獨門的,很多產品隻有中國才能提供足夠的量,這樣,如果現在脫鉤,中國最多是生產廠家停產,而美國卻是斷貨,比如美國的抗生素90%是中國提供,如果斷貨,將是一場醫藥災難。消費者和生產者打貿易戰,比然是消費者輸!特朗普要打,也得慢慢地來,性急了,搞得下不了台,如果美國股市崩盤到一定程度,他可能隻能屈服,但那時談成的條件,一定不是他想要的了!

現在特朗普在吹噓,越南已經屈服了,願意給予美國零關稅,以換取美國取消對等關稅。但越南能進口美國多少產品?這次特朗普拿的一張表,裏麵的算法純屬瞎掰掰,是逆差除以美國出口數,美國出口越南100億,逆差1000億,1000/1100=90%, 這是越南對美國的關稅率,美國將此數減半,給越南49%的關稅。這個算法,連美國財政部長都不好意思提。因為依此公式,這絕非是越南的關稅高了,要降低關稅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越南出口得多了,解決的根本方法是越南不出口!

但這裏有個問題,美國需不需要這些商品呢?如果全部斷供,或供應極大減少,美國的物價會不會飛漲呢?這和90年前不一樣,那時美國國內有完整的產業和供應鏈,現在如果中國等供應國斷供,美國如何活呢?產業回歸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想通過這樣激烈的舉措實現目的,恐怕是太性急了,結果可能比90年前更慘!

茵芯 發表評論於
美國已經失去了製造業,沒有了合格的技術人員,光靠關稅就可以生存
wuyg719 發表評論於
投資最怕不確定性,像川普這樣翻覆無常地改關稅,誰敢投資?好不容易建個廠,關稅一改就會破產,就算不改了,等川普四年任期滿了下台了,這些也就推行不下去了
wuyg719 發表評論於
滿嘴謊言六次破產34項重罪的川普放了個屁,被川粉解釋為在下大棋,所以很香
南方鄉巴佬 發表評論於
點個讚!
Stockticker 發表評論於
整篇文章貌似合理、有據,但作者是不知道還是不願意道出:
1929 美國是製造大國,賣!
2025 美國是消費大國,買!
加關稅的基礎天壤之別,,作者的結論自然極不可靠
Melee 發表評論於
曆史總是在重複,第二遍是荒誕劇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多慮了,川普隻是在告訴各國,不要再想占美國的便宜,咱們平等,來談,好說好商量,即使現在也不平等,才一半,如果大家都零關稅,誰能競爭過美國?
白樺林 發表評論於
全球化結束 新加坡總理:還記得二戰是怎麽打起來的嗎?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04/05/126101970.html
白樺林 發表評論於
很有道理。美國的述求是合理的,但手段是荒繆的。Just "use executive orders to fight economic rules".
世界能夠走到如此荒誕,讓我也就盡都灰了。
隨意看看110 發表評論於
不幸的是,曆史在重演
登錄後才可評論.